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苦皮藤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

龚雪龙  
【摘要】: 苦皮藤(Celastrus angulatus Max.)是卫矛科南蛇藤属的一种多年生灌木,广泛分布在我国长江和黄河流域的丘陵浅山区。作为传统的杀虫植物,苦皮藤根皮具有杀虫活性,可以防治某些蔬菜害虫。为充分利用我国的植物资源,进一步开发苦皮藤的药用部位,寻找苦皮藤新的活性成分,我们系统研究了苦皮藤根皮的化学成分。 应用多种现代分离纯化方法和技术,从苦皮藤根皮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通过各种波谱技术,包括:1H-NMR、13C-NMR、EI-MS、1H-1H COSY、HSQC、HMBC、NOESY等鉴定了其中15个化合物,成分鉴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G-01);1β,2β-二乙酰氧基-8α,13-二异丁酰氧基-9β-苯甲酰基-4α,6α-二羟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2β-diacetoxy-8α,13-diisobutanoyloxy-9β-benzoyloxy-4α,6α-dihydroxy -β–dihydroagarofuran,G-02);1β,2β,6α-三乙酰氧基-4α-羟基-8β,13-二异丁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2β,6α-triacetoxy-8β,13-diisobutanoyloxy-9α-benzoyloxy-4α-hydroxy-β–dihydroagarofuran,G-03);1β,2β,6α-三乙酰氧基-4α-羟基-8β-异丁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13-异戊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2β,6α-triacetoxy -8β-isobutanoyloxy-9α-benzoyloxy-13-(α-methyl)-butanoyloxy- 4α-hydroxy-β-dihydroagarof -uran,G-04);1β-异烟酰氧基-2β,6α-二乙酰氧基-4α-羟基-8β,13-二异丁酰氧基-9α-呋喃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picolinoyloxy-2β,6α-diacetoxy-8β,13-diisobutanoyloxy- 9α-furanoyloxy-4α-hydroxy-β–dihydroagarofuran,G-05);1β-异烟酰氧基-2β,6α-二乙酰氧基-4α-羟基-8β, 13-二异丁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picolinoyloxy-2β,6α-diacetoxy-8β,13-diisobutanoyloxy-9α-benzoyloxy-4α-hydroxy-β–dihydroagarofuran,G-06);1β,6α-二乙酰氧基-2β-烟酰氧基-4α-羟基-8β,13-二异丁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6α-diacetoxy-2β-nicotinoyloxy-8β,13 -diisobutanoyloxy-9α-benzoyloxy-4α-hydroxy-β–dihydroagarofuran,G-07) ;1β,2β,6α-三乙酰氧基-4α-羟基-8β,13-二异戊酰氧基-9α-苯甲酰氧基-β-二氢沉香呋喃(1β,2β,6α-triacetoxy-8β,13-di(α-methyl)-butanoyloxy-9α-benzoyloxy-4α-hydroxy-β–dihydroagarofuran,G-08);槲皮素(quercetin,G-09);儿茶素(catechin,G-10);表儿茶素(epicatechin,G-11);β-胡萝卜苷(β-daucosterol,G-12);异槲皮苷(isoquercitrin,G-13);间苯二酚(m-dihydroxybenzene,G-14);卫矛醇(dulcitol,G-15)。其中化合物G-05、G-06、G-07为新化合物,G-0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吴文君,王明安,朱靖博,周文明,胡兆农,姬志勤;杀虫植物苦皮藤毒杀成分的研究[J];有机化学;2002年09期
2 慕岩峰;孙晓昱;;苦皮藤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3期
3 刘文虎;贺殿;阴新强;刘毅;;4-(2-乙酰氧基苯甲酰氨基)丁酸酯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癫痫活性研究[J];药学学报;2011年03期
4 杨华;胡兆农;彭大勇;吴文君;;6个β-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酯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J];西北农业学报;2007年06期
5 朱靖博;孙晓昱;慕岩峰;;苦皮藤β-二氢沉香呋喃多元醇酯类化合物分离及结构解析[J];大连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6 邵思常;2,3-去氢-9β一苯甲酰氧基-β-沉香呋喃烯丙型氧化反应的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01期
7 刘文虎;王仕宝;刘毅;;4-(2-乙酰氧基苯甲酰氨基)丁酰胺基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J];药学学报;2012年11期
8 巫文静;鲁润华;师彦平;;两种硝基苯甲酰胍化合物的振动光谱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6年04期
9 王明安,陈馥衡,周长海;一个倍半萜的晶体结构[J];农药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禤砾;新N-苯甲酰-N-芳基脲的杀虫活性研究[J];农药译丛;1996年03期
11 朱靖博;慕岩峰;;β-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构效关系的研究新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12 胡瑞祥,张漫波,梁福沛,周忠远;N-苯甲酰-L-精氨酰胺的晶体结构[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13 熊振湖,张秀文,樊体强;苯甲酰巯基乙酰三甘氨肽的合成[J];天津化工;1997年01期
14 李福绵,顾忠伟,冯新德;丙烯酸β-羟基γ-(邻乙酰氧基苯甲酰氧基)丙酯的合成及其聚合[J];高分子通讯;1981年05期
15 黄立静;李娣;李国芳;陈敏;谢吉民;袁新华;;3,6-二苯甲酰苊的合成与表征[J];化学世界;2009年11期
