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脑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摘要】:
第一部分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脑损伤的动物模型制作
目的建立易复制、重复性好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脑损伤动物模型,为实验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提供实验动物。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3h、6h、12h组及SAP组术后3h、6h、12h组,每组各10只。以0.1ml/min匀速逆行胰管注入5%牛磺胆酸钠(0.1ml/100g)建立SAP并发脑损伤大鼠模型。牛磺胆酸钠注射后3h、6h、12h检测大鼠血浆淀粉酶、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微血管内聚集和附壁的白细胞计数以及胰腺和脑组织镜下病理学改变。结果血浆淀粉酶、胰腺组织镜下病理学评分及脑组织微血管内白细胞聚集及附壁计数各时间点水平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而脑组织含水量及脑组织镜下病理学评分6h及12h其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SAP组3h、6h、12h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其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均逐步升高(P﹤0.01~0.05);SAP组6h及12h脑组织镜下病理学评分与胰腺组织镜下病理学评分呈正相关(r为0.72,P﹤0.01)。结论牛磺胆酸钠诱导SAP并发脑损伤的大鼠模型容易复制,重复性好,建模成功。
第二部分炎症介质在大鼠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脑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炎症介质在大鼠SAP相关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正常对照组3h、6h、12h组及SAP组术后3h、6h、12h组,每组各10只。以0.1ml/min匀速逆行胰管注入5%牛磺胆酸钠(0.1ml/100g)建立SAP并发脑损伤大鼠模型。牛磺胆酸钠注射后3h、6h、12h应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血浆及脑组织肿瘤坏死因子-a (TNF-a)的水平,应用RT-PCR法测定脑组织核因子-κB (NF-κB)p6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SAP组各时点脑组织MDA含量、血浆及脑组织TNF-a的水平、脑组织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P﹤0.01~0.05);SAP组3h、6h、12h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其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均逐步升高(P﹤0.01~0.05);SAP组6h及12h脑组织MDA含量、TNF-a水平、NF-κB p65 mRNA的表达水平及脑组织镜下病理学评分四者之间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77、0.82、0.78、0.84、0.82、0.70,P﹤0.01)。结论炎症介质自由基、TNF-a、NF-κB p65在SAP相关性脑损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部分依达拉奉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研究依达拉奉对SAP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六组:SAP组术后3h、12h组、处理组3h、12h组及阳性对照组3h、12h组,每组各10只。分别在术后第3h、12h采集血液、胰腺组织、脑组织标本,观察血浆淀粉酶、胰腺组织及脑组织镜下病理学变化,应用ELISA法检测血浆、脑组织TNF-a的水平,测定脑组织含水量、MDA含量及微血管内聚集和附壁的白细胞计数。应用RT-PCR法检测脑组织NF-κB p65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处理组12h及阳性对照组12h血浆淀粉酶、胰腺组织镜下病理学评分、脑组织微血管内聚集和附壁的白细胞计数、脑组织含水量、脑组织镜下病理学评分、血浆及脑组织TNF-a的水平、脑组织MDA含量及脑组织NF-κB p65 mRNA其水平均比SAP组12h明显降低(P﹤0.01~0.05)。上述各项指标处理组12h与阳性对照组12h相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能通过清除SAP大鼠脑自由基,抑制NF-κB的激活,减少TNF-a等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炎症反应,从而对SAP大鼠脑损伤起保护作用。
|
|
|
|
1 |
金筱泰,邵卫中,袁祖荣,雷若庆,王建承,张圣道;25年38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经验[J];肝胆胰外科杂志;1999年02期 |
2 |
廖兴建,夏觉中;非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报告[J];四川医学;1999年02期 |
3 |
何道理;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4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1年06期 |
5 |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胰腺外科学组
,张圣道;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治草案[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02期 |
6 |
余枭,李永国,万剑,张树友,陈业煌;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治疗探讨[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年04期 |
7 |
曾国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现代治疗进展[J];医学文选;2004年04期 |
8 |
权明哲,岳兵,薛吉山,白云生;重症急性胰腺炎37例治疗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04年17期 |
9 |
丁锋,付中春;重症急性胰腺炎33例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
10 |
唐安球;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J];右江医学;2005年01期 |
11 |
白杨;急性胰腺炎的最初处理:最初72小时中的关键性问题[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2005年01期 |
12 |
雷若庆;;重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治疗的一些关键问题探讨[J];胰腺病学;2006年03期 |
13 |
苗艳杰;贾春颖;;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健康教育[J];社区医学杂志;2008年06期 |
14 |
张卫静;甘伟;;运用护理程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体会[J];河北医药;2008年12期 |
15 |
马慧萍;黄续;;2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09年30期 |
16 |
郭昊;;急性胰腺炎的饮食护理[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9年04期 |
17 |
程纪刚;常书海;段保良;李志永;;以抽搐、心跳、呼吸骤停为首发表现的重症急性胰腺炎1例[J];新医学;2010年04期 |
18 |
王兴鹏,徐家裕;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3年02期 |
19 |
王兴鹏;徐家裕;;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进展及评价[J];临床内科杂志;1993年03期 |
20 |
姚欣敏,胡先典;重症急性胰腺炎43例治疗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199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