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素蛋白支架构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的初步研究
【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孔径(200~300μm和10~20μm)多孔型丝素蛋白支架(SF)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评价其作为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支架的可行性,为进一步研制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体外实验-采用组织块贴壁法分离培养SD大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OFC),细胞传至第3代时进行波形蛋白抗体鉴定,将培养成功的大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种植在培养板和大、小两种孔径的丝素蛋白支架上,相差显微镜每日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及生长增殖情况,固定丝素蛋白-成纤维细胞复合物(SF-OFC),HE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其微细结构,MTT法细胞计数,以观察丝素-细胞的相容性;体内实验-大鼠口腔黏膜下埋植大、小两种孔径的丝素蛋白支架,同时设空白对照组,分别于第1、2、3和4周对手术区行大体观察,并取出丝素蛋白及其周围黏膜组织固定,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CD34染色,以观察丝素蛋白支架与组织的相容性。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结果:体外实验-成功获得大鼠口腔黏膜成纤维细胞,波形蛋白抗体(Vimentin)染色鉴定为阳性。通过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种植在丝素支架上的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形态正常,HE染色可见单个细胞或细胞集落沿丝素生长,MTT细胞计数显示丝素材料无毒、适合细胞生长,结果均显示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且大孔组优于小孔组;体内实验-大体观察可见各实验组大鼠手术后全身状况良好,埋植丝素蛋白支架处高出周围黏膜,周围组织未见明显变性或坏死,各组切口均愈合良好。HE染色观察OFC生长、炎性细胞浸润及丝素降解情况,masson染色观察胶原分泌情况,CD34染色观察新生血管情况,三种结果均表明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且大孔组优于小孔组。
结论:多孔型丝素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大孔组-三维丝素蛋白支架更适合构建工程化口腔黏膜,所做实验为进一步构建全层组织工程化口腔黏膜提供了实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