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覆土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摘要】:
覆土建筑是近期在建筑竞赛与实践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建筑类型,从古代的窑洞就开始发挥它节能舒适的优点,现在建筑师则赋予了它更多的含义:节能节地、对抗恶劣气候、健康舒适、景观连续、谦虚的融于环境中。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于气候恶劣区,静观建筑界动态,覆土建筑在这里似乎有抬头的趋势,于是作者正好借南京香榭岛低密度别墅区覆土生态会所工程实例的机会研究一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覆土建筑设计方法。
绪论中介绍了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前人的研究成果等,从前人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了可以用到后来设计过程的良好经验与可资借鉴的教训。第一章主要是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地域特殊性——气候和地质条件,因为历史上这一地区没有成规模的覆土建筑,因此为下文的设计方法做铺垫,这里详细讲解了每个气候与地质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并且与黄土高原的窑洞建筑进行横向比较,得出联系与差别。第二章是文章的主要内容,分别从选址、建筑空间与实体层面和建筑细部层面分析了设计的方法和原则。第三章主要内容是计算机模拟,这是一次尝试,作者从能耗的角度模拟比较了房间的热性能;又构建围护结构,并进行模拟,比较哪种建构方式能得到最佳的外围护结构。这一章介绍的Climate Surface软件是适合建筑师使用的,作者希望通过这样的模拟让更多人了解它的用法,进而推广。全文自始至终都贯穿着南京香榭岛低密度别墅区覆土生态会所的实例分析,也是分析、设计与验证的过程。
研究得到的结果希望能够为这一领域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全文约44000余字,插图73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