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视野下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成长
【摘要】: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导致了当代人类社会生活空间正日益超越民族国家主权版图的界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出全方位的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的客观历史进程及趋势。市场经济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是全球化现象的经济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是全球化的物质载体。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通讯手段和传播媒体的革命突破,为全球化扫除了空间和时间的障碍。正是全球经济日趋一体化和现代信息技术迅速普及的冲击下,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结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领域都在发生并即将发生极其深刻的革命性交革。社会主义是与全球化相伴而生,它最为关注全球化的进程,理所当然,执政能力的成长也将面临一场革命性的嬗变。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执政能力就是党提出和运用正确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领导制定和实施宪法和法律,采取科学的领导制度和领导方式,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有效治党治国治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概念既反映了一般意义上的执政要求,又体现了我们党自身的执政特点。根据这一概念去深化执政理论研究,需要从党的执政理念、执政基础、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7个方面进行探讨。据此,本论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探讨和阐析。
(一) 执政经验与执政理论。主要是从中外执政党执政经验和理论的比较中,阐述基本的执政理念。执政理念是指导执政活动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就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以人为本。尤其是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对执政理念的新认识。
(二) 执政主体与执政资源。执政实际就是执政的主体见之于客体的政治实践过程。执政主体是执政党在执政行为过程中执掌政权、领导国家建设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整体,主要包括党组织、党的干部和党员,这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落脚点。研究执政主体,要重点研究其行为方式和内部机制。
(三) 执政风险和执政机遇。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必须强化执政风险意识。机遇往往是与挑战并存的,有机遇也就意味着有风险。全球化是一种机遇,可以提高我国的改革开放水平,但是它也意味着极大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参与全球化过程的起点低、条件差,处理不好风险就掩盖了机遇。一些国家之所以会发生大规模的反全球化运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经济全球化更有利于跨国资本的垄断、流动和对他国资源的掠夺,从而拉大本国的贫富差距。所以,在纷繁复杂的风险面前,我们要强化风险意识,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善于化风险为机遇。
(四) 执政资源与执政效益。执政资源是对执政资源的消耗并在执政过程中发生,执政效益是指执政成本投入或执政资源消耗后的产出或结果。从这个角度讲,执政就是政治、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