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摘要】:
第一部分后凸成形术经皮穿刺途径与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倾角的影像学研究
目的:探讨后凸成形术经皮穿刺与椎弓根内固定术螺钉植入二者内倾角的差异,为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中准确穿刺提供影像学依据。
方法:选正常胸腰椎(T8~L5)CT图片120椎,借助几何画板(GSP 4.06)进行二次软件开发创建的计算机动态测量器,测量椎体矢状径、中央横径、椎体前1/4侧距及椎弓根侧距、椎弓根轴线内倾角、后凸成形术穿刺内倾角及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倾角,统计分析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结果:椎弓根内倾角与椎序、椎体径线、椎弓根侧距等呈多元线性关系,双侧椎弓根内倾角回归方程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1);椎弓根内倾角与椎弓根侧距、椎序呈正相关,随着椎序的递增,椎弓根侧距逐渐增大,内倾角也逐渐增大,L5的椎弓根内倾角最大;椎体前外侧壁的宽度与对称性对经椎弓根入路的穿刺方向也有影响,其参数即椎体前1/4侧距与椎弓根内倾角呈负相关,其值越小,椎体前外侧壁越扁平,椎弓根内倾角也就越大,术中要求经椎弓根穿刺的角度也越大,反之亦然;后凸成形术穿刺方向较椎弓根轴线内倾角大(13.27±0.16)°;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倾角较椎弓根内倾角大(6.87±0.09)°;后凸成形术穿刺方向较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倾角大(6.40±0.07)°。
结论:胸腰椎CT影像学研究表明椎弓根内倾角受椎序、椎体径线大小的影响;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倾角应较椎弓根轴线内倾角略大,以防止螺钉穿破椎体前外侧壁并获得更佳钉道深度;后凸成形术穿刺方向应较椎弓根螺钉植入内倾角大,以获得球囊在椎体内的最佳位置;由于个体之间、每个椎体之间差异很大,因此在临床应用时如对手术椎体进行术前CT评估将更有助于穿刺或植钉方向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