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摘要】:自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迅猛,发展成果举世瞩目,国内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成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近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瞬息万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中国政府不断改革创新发展方式,实施“走出去”战略,中国的对外开放已不仅局限于吸引外资上,而且扩展到对外直接投资上,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的现象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议题。201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量跻身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大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也不断增加,排名全球第六位。与此同时,中国是世界第一的贸易大国,对外贸易活动的不断壮大为中国对外开放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但是需要重视的是,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全球经济环境有所恶化,贸易保护主义势力逐渐抬头,中国作为贸易大国深受影响。因此,利用对外直接投资从而绕过贸易壁垒,成为对外经济活动的另一途径。因此面对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以及国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亟待调整的局面,深入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对出口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对国家充分利用政策和经济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实现对外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的探讨和研究历史有之,其中以发达国家为母国的研究相对较多。本文延续这一研究传统,以世界第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为母国研究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贸易效应并分析各地区贸易效应是否一致。以往的研究将贸易效应分为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本文也按照该分类,以2003-2016年中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数据,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贸易效应进行实证研究,并基于需求理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出口效应进行一般均衡分析以梳理出其影响机制。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概括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并说明了具体研究方法,即文献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第二章为文献综述。该章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的相关概念并简要梳理了各自经典理论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同时整理归纳了以往学者关于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论题继续深化研究。第三章描述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可能存在的问题。第四章为机理分析。按照以往研究成果中将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分为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本章将按照这种分类,以需求理论为基础对出口活动进行一般均衡分析,从理论上推导出对外直接投资的确是出口的影响因素之一,为下文的实证部分做理论铺垫,围绕供给与需求理论解释了替代效应和创造效应的产生机制。同时从投资动因角度分析不同投资动机下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产生影响的途径。第五章为实证研究部分。运用中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14年间(2003-2016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对结果做出解释。实证结果显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存在创造效应且结果显著。最后一章是总结、政策建议及展望。该章对本文研究进行总结,并基于本文研究结果提出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存在创造效应;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出口的关系呈现倒U型趋势,现阶段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升阶段;三、中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贸易效应略有不同,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地区因素增强了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的创造效应,而中部地区对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创造效应有抑制作用;四、中国各地区的对外开放政策和经济政策有效,相关政策对地区经济各项事业的发展确实产生了影响。针对研究结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提出如下建议:一方面,中国政府应当加强宏观政策指导,提供开放自由的对外经济环境;缩小地区对外经济差距,因地制宜促进均衡发展;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充分发挥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另一方面,企业要增强主体意识,积极投身国际经济事务;培育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贸易整体意识,审时度势制定企业国际化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