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光场重构及深度提取

刘云建  
【摘要】:人们通过相机记录丰富多彩的信息,而传统的数码相机只能记录二维信息,缺乏对物体深度信息的感知。光场成像技术把成像与计算结合起来成为一种新的三维成像技术,其有着低成本的硬件设备、简单的光学成像系统、丰富的图像数据以及多样的数据后期处理方式等优点,成为了很多国内外机构和研究人员的研究热点。他们在遮挡物的显现、物体的分层与分割、景物的重聚焦和物体的3D重建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其中主要技术在于光场的重构表现及深度的精确提取。因此本文利用微透镜阵列的标准数据集,针对光场成像和它的深度提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其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微透镜阵列的光场重构方法。首先对微透镜阵列图像进行中心标定,针对此类型的光场数据,再对其图像数据进行解码、滤波和色彩优化。然后,利用六边形——正交格点转换将子图像实现规则化校正。最后,使用基于傅里叶变换的频域重采样方法得到对应点的重聚焦图像,通过光场函数将光场转化为用于深度提取的多视点视图。2)本文提出一种完全在极平面图(EPI)上操作的深度提取方法。对于微透镜阵列采集到的光场数据,由于其基线狭窄,视差范围非常小,传统深度提取方法不能发挥出令人满意的效果。因此本文从EPI角度,先分别抽取该阵列中心视点图像和水平、竖直方向的EPI切片,然后分梯度对每个切片中像素线性插值得到新像素点信息,通过代价函数计算两个像素点之间的匹配度,进而到找出最优梯度,求得最优视差图.最后在马尔科夫随机场内将视差图融合、优化,生成对应的精确深度图。实验结果证明,本文利用微透镜阵列图像可以重构出光场,.并根据不同的焦点和视点信息生成清晰的图像,针对微透镜阵列图像深度提取方面的突出问题,也可以在其图像中提取到了很好的深度图,证明了文章算法的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尤素萍;卢昱丞;张薇;杨波;;基于光场成像数字重聚焦过程的性能分析[J];系统仿真学报;2017年11期
2 雷宇;佟庆;张新宇;;使用梯度折射率液晶微透镜阵列的光场成像(英文)[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7年02期
3 刘严羊硕;潘晋孝;潘毅华;刘宾;;三维场景的光场成像仿真[J];测试技术学报;2018年02期
4 赵守江;赵红颖;杨鹏;赵海盟;Anand ASUNDI;晏磊;;基于仿生视觉的单相机光场成像及3-3维直接转换基础[J];测绘学报;2018年06期
5 聂云峰;相里斌;周志良;;光场成像技术进展[J];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张韶辉;胡摇;曹睿;程雪岷;郝群;;光场成像原理及应用技术[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2020年02期
7 喻鹤翔;任青山;方逵;;光场图像三维重建中的关键技术综述[J];福建电脑;2016年09期
8 管浩;;奕目科技:突破技术壁垒,打造“三维慧眼”[J];华东科技;2021年08期
9 刘晓旻;马治邦;王前程;杜梦珠;朱云飞;马凤英;梁二军;;压缩光场重建与深度估计[J];应用光学;2019年02期
10 张驰;刘菲;侯广琦;孙哲南;谭铁牛;;光场成像技术及其在计算机视觉中的应用[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2016年03期
11 许经捷;;光场成像技术的革新与前景分析[J];科技传播;2015年1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许凌飞;周志超;任天荣;;精细光场气动光学数值计算研究[A];2015年红外、遥感技术与应用研讨会暨交叉学科论坛论文集[C];2015年
2 王继锁;孙金祚;王传奎;;光场高阶压缩的独立性[A];第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专集[C];1992年
3 印建平;黎永青;王育竹;;非经典强度相关光场中噪声频谱特性及压缩关系的实验研究[A];第五届全国基础光学学术报告会和交叉科学中的光学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4 周文胜;苏显渝;郭履容;李健;;新型准正弦光场在位相轮廓术中的应用[A];第四届全国光电技术与系统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1年
5 马龙生;;光场时域和频域的精密控制 光学频率合成与光脉冲合成[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6 郭蕊香;马红亮;张云;李小英;张宽收;彭堃墀;;小型全固化非经典光场产生系统的实验研究及其热自锁现象的实验观察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摘要集(Ⅱ)[C];2000年
7 黎永青;王育竹;王长生;;实验观察压缩量为90%(10dB)的非经典孪生光场[A];第五届全国基础光学学术报告会和交叉科学中的光学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8 彭堃墀;谢常德;;非经典光场的产生和应用[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册)[C];1999年
9 郭龚强;李刚;张鹏飞;张玉驰;王军民;张天才;;基于光场统计特性的非经典判据的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10 卢川;刘伟涛;陈平形;;利用双光子符合测量直接观察非纠缠光场与纠缠光场的一种显著差异[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11 廖庆洪;方光宇;王月媛;刘树田;;陆续通过一个热光场腔时两原子间纠缠的突然产生[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12 李宏荣;李福利;张沛;;利用条件测量实现非高斯纠缠光场[A];第十四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0年
13 方卯发;陈菊梅;何林生;;熵测不准关系与光场的熵压缩[A];第八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选[C];1998年
14 冷建材;夏云杰;;负P表示非经典光场的信息熵[A];第十一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5 李高翔;彭金生;;旋波近似和非旋波近似下J—C模型中光场位相涨落[A];第五届全国基础光学学术报告会和交叉科学中的光学问题讨论会论文集[C];1991年
16 单传家;夏云杰;;相位损耗腔中原子纠缠与光场非经典特性之间的关系[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7 朱从旭;;迭加态与光场振幅平方压缩增强[A];第五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专集[C];1992年
18 霍丙忠;;聚焦光场激发下中心对称球形粒子的二次谐波产生[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19 汤瑞凯;李雄杰;吴文杰;武愕;曾和平;;涡旋光场频率上转换实验研究[A];第十六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报告摘要集[C];2014年
20 周原;夏云杰;;远程操纵光场的非经典性质[A];第十二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志良;光场成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伍俊龙;基于光场成像的三维测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20年
