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研究

孙佳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依法治国”全面推进,法治建设驶入“快车道”,并取得辉煌成就,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基本原理和中国国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因而加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遵循“为什么中国化”(缘由目标)——“化什么”(理论前提)——“怎么化”(历史探索)——“化出什么”(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展开“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历史探索与系统研究。首先,针对“为什么中国化”主要分析必要性,阐释了“中国化”的提出、缘由、目标、维度。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提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必然结果,有其历史必然性;从理论层面来看,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整体命题的必然要求;从实践层面来看,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迫切需要;要从文化传承、时代发展以及实践展开三个维度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中国化。其次,针对“中国化化什么”,从形成发展、内容要旨和根本立场的角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从发展阶段来看,涵盖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时期;从内容构成来看,其包括了法治本质论、法治功能论、法治结构论、法治价值论、法治建设论,是关于人类法治现象的科学性原理;从立场上看,该理论立足于人民立场,实现了对资本主义法治理论的批判和超越,实现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再次,针对“中国化怎么化”主要梳理了中国化的探索历程和总结中国化的发展特点。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切入,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在推进中国化的过程中,法治本质论、价值论、结构论、建设论方面在不同时期所取得成果;另一方面,认为中国化发展路径是一种“生长性”路径,并从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了动力来源,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方面分析了压力障碍,总结其主要特点。针对“中国化化出了什么”,这是本文的重点,论文主要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理论诘难的时代回应以及实践开展三个维度对于法治理论的中国化的成果及其创新进行了概括。第一,围绕文化传承维度,主要从文化关联、继承逻辑和发展创新三方面分析。包括,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和中华法制文化具有相似的“具体理性前提定位”,都强调个体集体“关系同一和谐”,具有继承的文化可能;深入分析了中国化法治理论可以从功能定位层面的“制度工具”,执行实施层面的“规则协同”以及作用机制层面的“主体发展”进行价值继承;最后阐释了中国化法治理论对于传统法制文化在“权法关系”、“权利义务关系”、“个体集体关系”的创造性转化以及在法治伦理、法制内容、法治功能,法治运行方面的创新性发展。第二,就理论回应维度,主要采取“诘难—回应—再诘难—创新再回应”的方式分析。首先论述了国外对于马克思法治理论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二元结构和“决定—反作用”作用模式的诘难;其次,分析了列宁针对上述诘难所提出的“阶级工具论”回应,以及该回应所遭遇的再诘难;最后,落脚于了中国共产党立足法治实践,创新“法治意识形态论”实现对于上述诘难的时代性回应,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发展。第三,就实践创新维度,主要从价值论、结构论和建设论三方面展开讨论。认为价值论主要实现了正义制度保障的创新完善,不仅在静态上构筑程序正义、形式正义和实质正义三层制度体系,而且在动态上实现了从“规则到情景”的选择标准创新;结构论主要是通过以宪为本推动完善立法格局、通过打造法治政府规范执法格局、通过确保独立公正优化司法格局、通过树立法治信仰推进守法格局;建设论方面则实现了从静态“法制体系”向动态“法治体系”的飞跃论,构建了包含党内法规体系、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在内的法治体系。本文最后还着重探讨了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法治思想。论文在分析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十一个坚持”的基础上,指出这“十一个坚持”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遵循,认为习近平法治思想对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包括实现了法治本质论上本质和功能的拓展,法治价值论上平等和正义价值的推进,法治辩证关系论上党的领导和依规治党的辩证统一。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熊选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J];中国律师;2021年12期
2 李斯;;论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理论的基础[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11期
3 熊选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J];中国司法;2021年11期
4 王峰;;关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4期
5 王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进程中的挑战与应对[J];法律适用;2011年02期
6 翟国强;;发展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原创性贡献[J];理论导报;2020年12期
7 公丕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的新境界[J];求是学刊;2021年03期
8 吕宣玲;;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理论基础探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7年09期
9 钱弘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四个渊源[J];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02期
10 喻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思想根基、主要特性与学科定位[J];法学论坛;2020年01期
11 战谱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探索之路[J];青春岁月;2019年03期
12 李林;;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J];求是;2015年03期
13 ;为什么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推进法治理论创新?[J];新长征(党建版);2014年12期
14 梁德超;法治理论研究的一部力作[J];法学论坛;2004年03期
15 应永宏;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基础初探[J];温州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16 ;征稿启事[J];法学杂志;2022年01期
17 ;征稿启事[J];法学杂志;2021年06期
18 刘晨光;;超越西方“宪政”话语——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要义[J];科学社会主义;2021年03期
19 ;征稿启事[J];法学杂志;202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0)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法治理论研究 一、概述[A];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0)[C];2020年
2 ;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0)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法治理论研究 二、中国人工智能法治理论研究[A];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20)[C];2020年
3 ;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19) 第二部分 人工智能法治理论研究[A];世界人工智能法治蓝皮书(2019)[C];2019年
4 李林;;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创新与发展[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5 施新州;;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基本内涵——基于法、法治与政治关系的一种分析[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6 方美娜;;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完善[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7 孙国华;冯玉军;;董必武——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奠基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一辑)[C];2001年
8 张文显;;张文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重大发展[A];贵州法学(2014年第11期)[C];2014年
9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形成[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六辑)[C];2016年
