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技术研究

井雅  
【摘要】: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技术由于其能有效对抗多径和具有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而被欧洲数字音频广播系统(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DAB)和数字视频广播系统(Digital Video Broadcasting,DVB)标准所采用,并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Beyond 3rd Generation,B3G)候选方案。B3G系统高数据传输速率、高传输质量和高移动性的要求对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本论文重点研究了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及联合迭代的信道估计和检测技术。论文研究了基于多径时延跟踪的信道估计方法,并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多径时延跟踪方法。理论推导和仿真结果表明:此算法通过对多径时延的估计降低了待估计参数的维数,从而有效提高了信道估计的精度。针对MIMO-OFDM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OFDM)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天线系统中,此方法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捕获到比较准确的多径时延信息。 导频符号增加了系统开销,降低了频谱效率,而半盲信道估计和迭代接收技术是提高频谱利用率的有效方法。因此论文研究了基于时域叠加导频序列的半盲信道估计方法。论文分析了采用叠加导频序列,基于一阶统计平均的信道估计的均方误差性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最优叠加导频序列的设计准则,依据不同的优化准则设计出相应的导频序列,并利用迭代的联合信道估计和信号检测算法来改善系统的性能。 论文针对SFBC-OFDM(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ed OFDM)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训练周期的接收机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简单的误差传播的判定准则,依据该准则自适应地调整训练周期。与采用固定训练周期相比,该方法可以在保证比较低的导频开销的同时,使系统获得更好的误比特性能。实际系统中在完成了频率补偿和码元同步后,残余的频率偏差和定时误差必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伟;;3G通信中基于MIMO技术的信道质量估计技术研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1年08期
2 刘伟;魏迎春;;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关键技术研究[J];广西通信技术;2011年02期
3 张恒斌;;基于导频的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算法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4期
4 张世超;季仲梅;崔维嘉;;非理想CSI下基于OSTBC的MIMO-OFDM系统中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研究[J];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5 张世超;季仲梅;崔维嘉;;基于比例公平的多用户MIMO-OFDM系统自适应资源分配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9期
6 陈发堂;侯彦庄;;基于MIMO-OFDM系统的一种低复杂度球型译码检测算法[J];计算机应用研究;2011年09期
7 曹欢;张静;董建萍;;基于比例公平原则的多用户MIMO-OFDM系统资源分配[J];电视技术;2011年09期
8 林成浴;李洪烈;卞金来;高飞;;MIMO-OFDM宽带通信技术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7期
9 刘帅;张星;;基于MIMO的信息隐藏算法容量分析[J];河南城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卢琨;;分布式天波超视距雷达体制研究[J];现代雷达;2011年06期
11 朱冰莲;杨毅;;时变信道和相位噪声联合OFDM信道估计[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3期
12 张泽杰;周渊平;陈闻;李长春;;基于OFDM系统在pre-FFT域的波束形成[J];通信技术;2011年08期
13 杜宁;;IEEE802.11n中空时分组码的检测[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1年09期
14 赵军辉;吕宸;;多径衰落信道下OFDM系统定时同步优化[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5 刘永辉;王芳;黄莎莎;吴晨光;;Wimax系统三阶交调失真对EVM影响的评估[J];通信技术;2011年07期
16 李维;金亚秋;;三维粗糙面上的MIMO信道模型[J];微波学报;2011年03期
17 陈一统;;基于压缩感知的稀疏信道估计[J];甘肃科技;2011年14期
18 姜朝宇;袁阳;张能;高原;;连续型多输入多输出网络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7期
19 杨吉祥;韩刚;尹训锋;;基于编码矩阵识别的高速空时分组码技术[J];指挥控制与仿真;2011年04期
20 熊维波;;一种改进的超宽带卡尔曼信道估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2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婕;陈伟;黄秋元;;MIMO-OFDM系统中基于MQAM SM-OFDM的自适应调制算法[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丁庆;胡剑皓;李少谦;;MIMO-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张高峰;何方白;;基于MIMO-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方法[A];现代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进展——2003年通信理论与信号处理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柴关华;徐友云;蔡跃明;;MIMO-OFDM无线传输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研究[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吕鑫;吕振肃;靳天玉;;MIMO-OFDM系统的信道盲辨识算法[A];200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超雄;刘时进;康瑞;;基于多用户MIMO-OFDM系统的子信道和功率分配算法[A];2006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6年
7 祁淑慧;岳殿武;;空时分组编码与单载波频域均衡技术[A];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张菊茜;舒治安;郭黎利;;降低OFDM信号峰平比的改进的简单分组编码方法[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杨明华;;差分空时组码与空时组码与OFDM系统结合的性能比较[A];江苏省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梁后兴;肖悦;李少谦;;一种低复杂度的OFDM子载波预留算法[A];2006中国西部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彤;基于正交频分复用的水声通信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2 汪安春;无线通信系统中动态资源管理若干问题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3 雷霞;多载波通信系统中峰值平均功率比抑制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4 田野;基于训练符号的OFDM同步技术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李波;无线通信中射频功率放大器预失真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6 李国松;无线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7 张剑;OFDM系统中信道估计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8 郑娟;宽带无线OFDM系统同步算法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9 李军;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同步和信道估计算法[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5年
10 井雅;正交频分复用无线通信系统中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豪杰;基于OFDM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尹巧萍;MIMO-OFDM系统中空时编码技术的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3 王慧;MIMO-OFDM系统盲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4 张志斌;基于OFDM和波束形成的空时分组编码性能仿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许一波;MIMO-OFDM系统中的信道估计与导频设计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6 王晨;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7 肖洪;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信道估计技术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8 翁芸;OFDM系统仿真及其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9 姜上;基于SystemC仿真的MIMO-OFDM系统信道估计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潘健波;OFDM系统中的自适应调制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朗讯芯片实现多输入多输出技术[N];人民邮电;2003年
2 冉隆科;500M WLAN 无线走向高速[N];中国计算机报;2004年
3 ;告别“草案”,802.11n标准终成正果[N];电脑报;2009年
4 本版编辑 沈建苗 编译 刘涛;固定WiMAX的两大应用领域[N];计算机世界;2006年
5 摩托罗拉执行副总裁兼CTO Padmasree Warrior;关于WiMAX,为何争论不休[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6 ;802.11n团结才是力量[N];网络世界;2006年
7 ;802.11n:传输优势带来广阔前景[N];电脑商报;2006年
8 沈建苗 编译;移动WiMAX开始上路[N];计算机世界;2006年
9 李智鹏;激流勇进WiMAX[N];计算机世界;2007年
10 李侠;LTE大幅降低网络成本[N];中国电子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