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非侵入式多户居民负荷辨识装置开发及应用研究

李永昆  
【摘要】: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的发展目标。它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测量、控制和决策技术,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运行。非侵入负荷辨识技术通过采集用户总进线的电压和电流来辨识用户的电器种类、启停状态、耗电量等信息,是电网与居民供需友好互动的基础。由于不需要进入用户内部施工,该技术可大幅减少协调、施工和维护成本。首先,研究了基于分层分类结构的非侵入辨识算法,提出了三类典型负荷的增量特性、时间特性和功率波动特性三类辨识特征量,并给出了相应特征量的提取算法,为下文辨识装置的硬件设计提供了设计依据。然后,设计了非侵入式多户居民负荷辨识装置,提出了装置的总体架构,设计并实现了装置的硬件模块,依据主站对业务数据和交互功能的需求,设计了主站的数据库和通讯协议。最后,设计了非侵入负荷辨识比对平台,提出了比对平台的总体架构,设计了分项电量数据采集系统和非侵入负荷数据采集系统。非侵入和侵入式的负荷辨识比对结果表明:非侵入架构的辨识精度较高,空调和电热负荷的启停辨识准确度大于90%,启停时间误差小于1分钟,总电量测量误差小于2%,定频空调的分项电量归集误差小于20%,电热水器的分项电量归集误差小于10%。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M.R.Swain ,毛焕雄;一种非侵入式表面点火检测器[J];小型内燃机;1991年02期
2 余贻鑫;刘博;栾文鹏;;非侵入式居民电力负荷监测与分解技术[J];南方电网技术;2013年04期
3 ;非侵入式吃水测量系统[J];船舶物资与市场;2012年01期
4 张玲玲;;非侵入式电力负荷分解算法综述[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5 ;俄罗斯科学家研发出新型非侵入式血糖仪[J];分析测试学报;2012年08期
6 王晓东;王君琳;李平;费兴波;;非侵入式超声塑形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J];声学技术;2009年02期
7 黎鹏;余贻鑫;;非侵入式电力负荷在线分解[J];天津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吴子敬;崔超;闫公敬;张春刚;申利民;;面向协同防范的非侵入式ARC模型[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4期
9 牛卢璐;贾宏杰;;一种适用于非侵入式负荷监测的暂态事件检测算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1年09期
10 刘翀;;非侵入式电机能效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J];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段忆翔;刘勇;周玫瑰;李杰;唐振涛;王琪慧;程菲;;分析化学用于非侵入式医学诊断的相关研究及进展[A];中国化学会第28届学术年会第9分会场摘要集[C];2012年
2 胡静涛;李谦详;张吉龙;胡河春;高雷;;基于非侵入式检测技术的中小型电机在线监测与能源管理[A];2008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进展大会论文集(Ⅰ)[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崔灿;面向智能用电的非侵入式居民负荷监测关键技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2 黎鹏;非侵入式电力负荷分解与监测[D];天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永昆;非侵入式多户居民负荷辨识装置开发及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17年
2 盛梦娇;非侵入式电器识别算法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杨庆胜;非侵入式低压用电故障监测方法及装置研究[D];东南大学;2015年
4 李正东;安卓终端动态取证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年
5 牛卢璐;基于暂态过程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D];天津大学;2010年
6 徐勇;非侵入式脉搏血氧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7 姚程;非侵入式用户内部回路低压故障监测系统的研究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8 李雨轩;非侵入式负荷分解算法的综合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胡继康;非侵入式居民家庭能源消耗解聚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4年
10 周晨轶;基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的非侵入式负荷监测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小龙;英开发出非侵入式血管成像术[N];科技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