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效应模型的Bayes局部影响分析
【摘要】:在纵向数据分析中,人们常常采用混合效应模型。这些模型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经济、抽样设计和质量控制等领域。关于混合效应模型的统计诊断,研究成果已经很多。然而他们主要是基于频率派的,Bayes派的结果却不多见。因此本文主要考虑混合效应模型的统计诊断问题,尤其是模型的Bayes局部影响分析问题。本文根据纵向数据既包含个体又包含个体不同状态的特点,提出了两种便于合理分析数据的扰动方案,导出了模型在上述各种扰动下效应参数的Bayes局部影响度量。最后,我们用实例说明了本文给出的方法的有效性。具体地说,本文主要工作如下:
(1) 第二章我们从频率派的观点出发,对模型进行了统计诊断分析,讨论了模型的杠杆值及数据删除模型,分别给出了单个个体的杠杆矩阵与删除单个个体情形时的Cook距离公式。前人一般只考虑单个观测值的情形。并通过实际数据分析,得出了高杠杆个体与数据删除模型时的强影响个体。同时我们将杠杆值分为两部分,分别讨论了模型固定效应与随机效应的边际杠杆值,得出了两种情形下的高杠杆影响个体。
(2) 我们在第三章采用分层模型思想,导出了效应参数的后验分布,并以这一分布为基础讨论了混合效应模型的Bayes局部影响分析。在扰动方式上,针对纵向数据特点下提出了个体扰动与每次观测扰动,分别用于度量单个观测值与单个个体对效应参数估计的影响,并推导出了相应的强影响个体与强影响观测的度量统计量。
(3) 最后通过实际数据分析,得出在上述各种扰动下的强影响个体与强影响观测。强影响观测结论基本与前人已有的全局影响分析结论一致,但也探测出全局影响分析中所没有发现的观测点。同时也可以看出,强影响个体与强影响观测并不存在着必然联系。某个个体的观测在某种扰动模式下对某种参数的估计来说是强影响观测,并不意味着这个个体在同种扰动下对同种参数的估计而言是强影响个体;反之,某个个体是强影响个体,也不意味着该个体的观测也能被诊断为强影响观测。
|
|
|
|
1 |
钱伟民,柴根象;纵向数据混合效应模型的统计分析[J];数学年刊A辑(中文版);2004年04期 |
2 |
龚艳红,唐跃;非参数混合效应模型的B样条估计[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3 |
孙燕,柴根象;纵向数据的混合效应模型[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4 |
任仕泉,代宏坤;混合效应模型在儿童生长发育研究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1年04期 |
5 |
代金辉;;纵向数据混合效应模型的一类新估计[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1期 |
6 |
朱连华;门可佩;徐志勇;;纵向数据混合效应模型的Bayes局部影响[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
7 |
孙燕;柴根象;;纵向数据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统计分析[J];应用科学学报;2006年01期 |
8 |
刘强;;纵向数据下混合效应EV模型中参数估计的渐近性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11年03期 |
9 |
代金辉;;基于相关数据下的纵向数据混合效应模型估计[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
10 |
孙慧慧;林金官;;基于M估计的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中方差的齐性检验(英文)[J];应用数学;2011年04期 |
11 |
梁华;师义民;;纵向数据非参数混合效应模型的一个局部不变估计[J];系统科学与数学;2007年01期 |
12 |
张浩;朱仲义;;半参数广义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的估计及其渐近性质[J];应用概率统计;2009年02期 |
13 |
钱伟民,王娟;一类混合效应模型的统计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11期 |
14 |
秦国友;朱仲义;;部分线性混合效应模型中方差分量的稳健估计[J];应用概率统计;2007年02期 |
15 |
李再兴;丁胜;;带限制线性混合模型中参数估计的小样本性质(英文)[J];应用概率统计;2011年03期 |
16 |
樊明智,王芬玲,孔德顺;纵向数据半参数模型估计的相合性[J];许昌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
17 |
王芬玲;樊明智;;纵向数据下半参数模型估计的渐近正态性[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
18 |
田萍;薛留根;;纵向数据半参数回归模型估计的r阶平均相合性[J];应用数学;2008年03期 |
19 |
马景义,周平;我国各地区进出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
20 |
刘建国,郭强,夏尊铨;混合效应模型的最优区组设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5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