3 赵娟宁;光场成像技术研究及其在激光参数测量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15年
4 臧天阳;微纳结构光场调控及精密位移测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
5 蔡亚楠;紧聚焦矢量光场的产生、表征与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20年
6 刘伟伟;自加速光场和阵列光场的研究及在光捕获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7 毛磊;空间结构光场生成及其与微纳结构相互作用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8 刘博阳;三维光场显示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
9 李远航;三维光场显示实时编码与渲染方法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
10 高超;悬浮光场显示光学系统优化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
11 赵波;矢量光场的实时表征及偏振特性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21年
12 王浩宇;硅基超表面光场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0年
13 李凡星;随机散射光场在相位恢复和相干衍射成像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2020年
14 苏忱;高分辨率可交互扫描光场显示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15 郑冰;混合光场水下光学二维与三维探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16 荣振宇;基于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的矢量光场调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17 徐洪梅;水下非均匀光场的目标探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18 袁索超;光场相机成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21年
19 李永旭;结构光场的特性及其在光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年
20 曹烽燕;压缩超快成像及其超快光场测量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202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云建;光场重构及深度提取[D];东南大学;2017年
2 苏新淇;微型化傅里叶光场显微成像技术[D];哈尔滨工业大学;2021年
3 杨子;基于光场的三维腹腔镜标定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21年
4 张文豪;基于频率域的光场重对焦算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5 刘健;基于光流约束方程的稀疏光场稠密重建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22年
6 高寒;基于光场成像的数字重聚焦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22年
7 关德鹏;光场体验质量评价[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8 范广飞;光场打印3D图形机理与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9 梁欣;光场成像系统设计[D];中北大学;2016年
10 葛凡;光场显示景深扩展的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21年
11 陈建成;焦散相位矢量光场的生成与传播特性研究[D];东南大学;2020年
12 刘学;基于动态背光的三维光场显示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21年
13 夏正德;基于稀疏采样的稠密光场重建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20年
14 王佳华;新型聚焦型光场探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国防科技大学;2019年
15 牛原野;压缩感知光场重建及深度估计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7年
16 史仪;基于波动光学的光场成像与光场重建的理论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年
17 张玉坤;基于多聚焦特征学习的光场深度估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1年
18 郑建文;基于光场成像的三维立体视觉测量方法研究[D];中国民航大学;2020年
19 唐恒;光场成像全焦图像生成及其显著性检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20 李俊锋;融合光场焦点堆栈和全聚焦图像的显著性检查算法[D];浙江工商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记者 黄辛;光场单向放大研究取得新进展[N];中国科学报;2019年
2 罗晨锋;红光场县携手共建美好家园[N];北大荒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刘园园;光场,显示领域的下一个大热门[N];科技日报;2015年
4 记者 黄辛 许悦;我国科学家发展新型光场显微镜[N];中国科学报;2020年
5 王凡华 本报记者 滕继濮;赵建林:一点光芒,就可绽放[N];科技日报;2016年
6 本报记者 胡军;光场相机快速推陈出新[N];中国消费者报;2015年
7 刘霞;新技术首次将光场转化为机械振动[N];科技日报;2010年
8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光子飓风”制造者正在打开全球光学宝库[N];中国青年报;2021年
9 南方日报记者 昌道励 王诗堃 赵晓娜;服贸会广东军团创新产品亮眼[N];南方日报;2020年
10 本报记者 沈湫莎;5G落地,“AI+直播”模式助力在线经济迭代[N];文汇报;2020年
11 记者 卢兆欣 吴霄云;2020年度交流会在通举行[N];南通日报;2020年
12 记者 房琳琳;科学家首次观测到有角度的加速光[N];科技日报;2015年
13 本报记者 林美炳;VR/AR不会重蹈3D电视覆辙[N];中国电子报;2016年
14 本报记者 滕继濮;2012,那些可圈可点的技术[N];科技日报;2013年
15 记者 烟成群 胥文燕;河北企业率先产业化应用我国首款工业数字光场芯片[N];河北经济日报;2020年
16 记者 任平;我省荣获6项2006年度国家科技二等奖[N];山西科技报;2007年
17 记者 耿挺;新型光场显微镜可高速记录大脑神经元活动[N];上海科技报;2020年
18 本报记者 王小龙 张梦然 张巍巍;感受技术更新的力量(二)[N];科技日报;2011年
19 通讯员 夏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润文;科技创新者曹汛:“追光”动力源于热爱[N];中国青年报;2022年
20 本报记者 徐勇;HTC:“墙”已撞过[N];人民邮电;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