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丝素蛋白结构转变的研究
【摘要】:
以往国内外研究者将γ-射线辐照、超声波、多元醇、剪切应力等因素对家蚕丝素蛋白结构转变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但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这些因素对天蚕丝素、柞蚕丝素蛋白结构转变的影响的相关研究还很少。本文主要探讨γ-射线、超声波、多元醇、剪切应力对天蚕丝素、柞蚕丝素蛋白结构转变的影响,并与这些因素对家蚕丝素蛋白结构转变的影响进行对比,初步探讨了丝素凝胶的形成机理。
通过对天蚕、柞蚕、家蚕丝素膜进行XRD、FTIR、DSC及力学性能的测试,研究了γ-射线辐照对天蚕、柞蚕、家蚕丝素蛋白结构转变的影响。结果表明:经γ-射线辐照处理后的天蚕、柞蚕、家蚕丝素膜,其结晶结构及分子构象均未发生明显的改变;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丝素膜的热稳定性稍有下降,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明显下降。
通过对天蚕、柞蚕、家蚕丝素凝胶进行XRD、FTIR测试,研究了不同功率的超声波对天蚕、柞蚕、家蚕丝素溶液胶凝时间及对最终形成的丝素凝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天蚕丝素溶液,当超声波功率小于400 W时,随着功率的增大,胶凝时间减小;当超声波功率大于400 W时,随着功率的增大,胶凝时间增大。而对于柞蚕丝素溶液,当超声波的功率小于500 W时,随着功率的增大,胶凝时间减小;当超声波的功率大于500 W时,胶凝时间急剧增大。对于家蚕丝素溶液,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大,胶凝时间急剧减小。超声波作用能加快丝素溶液中丝素蛋白分子的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结构的转变,但对最终形成的天蚕、柞蚕和家蚕丝素凝胶的结晶结构及分子构象的影响不显著。
通过对天蚕、柞蚕、家蚕丝素凝胶进行XRD、FTIR、Raman光谱测试,研究了不同添加比例的多元醇(乙二醇,聚乙二醇600)对天蚕、柞蚕、家蚕丝素溶液胶凝时间及对最终形成的丝素凝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向丝素溶液中添加乙二醇还是聚乙二醇600,当添加比例小于300%时,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天蚕、柞蚕丝素溶液胶凝时间急剧减小;当添加比例大于300%时,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胶凝时间稍有增大。而对于家蚕丝素溶液,随着添加比例的增加,胶凝时间急剧减小。多元醇的添加能加速丝素溶液中丝素蛋白分子的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结构的转变,但对最终形成的天蚕、柞蚕、家蚕丝素凝胶的结晶结构及分子构象均无明显影响。当乙二醇的添加量为300%时,丝素凝胶具有较均匀的孔隙。
通过对天蚕、柞蚕、家蚕丝素溶液进行CD测试及对天蚕、柞蚕、家蚕丝素凝胶进行XRD、FTIR测试,研究了剪切作用对天蚕、柞蚕、家蚕丝素溶液中分子构象、胶凝时间及凝胶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天蚕、柞蚕丝素溶液,随着剪切作用时间的增大,胶凝时间减小。而对于家蚕丝素溶液,当剪切作用时间小于45min时,随着剪切作用时间的增大,胶凝时间稍有减小;当剪切作用时间大于45min时,胶凝时间急剧减小。对于三种丝素溶液,在相同剪切作用时间时,剪切速率越大,胶凝时间亦越小;剪切作用时间越长,剪切速率越大,剪切作用后放置的时间越长,溶液中丝素分子β-折叠化的程度越高。剪切作用能加速丝素溶液中丝素蛋白分子的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结构的转变,但对最终形成的天蚕、柞蚕、家蚕丝素凝胶的结晶结构及分子构象均无明显影响。
综上所述,γ-射线辐照处理对天蚕、柞蚕、家蚕丝素膜内分子构象及结晶结构均无明显影响,但使丝素膜的热稳定性、断裂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下降。超声波、多元醇、剪切作用均能促进丝素溶液中丝素蛋白分子的构象由无规卷曲向β-折叠结构的转变,但对最终形成的丝素凝胶的分子构象及结晶结构均无明显影响。丝素凝胶的形成主要是丝素分子不断β-折叠化的过程。
|
|
|
|
1 |
于同隐,蔡再生,黄伟达;SDS-PAGE研究丝素蛋白的组成[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6年05期 |
2 |
方跃,邵正中,邓家祺,于同隐;利用桑蚕丝素蛋白制葡萄糖氧化酶传感器的研究[J];科学通报;1992年04期 |
3 |
于同隐,蔡再生,黄伟达,施华芳,李宏杰;丝素蛋白亚基研究[J];高分子学报;1997年05期 |
4 |
于同隐,梅娜,陈光,周平,邵正中,陈新,姚晋荣;丝素蛋白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6期 |
5 |
宗小红,周平,邵正中,王洪海,淳于利娟;再生丝素蛋白在水溶液中构象转变的Cu(Ⅱ)离子效应[J];科学通报;2005年11期 |
6 |
姚敏,贾生贤,金曙雯,陆树良,吴徵宇,朱德安;丝素蛋白对表皮细胞生长的影响[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
7 |
徐永镇,徐新颜,徐静斐,吉鑫松,袁中一;丝素蛋白葡萄糖氧化膜在FIA系统的应用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1997年03期 |
8 |
杨新林,王俐勇,顾晋伟,朱鹤孙;等离子体处理的丝素蛋白作为人内皮细胞培养基质的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
9 |
顾晋伟,杨新林,王俐勇,朱鹤孙;丝素蛋白膜表面的等离子体磺酸化及体外抗凝血性能[J];高技术通讯;2001年08期 |
10 |
国家高技术新材料领域丝素蛋白作为生物医学材料的应用研究和产品开发课题组
,吴徵宇;丝素蛋白作为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1年02期 |
11 |
田保中;CaCO_3-丝素蛋白膜的动态粘弹谱[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1期 |
12 |
李苹,刘利萍,吴泽志,蔡绍皙;丝素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7期 |
13 |
徐卫袁;朱贤;田守敬;严飞;葛建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丝素蛋白/骨形态发生蛋白中的生物学行为观察[J];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2005年04期 |
14 |
卢神州;李明忠;白伦;;羟基磷灰石/丝素蛋白纳米复合颗粒的制备[J];丝绸;2006年02期 |
15 |
朱俭勋;;从削口茧中提取天然丝素蛋白[J];今日科技;1988年05期 |
16 |
黄晨,徐新颜;固相酶丝素蛋白膜的研制[J];安徽农业科学;1996年03期 |
17 |
陈芳艳;王伟贤;纪平雄;;丝素作为固定化酶载体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广东蚕业;2004年01期 |
18 |
赵珍;陈立艳;赵晓军;;原子力显微镜下丝素纤维及丝素蛋白的形态结构研究[J];四川动物;2008年06期 |
19 |
陈玲;竺亚斌;李媛媛;刘玉新;俞珺瑶;;丝素蛋白在电纺丝法构建组织工程支架中的应用进展[J];生物工程学报;2011年06期 |
20 |
朱晨辉;范代娣;马晓轩;薛文娇;惠俊峰;陈岚;段志广;麻璞;;类人胶原蛋白-丝素蛋白血管支架的制备及性能表征[J];生物工程学报;2009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