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主管工作压力、职业倦怠暨因应策略研究
【摘要】:
本文以台湾地区金融市场发展、金控公司组成与银行业的变迁发展趋势为问题形成的原因,由外部因素、组织因素、内部因素与个体因素,形成银行主管的压力,表征于外的是压力反应与工作适应,融合成因应策略,以此为基本架构。研究架构则以「人格特质」、「工作压力」为自变项,「工作适应」、「因应策略」为中介变项,「压力反应」为依变项。在研究方法上,以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等方式探讨相关症结的问题。从工作适应、工作压力、主管领导风格与职业倦怠等观点探讨压力反应与因应策略。
本文研究结论:(一)台湾地区银行业未来趋向于利基的开发,核心价值的创造与异业结盟;客户导向与人性化的绩效管理;大树原则与个人化产品的研发。(二)台湾地区银行业的特征在于优势不再,新的业务类型与多元管道的营销,竞争核心由产品的特质转向服务质量与创新的差异,以及发展与客户整体价值生命共同体的营运方针。(三)银行主管压力的形成来自个人个性及人格特质的个人因素;业务特质与管理制度的组织因素;工作场所物理条件及景气良否等的环境因素。(四)工作压力造成主管在焦虑挫折等心理的反应;各种疾病缠身的生理反应;敏感、粗暴易怒的行为情绪的反应。(五)因应压力,银行主管应采取健康的人生观,面对压力的个人抉择;以压力为激励因子的动机营造正面组织气候的组织意识形态;和谐无碍的工作环境之压力逆向思考的操作;从认知与运动中建立正确休憩观念。(六)台湾地区金融控股公司肇建初期,所研析压力纾解之策,可为业者与工作者借镜。(七)对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业,在业绩挂帅的同时,能为主管调适压力的努力上尽一份心力,由制度、办法与实际作法着手。对主管人员,亦应了解纾解压力是靠自发的,落实时间管理与建立正确价值观,善用人格特质优势与领导才能,争千秋而非计较一时之绩效;对部属同理心与以身作则,凡事需诚实以对,面对它解决它。对相关单位机关,应建立完整周延的进场与退场机制,在管控严谨的措施下也能对整并与购并的同时,关切从业人员的工作权。
本文发现性别不会造成压力反应、工作压力、因应策略、工作适应、人格特质的差异。婚姻影响主管人员的工作适应,配偶有无工作也会造成工作适应的差异。夜间的出勤与专业证照会造成因应策略的差异以及工作适应的良否。年龄与服务年资,在因应策略、工作压力会造成差异而学历并未在工作压力、因应策略、工作适应及压力反应造成差异。银行催收部门在因应策略上容易产生逃避,另外银行主管的职位高低会造成工作压力、因应策略等的差异。薪资高低会造成工作压力、因应策略、工作适应上的差异。人格特质内控者适合担任主管,但易产生压力与挫折感。银行主管的压力反应与工作压力会造成工作适应的差异。管理制度也会造成主管压力反应的差异,另外管理制度是银行主管的生理反应的主因,其次为角色压力,工作压力确实带给主管人员心理与生理的影响。角色压力与延宕逃避正相关。而人际关系及管理制度与领导风格所形成的工作压力、因应策略、工作适应正相关。因应之道在于面对压力,反向的压力思考,健康的休憩观念,配合策略性的思维,问题解决、寻求支持、理性分析、延宕逃避以及认知的调整与管理、放松式的运动与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金融控股公司银行业者、主管人员与相关单位机关等三方面应本着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共创多赢局面下,追求三者平衡的着力点。对工作压力舒缓的因应之道,除策略上的整合择取最适者外,亦应由生活与环境层面着手努力,以为追求美好工作环境,使组织气候成为个体的进步动力,而非身心疾病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