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APFBC-CC发电系统技术经济及环境综合性能分析研究

肖军  
【摘要】: APFBC-CC发电系统是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洁净煤发电技术之一,论文对几种典型的系统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和环境的综合性能分析研究,同时也研究了具有相同思想的天然气补燃PFBC-CC发电技术综合性能。以期为发展我国洁净煤发电技术的新方向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在常规热经济和技术经济研究基础上,将生命周期评价(LCA)理论引入先进燃煤发电系统的综合性能研究,形成能源利用效率-技术经济性能-环境影响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获得了燃煤发电系统包含环境影响成本在内的真实成本,以此对APFBC-CC发电系统进行了综合性能的定量评价。 对APFBC-CC发电系统目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三大类系统:增压气化增压半焦燃烧系统(APFBC-CC/I);增压气化常压半焦燃烧系统(APFBC-CC/II);常压气化常压半焦燃烧系统(APFBC-CC/III)以及天然气补燃的PFBC-CC联合循环发电系统(NGSC-PFBC-CC)进行的热力性能、技术经济性能及环境性能综合分析表明:(1)系统APFBC-CC/I和APFBC-CC/II均具有优越的综合性能,其中APFBC-CC/I系统的综合性能最优,而APFBC-CC/III系统相比前两种较缺乏竞争性。基于超临界和超超临界蒸汽参数的APFBC-CC系统不仅系统净效率可得到更大的提高,而且环境性能以及经济性能也得到很大改善,其综合性能更具优越性。(2)首次在APFBC-CC系统中提出气化介质高温预热的方法,不仅可增加煤部分气化的煤气热值,有助于低热值煤气在前置燃烧室的稳定燃烧,对于劣质煤气化提高低热值燃气的热值具有更重要意义。而且可改善系统热力性能,为进一步提高燃气轮机入口温度提供条件。(3)煤部分气化的碳转化率对于方案I和方案II建议选用0.7~0.8的碳转化率,而方案III则建议选用0.55~0.6的碳转化率。(4)在我国首次采用天然气补燃PFBC-CC联合循环发电系统(NGSC-PFBC- CC)可在第一代PFBC-CC基础上提高燃机入口温度,其能源综合效率要高于分别采用同样数量燃料的常规燃煤电站和天然气电站的综合发电净效率3.4~4.3个百分点。但发电真实成本略高于APFBC-CC发电技术,相比单纯天然气发电的真实成本则有明显优势。(5)与常规的煤粉电站PC+FGD+SNCR比较,不论是APFBC-CC系统还是NGSC-PFBC- CC系统随着技术的逐步成熟,初投资将显著降低,而由于能源紧缺的形势与日俱增,环境保护要求日益严格,经济性能和环境性能优越性将更加显著,因此二者将具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Maria Leet Socolof ,Maryland ,夏志东;电子产品波峰焊使用的含铅和无铅钎料的生命周期影响[J];家电科技;2005年11期
2 谢明辉;李丽;黄泽春;朱雪梅;张冀飞;孙体昌;;纸塑铝复合包装处置方式的生命周期评价[J];环境科学研究;2009年11期
3 姜金龙;戴剑峰;冯旺军;徐金城;;火法和湿法生产电解铜过程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水性外墙涂料比建筑瓷砖对环境的影响更小[J];腐蚀与防护;2010年12期
5 林玩君;;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铝材环境影响负荷评价[J];节能;2011年05期
6 冯超;马晓茜;;秸秆直燃发电的生命周期评价[J];太阳能学报;2008年06期
7 陈建伟;王珏;;基于LCA服装使用阶段对环境影响贡献分析[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9年03期
8 余建朋;郑泽根;;城市污水处理厂全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模式探讨[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09年02期
9 刘俊伟;田秉晖;张培栋;李秀金;;秸秆直燃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J];可再生能源;2009年05期
10 郝丽芬;王灵梅;;超超临界火电厂的生命周期评价[J];电站系统工程;2006年01期
11 戴宏民;刘彦蓉;;环境标志与生命周期评价[J];包装工程;2006年02期
12 郭鹏瑛;霍李江;马海龙;王润桃;;书刊胶印生产工艺生命周期评价案例研究[J];包装工程;2011年03期
13 戴宏民 ,戴佩华;LCA数据清单分析研究[J];中国包装;2003年04期
14 林琳;赵黛青;魏国平;刘尚余;;生物质直燃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J];水利电力机械;2006年12期
15 林琳;赵黛青;李莉;;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生物质发电系统环境影响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8年05期
16 崔和瑞;艾宁;;秸秆气化发电系统的生命周期评价研究[J];技术经济;2010年11期
17 韩俊杰;王萍;南瑞;闫平;;LCA简介及小城镇生活垃圾治理以及在环境评价中的应用[J];黑龙江气象;2006年04期
18 冯亚娜;;LCA对风电产业发展的启示[J];科技资讯;2009年24期
19 何强;彭飞;朱姝;李宁;;重庆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生命周期评价[J];三峡环境与生态;2010年01期
