高粱红色素对几种天然纤维的染色性能研究
【摘要】:高粱红色素是从高粱壳中提取的一种天然产物,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原料丰富、价廉,高粱红天然染料的含量高,可达8.5%,这是一般植物染料所达不到的;二是生产过程没有环境污染,提取方法较为简单,可使高粱壳变废为宝;三是高粱红天然染料对光、热、氧化剂、还原剂均稳定,无毒,无特殊气味,安全性高。
从目前国内外情况来看,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主要限于高粱红食用色素方面提取技术的开发,而高粱红色素仅在食品着色方面有一定的应用,而在织物染色方面尚未被广泛应用。
本文对高粱红天然染料的萃取方法及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了染色用高粱红天然染料的最佳萃取条件。通过正交实验方法,对4种天然纤维织物——羊毛、桑丝、柞丝、棉织物进行了直接染色、预媒法染色及后媒法媒染染色。
实验结果表明:4种织物的干、湿摩擦牢度均较好,达4级以上;皂洗时沾色牢度较好,达4级以上;毛的耐光牢度较好,铁媒染试样为3—4级,柞丝次之,桑丝和棉较差。说明该染料较适用于蛋白质纤维,对于纤维素纤维染色,则需做进一步改进。
|
|
|
|
1 |
吴茂林;;仙人掌果红色素化学特性的研究[J];热带农业科学;1990年01期 |
2 |
王先德;;山里红色素的初步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2年04期 |
3 |
许琼;草莓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
4 |
董爱文,向中,李立君,袁子坤,曾秋娟,何征;爬山虎红色素的定性定量分析[J];食品与生物技术;2003年06期 |
5 |
肖伟敏,吴素芬,肖凤萍,金龙飞;龙虾壳中红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J];山西食品工业;2005年01期 |
6 |
焦中高,刘杰超,王思新,郑恒;黑莓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的初步研究[J];食品科学;2005年03期 |
7 |
袁青;;土豆糕的加工[J];现代妇女(幸福生活);2007年04期 |
8 |
;浅谈虫胶红色素[J];环境保护;1977年05期 |
9 |
;霸王树果实中的红色素[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88年Z1期 |
10 |
陈栓虎;从柿子中提取食用红色素[J];农牧产品开发;1995年02期 |
11 |
李庆水,曾金龙,许翩翩,张丽;玫瑰茄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和提取工艺的研究[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
12 |
胡迎芬;紫叶小檗叶红色素理化性质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13 |
丁亚军;紫苋菜提取红色素[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1年12期 |
14 |
陈乃富;红枫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年02期 |
15 |
韦公远;马铃薯加工两则[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4年04期 |
16 |
韦友欢,黄秋婵,黄锡山;九里香果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
17 |
何玲,唐爱均,洪锋;红提葡萄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9期 |
18 |
徐雅琴;于泽源;付红;;毛樱桃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5年04期 |
19 |
刘树文;何玲;洪锋;唐爱均;;葡萄红色素稳定性的研究[J];中国食品学报;2005年04期 |
20 |
孟红梅;韩多红;李彩霞;李鹏;张勇;郭昕;孟炽阳;;唐古特白刺果实红色素稳定性研究[J];食品科学;2006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