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硫化物修饰的支链含杂原子功能高分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摘要】:
聚合物纳米复合物(PNCs)兼具聚合物和纳米粒子的性质,因此具有特殊的力学、热学、摩擦学、光学、发光学、磁学、电学以及催化等性能。本文合成了多种功能高分子及其纳米复合物,包括:(1)侧链巯基功能化聚苯乙烯/CdS(thiol-functional polystyrene/CdS,TPSC);(2)聚苯乙烯-b-聚4-乙烯基吡啶/ML(M=Cd,Zn;L=S,Se)(polystyrene-b-poly(4-vinylpyridine)/ML,PS4VP/ML);(3)聚(N-苯基马来酰亚胺)-b-聚(4-乙烯基吡啶)/ML(M=Cd,Zn;L=S,Se)(PNPMI-b-P4VP/ML);聚(N-苯基马来酰亚胺)-b-聚(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ML(M=Cd,Zn;L=S,Se)(poly(N-phenylmaleimide-b-dimethylamino methacrylate)/ML,PNPMI-b-PDMAM/ML);(4)聚(3-烷基噻吩)/MS(M=Cd,Zn )( poly(3-alkylthiophenes)/MS , P3ATs/MS )和聚( 3-烷氧基噻吩)(poly(3-alkoxythiophenes),P3AOTs)等。通过将高分子与纳米半导体的复合,以提高材料的稳定性和光致发光(PL)和三阶非线性光学(NLO)等光学性能。分别采用自由基共聚(RP)和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活性自由基聚合(RAFT)的方法控制聚合物和纳米复合物的组成、纳米粒子的粒径及晶型以及复合物的形态结构,以调控材料的光学性质。
1、TPSC聚合物纳米复合物:通过控制投料比有效地调控了侧链巯基功能化聚苯乙烯(thiol-functional polystyrene,TPS)及TPSC的组成、纳米粒子的粒径、晶型以及TPSC的光致发光性质。随着CdS含量的增加,TPSC中CdS的晶型由立方型向六方型转变,TPSC的光致发光主要来自纳米CdS。由于具有量子效应,CdS对TPS的荧光具有增强作用。
2、PS4VP/CdS( ZnS ,CdSe )纳米复合物:首次以4-乙烯基吡啶/M~(2+)(4-vinylpyridine/M~(2+),4VP/M~(2+))为单体,经RAFT和原位生成法制备了PS4VP/CdS等纳米复合物,通过活性聚合有效地调控了纳米复合物的组成以及纳米粒子的粒径和晶型,进而有效地调控了纳米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随着RAFT聚合时间的增加,复合物中纳米粒子的含量不断提高,粒径增大,复合物趋于聚集、收缩并自组装。通过改变浓度、纳米粒子含量、分散剂等调控了复合物形态,制备出纳米膜、纳米棒、纳米网孔结构以及高规整度的纳米线结构等纳米复合物。纳米复合物的光致发光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改变由聚合物和纳米粒子的共同发光转变为以纳米粒子的发光为主。通过在纳米复合物中引入ZnS(蓝色)、CdS(黄绿色)、CdSe(橙红色)等不同的纳米粒子,有效地调节了复合物的光致发光性质,得到了发白光的PS4VP/ZnS/CdS/CdSe纳米复合物。
3、PNPMI-b-P4VP/CdS(ZnS,CdSe)、PNPMI-b-PDMAM/ CdS(ZnS,CdSe)纳米复合物:首次以4VP/M~(2+),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M~(2+)(dimethylamino methacrylate , DMAM/M~(2+) )为单体,经RAFT和原位生成法制备了PNPMI-b-P4VP/CdS(ZnS,CdSe),PNPMI-b-PDMAM/CdS(ZnS,CdSe)等聚合物纳米复合物。通过活性聚合有效地调控了纳米复合物的组成、纳米粒子的粒径和晶型,以及复合物的光致发光和三阶NLO性能。随着RAFT聚合时间的增加,复合物中纳米粒子的含量不断提高,粒径增大,复合物的光致发光由聚合物和纳米粒子的共同发光转变为以纳米粒子的荧光为主。通过在纳米复合物中引入ZnS、CdS、CdSe等不同的纳米粒子,有效地调节了复合物的荧光性质,并得到发白光的PNPMI-b-P4VP/ZnS/CdS/CdSe和PNPMI-b-PDMAM/ZnS/CdS/CdSe等纳米复合物。合成的纳米复合物还具有三阶NLO性能,这是纳米粒子与聚合物之间强烈的相干振荡作用的结果。
