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地源热泵变工况下制冷机组性能仿真研究

郭晓鹏  
【摘要】: 近年来对制冷系统与设备的仿真研究不断地走向深入,国内外的研究者针对各种形式的制冷系统与设备,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与计算。另一方面,在节能与环保已成为关系到国家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情况下,地源热泵系统由于其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其他热泵系统一样,地源热泵的运行特性受到室内空气条件的影响,此外,因地源热泵的室外热源取自地下,相对于其他热泵系统,它受到土壤条件与地下换热器的结构形式的影响, 本文利用仿真技术,针对地源热泵系统中的各个部件建立了仿真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对影响各部件运行性能的各参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另外,在建立部件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地源热泵系统的整体模型,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研究了变工况条件下,不同运行参数对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提高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经济性提出建议。 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一些内容: 1)建立了地源热泵系统各部件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各部件的仿真结果,分析部件运行参数变化对部件运行性能的影响,为以后研究分析系统运行参数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研究打下基础。 2)将前面所建立的地源热泵各部件数学模型进行有机的结合,建立起地源热泵的系统仿真模型。 3)给出了地源热泵系统仿真模型的仿真结果,分析研究了变工况下地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不同运行参数变化对系统运行性能的影响。 4)在对地源热泵系统仿真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地源热泵系统运行性能可以采取的方法,以指导在地源热泵实验和工程实际中对运行参数的调整,以使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性能最佳。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成都龙锦慧苑地源热泵运行技术经济分析[J];建设科技;2006年21期
2 邬静;;地源热泵——新概念的冷暖空调[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07年04期
3 江亿;;推广地源热泵必须遵循的原则[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7年06期
4 张文源;;地源热泵行业发展迅速[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7年06期
5 Jennifer Thorley;;地源热泵之源[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8年06期
6 ;市场动态[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8年11期
7 山石;;因地制宜 模式创新 系统集成 产业升级 地源热泵行业呼唤应用普及大使[J];机电信息;2010年01期
8 汪训昌;;建设地源热泵系统工程需注意保护地下地质环境与水资源[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10年05期
9 李元普;王晔华;;开式地源热泵室外换热系统(之三)[J];建设科技;2010年14期
10 ;世界地源热泵行业发展概况[J];供热制冷;2010年09期
11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强化推广地源热泵[J];供热制冷;2010年12期
12 ;热泵资讯[J];供热制冷;2011年05期
13 包涛,董玉军,周翔,胡跃明,袁秀玲,郭凯;热泵系统的经济性分析[J];制冷;2004年02期
14 ;南京绿博园9月26日正式开园 “绿色人居”采用地源热泵房屋不用1度电[J];建设科技;2005年18期
15 高宝忠,尹恒,马志同;地源热泵在回灌困难地区的应用[J];建设科技;2005年18期
16 胡笳;;访李新国教授[J];机电信息;2005年23期
17 吕悦;;应大力推动地源热泵城市级区域推广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6年08期
18 余红海;周亚素;雷鸣;;浅谈地源热泵空调系统[J];太阳能;2006年05期
19 ;名词解释[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7年07期
20 张鼎盛;;装节能设备 省钱在后头[J];建材与装修情报;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什么是地源热泵[A];首届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城市级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周平;陈超;吴金顺;王国建;;长江三角洲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负荷特性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七届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八届理事会第一次全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陈洁;叶倩;;混合式地源热泵系统在合肥某工程中的设计分析[A];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热能动力分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李元普;柳春凤;;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迎来第二次发展高潮[A];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李艳红;;浅谈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技术的原理及应用[A];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2010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吕磊磊;章学来;张君瑛;盛青青;;某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设计研究[A];上海市制冷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新世;;地源热泵及其应用[A];全国地热(浅层地热能)开发利用现场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曲晓宁;卢晗;楚广明;;某地源热泵系统经济技术比较及节能分析[A];2011年全国冷冻冷藏行业与山东制冷空调行业年会暨绿色低碳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徐云生;王宽;;北美地区的地源热泵技术与应用[A];首届中国地源热泵技术城市级应用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10 陈焰华;於仲义;胡平放;雷飞;孙启明;江章宁;;武汉地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测试与分析[A];建筑电气设计与研究——湖北省/武汉市建筑电气专业委员会二○○九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卓栋;地源热泵地埋管随机传热与可靠性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孙才勤;船舶电力系统建模仿真及动态稳定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雷飞;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运行建模研究及能效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国东;促进地源热泵在建筑中应用的经济激励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5 徐坚;地源热泵U型埋管换热器的变周期模型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刁乃仁;地热换热器的传热问题研究及其工程应用[D];清华大学;2005年
7 尹世荣;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建模仿真及其信息处理算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罗怡桂;基于CDM的软硬件协同设计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冬生;地源热泵实验台及同轴套管换热器传热模型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吴晓寒;地源热泵与太阳能集热器联合供暖系统研究及仿真分析[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鹏;基于地源热泵变工况下制冷机组性能仿真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李扬;温湿度独立控制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策略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3 赵进;中埋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4 曹晓玲;成都地区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5 杜梅霞;热湿传递综合作用下地源热泵运行特性分析[D];河北工程大学;2011年
6 李季勋;水源辅助散热的复合地源热泵系统性能模拟与经济性分析[D];湖南大学;2010年
7 张士松;地源热泵—太阳能复合系统在办公建筑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8 石文;地源热泵系统地埋换热器热短路问题的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9 李敏;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区域适应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任艳;中埋双U管地源热泵系统运行特性的分析与实验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元普 柳春凤;我国地源热泵产业迎来发展高潮[N];中国矿业报;2008年
2 ;三方携手 共推地源热泵行业发展[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许意强;美国地源热泵正在从家庭走向商业建筑和工农业领域[N];中国企业报;2009年
4 记者 康源;第五届地源热泵技术论坛将在天津召开[N];中国企业报;2009年
5 记者 安也致;国内首个地源热泵系统实验基地落户华清[N];中国企业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许意强;吴元炜:发展地源热泵需要系统整合力[N];中国企业报;2009年
7 记者纪洲;乌市推广地源热泵技术[N];新疆日报(汉);2010年
8 本报记者 任欢欢;推广地源热泵须勘查先行[N];中国建设报;2010年
9 张佩芳;令人瞩目的地源热泵 [N];中国机电日报;2002年
10 王强;清洁能源推动采暖变革[N];国家电网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