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反抗与生存

袁霞  
【摘要】: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当今世界文坛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其作品类型丰富多彩,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儿童文学和批评,它们绝大多数都以当代社会和政治事件为背景,阿特伍德在《使女的故事》出版后的一次访谈中说起了到底什么是“政治”:“我们的意思是人如何与权力结构联系起来,以及权力结构如何与人发生关系。”这种对“政治”的宽泛定义涵盖了阿特伍德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广泛关注:对男性和女性之间关系的考察,对加拿大民族身份问题的探讨,对人权问题的关心,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关怀。本文围绕这四个方面对阿特伍德的作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继而指出:贯穿于阿特伍德创作中的一个不变主题是“反抗与生存”。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前言”部分首先介绍了“反抗”作为后殖民理论核心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探讨了阿特伍德的“反抗与生存”观;通过梳理国内外阿特伍德研究现状,指出现有阿特伍德批评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女性主义和生态批评等视角,分析了阿特伍德作品中不同形式的“反抗与生存”主题之间的契合。 第一章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出发分析阿特伍德作品中的女性如何为了生存反抗男权社会的压迫,指出阿特伍德解构男性话语霸权的两大策略:一、通过颠覆经典文本中的传统女性形象,让女性以重述故事的方式打破男性的叙事神话;二、通过大量运用“百衲被”意象探讨女性如何坚持女性主体性、创建自己的话语、从而建立女性同盟的方法。 第二章围绕加拿大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弱势处境,探讨阿特伍德通过自己的作品思考加拿大如何实现抗拒霸权控制、脱离困境的可能性。本章首先考察阿特伍德对于如何通过追寻加拿大的文化之根和提倡民族文化传统来反抗外来文化侵蚀的思考,其次分析了阿特伍德如何立足加拿大的语言现状抨击殖民统治,阿特伍德认为,加拿大拥有两种语言,但它们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加拿大语言,阿特伍德提倡在拒绝帝国话语的同时,努力“寻找第三种语言”,即利用殖民者的语言书写加拿大在语言上受殖民的经历,揭示殖民压迫的种种后果。 第三章集中分析阿特伍德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民众——那些遭受极权统治和殖民压迫的下层群体——的关注。本章通过聚焦阿特伍德作品中底层民众生活状况,探讨她理解中的底层民众苦难的根源,以及人们如何在这个“失落的世界”努力谋求生存的方式,阿特伍德通过为底层民众写作,表达了她对霸权势力的抗争,与此同时,她的作品大量地表现了底层民众如何通过各种有形的或无形的方式来抵抗强权压迫。 第四章探讨了阿特伍德笔下所表现的人对自然的压迫以及自然的反抗。本章首先陈述了阿特伍德作品中描写的生态灾难,阿特伍德认为,自然界的有机和无机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破坏,而在摧残自然的同时,人类也一步步滑向异化的深渊。本章着重探讨了阿特伍德作品对环境问题的深层次思考,她认为,环境问题是人的问题的一面镜子:滥用科技对自然界造成了破坏性后果,人类中心主义是生态危机的精神根源,人类的贪欲带来了文明和自然的双重危机。 “结论”部分通过对第四章的进一步阐发,指出阿特伍德作品中的女性问题、种族问题、阶级问题与生态问题都可以理解为作者对逻各斯中心的批判。阿特伍德认为,人类若想走出人类中心主义,需要摈弃狭隘的主宰自然的意识,人类若想在根本上缓解环境危机,便需要弥补人类文明自身的缺陷,彻底消除欧洲中心主义、殖民主义、种族主义、男权主义等一系列不公平统治的根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赵一兵;;进入你的梦境[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11期
2 王丽莉;用自己的方式讲故事——加拿大后现代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J];外国文学;2005年03期
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周瓒;;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选[J];诗歌月刊;2007年03期
4 于善江,陈艺娟;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创作历程[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傅俊;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获2000年小说类布克奖[J];当代外国文学;2001年01期
6 朱七七;肖非;;窥视北美[J];世界;2008年03期
7 张群;;阿特伍德:现代生活的阐述者[J];外国文学动态;1994年02期
8 袁霞;;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新作《帐篷》[J];外国文学动态;2007年03期
9 莫雅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诗五首[J];当代外国文学;1991年04期
10 赵惠君;;《别名格雷斯》中的不确定美学[J];山花;2011年10期
11 李浅予;;搬石头的女王[J];人事天地;2011年06期
12 阿尔;;我们背上的污点[J];黄河文学;2009年05期
13 陈榕;;因为她们,我们成了今天的我们——Betty[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11年07期
14 李文俊;;雪女王的警世通言[J];读书;1989年12期
15 海舟子;;人类毁灭与幸存的寓言——阿特伍德出版新作《羚羊与秧鸡》[J];外国文学动态;2003年05期
16 袁霞;;植根故土,情牵世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四十五年创作生涯回顾[J];译林;2007年05期