4、聚(3-烷基噻吩)(P3ATs)和聚(3-烷氧基噻吩)(P3AOTs)及其纳米复合物:研究了烷基侧链对聚合物规整性、荧光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的影响,以及纳米复合物的发光机理。研究表明,随着烷基侧链的增大,P3ATs的规整性下降,吸收光谱蓝移,荧光增强,NLO性质和导电性降低。随着纳米粒子含量的提高,复合物的光致发光大多由聚合物发光向纳米粒子发光转变。聚(3-十二烷基噻吩)/CdS(P3DDT/CdS)的激发和发射基本不随CdS含量的改变而变化,这是因为P3DDT/CdS的价带偏移大于导带偏移,电子和空穴在P3DDT中复合发光。复合物的三阶NLO系数高于P3ATs,这是因为纳米粒子与聚合物之间存在强烈的相互作用。
|
|
|
|
1 |
李预枝;;1983年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在杭州举行[J];化学通报;1984年03期 |
2 |
尤宏;周定;沈晋;;采用功能高分子活性材料的阴离子洗涤剂电极的研制[J];化学传感器;1992年02期 |
3 |
;功能高分子学报 第9卷(1996年)总目录——第1期[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6年04期 |
4 |
;2011年第十五届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委员会年会征文启事[J];精细化工;2011年06期 |
5 |
韩梅;国内外精细化工的技术进展[J];现代化工;1996年07期 |
6 |
江波,梁子材,王跃川,李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石油化工动态;1998年02期 |
7 |
;2011年第十五届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委员会年会征文启事[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年07期 |
8 |
李效东,陈伟朱,何炳林;THE OVERALL KINETICS OF FREE RADICAL (CO)POLYMERIZATION WITH HIGHLY DIFFUSION CONTROLLED TERMINATION[J];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1986年01期 |
9 |
李弘;《聚合物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一书介绍——一本有关反应性功能高分子的优秀参考书[J];离子交换与吸附;1988年03期 |
10 |
朱铁均,王铀;发展精细化工及其前沿学科——功能高分子[J];精细化工;1993年06期 |
11 |
竹本喜一;功能高分子[J];高分子学报;1979年06期 |
12 |
闫美兰,车吉泰,章咏华,孙家珍;功能高分子活性材料硫酸根离子选择电极的研制[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1年01期 |
13 |
;《功能高分子学报》获国家核心期刊认证[J];功能高分子学报;2000年01期 |
14 |
张广艳,王旭红,宁志强;功能高分子材料[J];化学与粘合;2003年06期 |
15 |
杨北平;陈利强;朱明霞;;功能高分子材料发展现状及展望[J];广州化工;2011年06期 |
16 |
;2011年第十五届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委员会年会征文启事[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年05期 |
17 |
;2011年第十五届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委员会年会征文启事[J];精细与专用化学品;2011年06期 |
18 |
李预枝;;国际精细化学和功能高分子学术讨论会在兰州召开[J];高分子通报;1990年04期 |
19 |
黄鹤;第五届国际精细化学和功能高分子研讨会将在山东济南召开[J];胶体与聚合物;1994年01期 |
20 |
;《功能高分子学报》编委会名单[J];功能高分子学报;1996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