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控制研究
【摘要】:
变制冷剂流量多联空调系统(简称VRV),由于其舒适、节能、美观等优点,正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普通变频空调相比,在VRV系统中,由于室内机台数众多,而室外机机只有一台,各室内机之间相互影响,如何对制冷剂流量进行合理、精准分配以满足不同室内负荷的需求,以及如何对变频压缩机进行控制,以提供合适的制冷剂流量是VRV控制中必须要解决的二个关键问题。
本文通过仿真的方法对VRV系统的运行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VRV系统的控制策略,研究设计了对系统的控制方法,具体说来,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一些内容:
1)以双联VRV为代表,建立了双蒸发器VRV系统的稳态数学模型,以此作为研究VRV系统运行特性的平台;
2)利用所建立的数学模型,通过仿真的方法,研究VRV系统在调节作用及拢动作用下,系统的各热力参数变化规律,并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为掌握VRV的运行特性、控制策略及方法的分析及制定打下基础;
3)对VRV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分析,并在控制策略的指导下,对变制冷量及变风量下蒸发器的制冷量及过热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确定了本文对VRV的控制策略,制定的控制方案解决了室内温度调节时室内机的相互影响,能对室内温度进行更加精确的控制,提高了舒适度,并且方案具有扩展性;
4)根据蒸发压力及房间温度的非线性特性,设计了电子膨胀阀室温模糊控制,并对压缩机提出了吸气压力模糊复合控制的方法,此控制方法理论上比单纯的吸气压力控制具有优越性。
|
|
|
|
1 |
钱越;;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与排除[J];轻型汽车技术;2004年08期 |
2 |
张昊;;变制冷剂流量多联分体式空调系统应用实例[J];建设科技;2008年17期 |
3 |
苏顺玉;田甜;陈俭;;制冷剂流量控制法在风冷热泵除霜中的应用[J];制冷与空调;2011年03期 |
4 |
朱日昭;;双稳态电磁阀和制冷剂分流流程讲座(二) 使用冰箱专用双稳态电磁阀流程方案的分析[J];家电科技;1993年01期 |
5 |
王鑫,于修源,朱明善,韩礼钟,史琳;LXR2a制冷剂在R12离心式冷水机组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2005年10期 |
6 |
郑建军;;汽车室调制冷故障问答[J];轻型汽车技术;2005年06期 |
7 |
周翔;;进风不均匀翅片管式蒸发器的模拟[J];机电设备;2006年03期 |
8 |
孙丽颖;马最良;;制冷剂自然循环系统制冷工况的性能研究[J];系统仿真学报;2008年10期 |
9 |
陈启;董志强;徐秋生;贾强;;VRF空调系统分户计量设计探讨[J];制冷与空调;2010年05期 |
10 |
陈芝久,阚雄才,居德桢;小型制冷系统制冷剂循环量的激光测定[J];流体机械;1989年08期 |
11 |
刘楚芸,张光新,吕来清,周泽魁;相关技术用于毛细管内制冷剂流量的测量[J];低温工程;1998年03期 |
12 |
陈焕新,胡益雄,向献红,王久生;汽车空调模拟计算[J];制冷与空调(四川);1999年02期 |
13 |
丁国良,伏龙;风冷式冷水机组实现全年供冷的制冷剂流量与风量控制策略[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10期 |
14 |
刘昌海;马娟丽;;毛细管结构尺寸参数对制冷剂流量的影响[J];家电科技;2008年13期 |
15 |
邵雪;杨春光;张宁;高霞;;制冷系统水平管降膜蒸发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因素分析[J];节能;2010年01期 |
16 |
周翔,黄东,董玉军,胡跃明,包涛,袁秀玲;风量及制冷剂流量对翅片管式蒸发器性能的影响[J];制冷与空调;2004年06期 |
17 |
陈江平,刘军朴,金纪峰,陈芝久;跨临界CO_2节流短管流量特性实验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
18 |
黎孟珠;黄美发;;客车空调制冷剂灌注工艺的改进措施[J];低温与超导;2008年07期 |
19 |
张高智;;浅谈汽车空调膨胀阀的故障检测与维修[J];科技风;2010年16期 |
20 |
N·Toyodo;Watanbe;李艳军;;蒸发器中冷制剂流量的微机控制[J];冷藏技术;198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