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噬在七氟烷预处理“第二保护窗”作用机制中的研究
【摘要】:
目的:①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第二保护窗”作用;②探讨自噬参与七氟烷预处理的“第二保护窗”的保护机制。
方法:①通过对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形态学的观察及心肌梗死范围的测定,观察七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第二保护窗”作用;②透射电镜下观察心肌缺血前即刻和再灌注后即刻心肌细胞自噬体超微结构的形态变化,同时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七氟烷预处理对心肌缺血前即刻和再灌注后即刻自噬标志物LC3-Ⅱ、Cathepsin B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
结果:①梗死范围:与单纯缺血组(I/R组)比较,七氟烷预处理组(SWOP组)的心肌梗死范围显著减少。②光镜结果:再灌注后SWOP组心肌损伤程度较I/R组减轻。③电镜结果:组内比较:再灌注后I/R组、SWOP组自噬体较缺血前增多;组间比较:缺血前SWOP组自噬体较I/R组增多,但再灌注后低于I/R组。④LC3-Ⅱ、Cathepsin B蛋白表达:未缺血时与空白对照组(CON组)比较,SWOP组和七氟烷对照组(SEVO组)LC3-Ⅱ、Cathepsin B蛋白表达上调;再灌注后与CON组比较,I/R组和SWOP组的LC3-Ⅱ、Cathepsin B蛋白表达上调,但与I/R组比较,SWOP组的LC3-Ⅱ蛋白上调幅度减小。
结论:七氟烷预处理通过上调缺血前LC3-Ⅱ和Cathepsin B蛋白的表达,适当激活自噬,降低了再灌注后LC3-Ⅱ蛋白表达的上调幅度,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自噬性死亡,从而减少了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梗死范围和形态结构损伤,发挥其“第二保护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