16 禹筱元,陈传兵,汪焱钢;苯甲酰氨基三氮唑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7 马峰;葛存旺;刘松林;宋丽萍;;镇静药苯甲酰苯巴比妥合成工艺改进[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0年03期
18 李耀先,刘福安,黄化民;N-取代苯甲酰氨基酸合成的新方法[J];吉林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91年03期
19 李举平;;4—苯甲酰联苯的合成(摘要)[J];广东医药学院学报;1988年02期
20 李保国;李逢泽;;某些取代苯甲酰氧基二茂锆化合物的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加国;朱驹;周有骏;张万年;季海涛;余建鑫;宋云龙;盛春泉;姚建忠;朱杰;王贺玲;;新型顶体酶抑制剂4-胍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生育研究(摘要)[A];中国优生优育协会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3年
2 李志成;吕峰平;孙纲春;卢奎;;L-二对甲氧基苯甲酰酒石酸的合成研究[A];河南省化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柯治国;南玉生;梁琼;;杀虫植物——苦皮藤种子的研究[A];第三届湖北湖南植保农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弓宝;杨云;黄立标;;沉香精油化学成分和药理学研究关系的探讨[A];海峡两岸暨CSNR全国第十届中药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陈怀琼;魏建和;张争;;源于植物特有属沉香木沉香的化学成分研究(英文)[A];全国第9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陈伟;;沉香的医用及文化[A];第九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年会暨“耳穴诊疗技术防治疾病应用”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3年
7 杨梅;欧阳文;刘庚贵;杜方麓;何桂霞;裴刚;;云南野生毛喉鞘蕊花化学成分的研究[A];全国第8届天然药物资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佟宇帆;;云南省土沉香保护探微[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林峰;梅文莉;吴娇;戴好富;;人工结香法所产沉香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A];海南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傅刚;林鸿民;;重振海南特色文化:沉香文化及其产业[A];当代海南论坛’2011秋季峰会——文化体制改革与海南文化发展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少鹏;苦皮藤根皮杀虫活性成分及构效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2 张武炎;沉香呋喃类化合物的合成与药化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6年
3 周瑢;一种人工结香沉香在燃香、卷烟及精油中的应用基础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年
4 李春英;镓、铟硫属化合物溶剂热合成及配位修饰[D];苏州大学;2009年
5 张璐;新型二吡咯化合物的合成及光学性质研究[D];北京科技大学;2017年
6 郭继玺;吡唑啉酮类光致变色化合物的合成及机理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7 李阳光;新型多金属氧簇分子基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8 肖逸帆;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合成以及荧光性能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张永斌;氮萘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在化学小分子识别中的应用[D];山西大学;2015年
10 尤佳;咔唑类树枝状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雪龙;苦皮藤根皮的化学成分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孙晓昱;β-二氢沉香呋喃类化合物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09年
3 朱文丽;苦皮藤根皮醇提物的化学成分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4 周琼;苯甲酰甲腈水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应用研究[D];常州大学;2012年
5 阮久勇;药物中间体(S)-3-苯甲酰巯基-2-甲基丙酸的合成研究[D];大连工业大学;2012年
6 张晓玲;苯甲酸离子催化的羟基选择性苯甲酰化[D];华中科技大学;2015年
7 武翠霞;间羧基苯甲酰乳酸酯类引发剂的制备及引发丙烯酸酯类聚合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4年
8 李晓军;4-(2-乙酰氧基苯甲酰氨基)丁酰胺类抗癫痫药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D];兰州大学;2011年
9 王建军;苯甲酰甲醛参与的多组分反应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10 庞子博;受控聚合反应设计合成高性能高分子苯甲酰化试剂[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卓斌 海报集团全媒体中心记者 柳莺 通讯员 陈碧琪;《中国沉香产业景气指数调查报告》海口发布[N];海南日报;2018年
2 本报记者 李学山;《中国沉香产业景气指数调查报告(2018)》在海口发布[N];中国产经新闻;2018年
3 本报记者 刘斌 王云竹;唤醒北沉香 铺就致富路[N];伊春日报;2017年
4 沈勇青;沉香市场 从疯狂到平静[N];中国商报;2015年
5 唐彬;沉香行业生态正本清源需多方共治[N];东莞日报;2014年
6 北京商报记者 马嘉会 张茜琦;一线产地告急 沉香行情靠什么延续[N];北京商报;2015年
7 记者 赖有生;中国首家沉香交易平台上线[N];中山日报;2015年
8 本报记者 于娜;沉香:香中钻石[N];华夏时报;2013年
9 记者 赖有生;看好沉香精油药用前景[N];中山日报;2014年
10 本报记者 张敏捷;以克论价 沉香成为“疯狂的木头”[N];海峡财经导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