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测量三阶光学非线性折射的4f相位相干成像技术研究

王煜  
【摘要】: 光学非线性材料在光开关、光限幅器等光电子器件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光学非线性测量技术是研究非线性光子学材料的关键技术之一。四十年来,人们提出了很多种测量非线性折射率的方法,例如干涉法、简并四波混频、自衍射、椭偏术以及Z扫描等等。4f相位相干成像法是近年来才提出的新方法,以其具有单脉冲测量、光路简单、没有样品的移动、对激光束的随机波动敏感度低等优点引起了人们的兴趣,促进了对这一测量方法的深入研究。 本文概述了4f相位相干成像法的基本理论,对4f相位相干成像系统在实验改进、系统应用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和分析。根据脉冲光的时间分布特性,在4f相位相干成像法的理论处理中引入了高斯型时间项,理论分析了激光脉冲时间分布不同对测量非线性折射率的影响。通过对4f相位相干成像系统进行改进,实现了在光斑空间分布不稳定情况下的非线性折射测量。在传统4f系统的基础上将其参考光路设计成为另外一个焦距较长的4f系统,并且保证参考光路的4f系统的入射面和出射面重合。这使得原来用以监测脉冲能量浮动的参考光斑同时具有监测入射脉冲空间分布的功能。利用参考光斑代替原来的线性光斑作为理论模拟的输入,可以避免光斑空间分布不稳定对数据拟合造成的影响,实现了4f相位相干成像系统在光斑空间分布不稳定情况下的非线性折射测量。利用光参量产生器(OPG)出射的不稳定激光做光源,对甲苯的三阶非线性折射率进行实验测量,验证了改进后的4f相位相干成像系统的可靠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春霞;;鱼眼镜头的光瞳[J];光学技术;1990年04期
2 韩乃骞,吴德明,谢麟振;高性能法布里-珀罗腔的研究[J];光学学报;1997年12期
3 蔡惟泉;强激光束旁瓣缩减用的软光阑[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1年12期
4 季小玲,吕百达;部分相干光通过多个硬边光阑ABCD光学系统传输的快速算法[J];中国激光;2004年06期
5 王友文,谭吉春;方形光阑限制高斯光束的传输变换[J];大学物理;2004年07期
6 蒋敏华,吴逢春,竺庆春,林尊琪;用平顶超高斯型锯齿光阑改善高功率激光光束的空间分布[J];量子电子学报;2000年05期
7 郑木基;池旭生;庞大本;;MPV_2显微分光光度计测量光阑的改进[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1985年03期
8 贺迎春,李凤英,周行;激光束光强分布测量中针孔光阑的影响[J];应用激光;1994年03期
9 王喜庆,吕百达;贝塞耳函数调制的高斯光束通过有光阑ABCD光学系统的传输[J];物理学报;2001年04期
10 胡利云,饶志明,周南润,嵇英华,雷敏生,熊志华;受光阑限制厄米-高斯光束的聚焦特性[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1 池济宏;李玉德;;测量X光透镜扭曲度实验方法的建立[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12 张鹏;牛燕雄;马娜;武东生;;光阑对非线性折射光限幅效果影响的理论研究[J];光子学报;2007年05期
13 张百新;张峰;;部分相干光的夫琅禾费衍射特性[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14 卢亚雄;失调灵敏度的腔内变化[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1年01期
15 刘学军,吕百达;高斯光束通过光阑—透镜分离系统的焦移[J];激光杂志;1997年03期
16 王明灼,段开椋,吕百达;菲涅耳近似对硬边光阑衍射光束的适用性[J];激光技术;2004年06期
17 吕百达,张彬,王幼林,蔡邦维;椭园高斯光束通过硬边光阑的损耗计算[J];激光杂志;1993年05期
18 夏兰,钱列加;高能飞秒激光光束锯齿光阑截趾整形[J];中国激光;2004年01期
19 陈廷初;孔径光阑和光瞳[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03期
20 陶向阳,周南润,吕百达;用傅里叶级数展开法研究光束的传输特性[J];激光技术;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恒;;环形激光器中光阑尺寸的确定方法[A];2001年飞行器惯性器件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1年
2 郝小鹏;原遵东;;辐射计光阑非接触测量方法[A];2009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周启友;;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在流体流动动态监测中的应用[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继明;;超微孔光阑研制报告(简介脉冲瞬间蚀刻技术)[A];第三次中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二)[C];1983年
5 伍开江;周启友;;室内实验尺度上岩石入渗过程的高密度电阻率成像法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云波;张学如;宋瑛林;王煜;;测量三阶非线性折射率的4f相干成像法[A];2006年全国光电技术学术交流会会议文集(B 光学系统设计与制造技术专题)[C];2006年
7 张权;董炎明;徐玲;赵华山;;用快速扫描小角激光光散射仪研究结晶聚合物的形态和结晶动力学[A];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下)[C];1983年
8 葛为中;吕玉增;吴国富;;直流电法中梯断面成像方法的研究[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9 阎润生;刘石;王海刚;董向元;;电容层析成像算法的比较[A];第二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10 金立强;宋继志;张东生;张浩;;日立H-600(4)型电镜10年故障维修小结[A];第八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Ⅱ)[C];199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洪亮;DMIT类材料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能和响应时间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2 杜新悦;矢量与标量光束通过复杂光学系统和介质的传输及散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健;基于矢量像差理论的离轴反射式宽波段红外目标模拟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12年
4 季小玲;高功率畸变激光的传输特性和光束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郭文跃;若干分子的共振多光子电离谱及多光子电离离解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1998年
6 高曾辉;非傍轴光束传输特性、相干和非相干合成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蒲继雄;部分相干光相关诱导的光谱变化与光谱开关[D];四川大学;2003年
8 潘留占;部分相干光及其光谱变化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9 赵廷玉;大景深大视场波前编码成像系统理论研究、设计及实现[D];浙江大学;2009年
10 罗时荣;平顶分布光束的描述、计算模拟和基于强度矩方法的激光光束质量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煜;测量三阶光学非线性折射的4f相位相干成像技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周南润;受光阑限制光束传输特性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2年
3 侯登科;4f泵浦—探测技术研究氯铝酞菁溶液的激发态非线性动力学过程[D];苏州大学;2009年
4 冯林;两种新型DMIT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5 王桐;准分子激光光阑法加工微透镜的工艺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6 吴凡;高精度绝对式光电轴角编码器高质量光电信号的提取方法[D];电子科技大学;2003年
7 夏兰;高功率超短脉冲激光系统中光束传输技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2年
8 李松;航天员对地观察望远镜设计与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3年
9 王长涛;复数阶分数傅立叶变换及其光学实现[D];四川大学;2002年
10 郑宇龙;湍流对多色部分相干光总光强分布特性及光束扩展的影响[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文华;高投入、高产出不如滚动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3年
2 佚名;活用景深[N];电脑报;2004年
3 张申;对许多油墨成分的毒性我们所知甚少[N];中国包装报;2008年
4 张颖;无眠的灯光[N];中国国门时报;2003年
5 山东 郑德佑;使用小屏和自制物镜的方法[N];电子报;2001年
6 李红;人到底有没有“第六感”[N];科技日报;2004年
7 宋晓刚;旧照片收藏价值高于新作[N];中国摄影报;2008年
8 许峰 郑干臣;必须加强叠前属性技术推广应用[N];中国石化报;2003年
9 吴魏;陶瓷无损检测技术简介[N];广东建设报;2005年
10 韩玉斌丁少恒;山东蓬莱葡萄酒联合谋发展[N];中国质量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