20 曹大为;褚超美;;生命周期评价及其在汽车排放领域的应用[J];汽车技术;200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晓磊;李惠堂;滕小华;;生命周期评价在畜牧业中的研究与应用[A];畜牧业环境、生态、安全生产与管理——2010年家畜环境与生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胡新涛;朱建新;丁琼;;PCBs污染场地修复技术的生命周期评价[A];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刘英平;高新陵;林志贵;沈祖诒;;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及其研究进展[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4 邓明君;罗文兵;陈瓒;;物质流成本会计与生命周期评价整合机理研究[A];“环境会计与西部经济发展” 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铁军;许峰;葛振亮;童桂英;亓召琴;方世杰;;汽车车轮的生命周期评价[A];第九届中国铸造协会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乔琦;;浅谈生命周期评价在预评估中的应用[A];2002北京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杨先科;;生命周期评价在清洁生产审核中的运用[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陈方先;张晓玉;;高速公路环境影响模糊综合评价研究[A];第一届全国公路科技创新高层论坛论文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卷[C];2002年
9 刘东;陈忠海;贾玉贵;;水源热泵的环境影响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冷(热)水机组与热泵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万劲波;;所有权实现的环境影响及环境限制[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一)[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军;APFBC-CC发电系统技术经济及环境综合性能分析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2 王晓伟;面向机电产品方案设计的生命周期评价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杨丽丽;汽车产业生态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张剑;基于ERP机理的产品环境影响LCA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任辉;食品生命周期评价研究与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冷如波;产品生命周期3E+S评价与决策分析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刘华;绿色产品评价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粉末冶金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5年
8 胡刚;城市生活垃圾全过程管理及生命周期3E评价决策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侯伟;城乡总体规划战略环境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年
10 杨崴;可持续性建筑存量演进模型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慧瑾;基于LCA的饭店客房服务环境影响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马玉华;基于LCA的企业环境效率测度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3 王珏;服装绿色设计理论及评价体系的研究[D];青岛大学;2005年
4 武慧君;基于生命周期评价的建筑物环境影响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李嵘;空调冷热源能耗分析及对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6 尹冬梅;环境协调性评价在镁合金轮毂材料替代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9年
7 黄春林;合成高分子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的生命周期评价[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8 吉倩倩;生命周期评价在城市污水处理的环境效益分析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王振刚;湖北省磷肥生产环境影响的生命周期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10 韦康南;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设计与评价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建峰;欲与天公试比高[N];中国信息报;2006年
2 实习生 王芳;用太阳能创造“阳光生活”[N];科技日报;2007年
3 王磊;日本开发出涡轮增压器发电系统[N];中国船舶报;2009年
4 李洪明;薄膜太阳能农业大棚发电系统落户江西[N];华中电力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燕玉海;海外注重规则和理性[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6 何德旭;从产业之间的技术经济关联入手[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记者 王彦杰 王渊 通讯员 安亚静 崔钢;天威薄膜太阳能大棚 发电系统投入使用[N];河北经济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卓丽洪;建设理论体系 服务科学决策[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9 段玉;江西建成薄膜太阳能农业大棚发电系统[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10 ;民间资本投入城市基础设施障碍何在[N];经济日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