17 杜洪晴;;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J];山花;2009年24期
18 罗明镐;;一部为女权呼吁的杰作[J];外国文学动态;1995年01期
19 袁霞;;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与“百衲被”[J];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03期
20 田红;;幸存如此艰辛——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使女的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当代小说(下半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岑万岭;宋艾江;;煤炭企业危机管理分析[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绪明;;浅谈企业医院的生存与发展[A];中国重汽科协获奖学术论文选编(2000-2001)[C];2002年
3 李娟;;企业医院如何在我国当今的医疗市场中生存[A];第一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4 卢兰军;李石红;;科技期刊的生存与发展[A];科技期刊编辑研究文集(第四集)[C];1996年
5 王静;吕鹏飞;;矛盾中的《白豆》[A];陕西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陈文煜;;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术期刊的生存与发展[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史占彪;;隧道窑工艺的前景[A];2006年中国非高炉炼铁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靳大勇;楼文晖;王单松;许雪峰;匡天涛;倪晓凌;吴文川;;联合血管切除治疗胰腺癌的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届全国胰腺外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6年
9 李挺;张敏锋;王健;;本地传输网中引入ASON技术的研究[A];中国通信学会2007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张建锋;;关于“煤炭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随想[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霞;反抗与生存[D];苏州大学;2009年
2 李秀金;日常生活和新时期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剑;生存的实现[D];复旦大学;2005年
4 吴玉军;非确定性与现代人的生存[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5 盛光华;中小企业生存与成长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付文生;武术之现象学论译[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7 曲红梅;从历史的观点看[D];吉林大学;2008年
8 周立;新肿瘤相关基因LAPTM4B在胆囊癌中的表达、临床病理和预后意义以及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9 李新;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宇;口腔鳞癌与部分生物因子相关性的临床、实验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怡洁;阳光与阴影中的生存[D];苏州大学;2005年
2 袁芳;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女性观[D];内蒙古大学;2004年
3 金洁;论玛格丽特·劳伦斯及其《石头天使》[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4 尤蕾;走出冰封世界——解析阿特伍德小说《猫眼》中的二元对立[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凤;阿特伍德小说中的艺术手法[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任惠莲;解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中的女性历史[D];西北大学;2005年
7 张海兰;人类中心主义的再思考对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羚羊与秧鸡》的生态分析[D];苏州大学;2006年
8 严又萍;试析《使女的故事》中的后现代主义文本特征[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杜洪晴;加拿大文学中生态女性主义的先驱之作[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刘昉;从受害者走向幸存者[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反抗美国进攻[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2 张紫晨 陈佳;今天我们怎么讲神话[N];浙江日报;2006年
3 靳北翔/编译;反抗的理性,历史如何来证明?[N];社会科学报;2002年
4 曹雪萍;中坤国际诗歌奖 诗人译者皆入围[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康慨;“印度的女儿”意外赢得布克奖[N];中华读书报;2006年
6 记者谭卫兵;布莱尔支持美打击伊拉克[N];人民日报;2002年
7 本报记者  丁杨;苏童:碧奴用眼泪获得解脱[N];中华读书报;2006年
8 彭致;绿色和平发布绿色出版指南[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9 本·霍勒子雨;网络书店正在谋杀书店浏览艺术[N];中华读书报;2007年
10 彭致;《哈利·波特前传》拍出2.5万英镑[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