10 陈冀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引领和繁荣法学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11 马念珍;;对法治理论与道德精神一致性问题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12 马念珍;;对法治理论与道德精神一致性问题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13 彭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形成路径研究[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14 侯怡宁;周子良;;法学家与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奠基——从董必武到彭真[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15 陈冀平;;总结法治建设经验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在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2017年年会暨十八大以来法治建设成就回顾高端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代序)[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16 刘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及主要构成[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17 曾绍东;;论董必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开拓[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18 陈冀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引领法学研究——在中国法学会董必武法学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会2016年年会上的讲话(代序)[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六辑)[C];2016年
19 王军;;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体系的完善——以PPP法律制度构建为视角[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20 许安标;;完善中国特色法律规范体系[A];董必武法学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文集(2018年卷)[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佳;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研究[D];东南大学;2021年
2 王峰;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3 杨仁财;习近平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0年
4 陈根强;江泽民法治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林永虎;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互动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6 王继;法治政府:中国政府建设的目标[D];吉林大学;2012年
7 冯俊海;江泽民依法治国思想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14年
8 李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13年
9 吕震乾;民间组织的法治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10 杜利英;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哲学阐释[D];中共中央党校;2020年
11 汪书路;吕振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D];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
12 陈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1年
13 赵开开;习近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论述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20年
14 吴丹;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及其教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0年
15 胡峻;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国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8年
16 丁红岩;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1年
17 孔晓菲;民主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文化背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21年
18 陈兰馨;认知与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前期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21年
19 韦成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0 王良青;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探索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金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法治理论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9年
2 尚巧艳;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视域下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8年
3 王小红;论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艾佳丽;论西方形式法治理论的结构[D];重庆大学;2016年
5 王冠菲;论法治理念及其对当代中国的意义[D];海南大学;2017年
6 于卓扬;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7年
7 张丽;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视野下中国司法公正的路径探究[D];延安大学;2016年
8 鲍铁文;法治视域下的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研究[D];中共辽宁省委党校;2015年
9 杨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基本特征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17年
10 田萌;论社会治理中的良法之治[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11 刘金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20年
12 沈剑红;江泽民法治思想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6年
13 侯作诚;马克思法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20年
14 商静;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及其时代价值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2021年
15 张强;生态兰州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21年
16 孙聪慧;论实践理性视域下的法治建设[D];河北经贸大学;2021年
17 曾麒玥;韩非子法的思想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8 荆亚萍;中国特色控辩协商制度的构建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6年
19 郭伟;吉林省农村社会治理法治化问题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21年
20 来雨农;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中国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海丽华;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最新成果[N];学习时报;2020年
2 记者 王蓉;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高质量发展[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1年
3 记者 薛应军 通讯员 庞若斌;为平安内蒙古、法治内蒙古建设提供法治理论支持[N];民主与法制时报;2022年
4 记者 周寿江;为开启新征程提供法治理论支撑[N];湖北日报;2021年
5 ;用短视频资源 促法治理论宣传[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1年
6 记者 汪波 高明;坚持法治理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N];云南法制报;2020年
7 记者 夏菲妮 实习生 高铭;促进法治理论研究和实践融合互动[N];四川法治报;2019年
8 本报记者 潘玥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
9 南方日报评论员;以全面依法治国为支撑[N];南方日报;2017年
10 本报评论员;培养高素质法治工作人才[N];法制日报;2017年
11 记者 晋浩天 陈建强 陆健 宋喜群 刘博超;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法学教育奠基[N];光明日报;2017年
12 记者 周頔;2017年“双百”活动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在京举办[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7年
13 南方日报评论员;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N];南方日报;2017年
14 记者 明天娇 实习生 施歌;市委中心组举行法治理论专题学习[N];黄冈日报;2017年
15 本报记者 张洋;法治心声 法治信仰更坚定了[N];人民日报;2017年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人民法院院长 练志林;学习法治理论 提升审判水平[N];人民法院报;2016年
17 记者 钟安安;“法治理论调研座谈会”先后在杭州、北京召开[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5年
18 记者王涵 周頔;以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推进法治理论创新发展[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5年
19 本报评论员;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N];法制日报;2014年
20 本报记者 王逸吟;发展与国情、时代、使命相适应的法治理论[N];光明日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