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80C196KC微处理器的智能化天文望远镜控制系统设计
【摘要】:
目前,国内生产的天文望远镜,大多采用人工手动控制方式进行寻星跟踪,操作很不方便,且要求操作者具备较高的专业化知识。即使市场上存在的带控制系统的天文望远镜,也多是半自动方式。因此,研制智能型天文望远镜控制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针对目前天文望远镜自动寻星系统存在的不足,在熟悉天文望远镜相关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计算机控制的智能化天文望远镜(Intellectual Astronomical Telescope)控制系统。系统工作于时角坐标系(即第一赤道坐标系,包括两个坐标轴,时角t和赤纬δ),以步进电机作为执行机构,设计了系统硬件和控制软件。
硬件部分,论文在介绍控制电路的核心-80C196KC的特点和它的内部结构、串行通信、高输出器(HSO)、输入/输出端口(I/O)的基础上,设计了电源电路、键盘电路、连接单片机与PC机硬件电路的RS-232接口电路、执行机构,硬件设计中采用了抗干扰措施。
在硬件电路设计的基础上,论文编制了控制系统软件。软件分上位机运行的管理软件和下位机运行的控制软件,上位机软件在DELPHI编译环境下编写,包括操作界面、星空图数据库、模糊算法程序和与下位机的串行通信程序。下位机软件采用MCS-96汇编语言编写,包括主循环程序模块、串行通信模块、数据处理模块、点动处理模块、步进电机升降频调速模块、HSO软件定时器模块,实现望远镜的寻星、跟踪和串行通信的功能。
该系统实现高度智能化,能自动寻星、动态跟踪,人机交互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并可实现大量实时信息的传输、过滤、处理、人机交互和显示,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提供给观测操作人员。
论文最后研制了一套智能化天文望远镜控制系统,调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方便快捷定位天空星座,且具有准确度高、重复性好、可靠性高和操作方便简单等优点。系统可实际应用于配套天文望远镜中。
|
|
|
|
1 |
刘国华;靳昊宇;张维;蔡东红;李智梁;王程;杨锶毅;姜平;张莉;;SPR生物传感系统测控电路设计[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
2 |
彭文广;张秀红;;浅谈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4期 |
3 |
智爱娟;步进电机步矩角细分的微机控制法[J];洛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2期 |
4 |
金文,陈锟,肖石山,陈心浩;Win9x下微机和单片机间串行通信查询方式的实现方法[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
5 |
袁志勇!430079,苏光奎!430079,杨维均!430079;利用Win32API通信函数设计串行通信程序[J];测绘信息与工程;2000年04期 |
6 |
周术诚,蒋萌辉,宁正元;微机与单片机串行通信中断方式的实现[J];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S1期 |
7 |
金沙,赵显日;步进电机在机械手控制中的轨迹规划方法[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
8 |
毛耀,包启亮;嵌入式计算机的串行通信应用[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
9 |
张玉英,来清民;基于PIC单片机的二维步进电机控制系统[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10 |
赵睿,张太芳;基于ActiveX控件的32位串口编程探讨[J];甘肃科技;2005年09期 |
11 |
姚志恩;基于PLC的步进电机控制电路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9期 |
12 |
贺晓萍;;FPGA与单片机串行通信的实现[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3 |
金杰;李彬;;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实现光纤光栅外腔半导体激光器调谐[J];半导体光电;2006年02期 |
14 |
崔巍;;对RS232/RS485转换器设计的一种改进[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年01期 |
15 |
孙丽英;孔繁星;;分段式管道机器人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23期 |
16 |
王平根;陈青娇;;基于MsComm的PC机与多单片机串行通信的设计[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
17 |
罗妍;李志蜀;王汾雁;钟涵;;PLC控制的步进电机频率曲线优化技术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18 |
王敏;王经宇;;一种保证步进电机在变速运行中不失步的控制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13期 |
19 |
史红彦;;一种基于RS-485的实现长距离串行通信的方法[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7期 |
20 |
许维东;;基于LabVIEW的串行通信实现[J];科技导报;2008年2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