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钴酸盐系氧化物热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陈赛珊  
【摘要】: 热电材料是一类能够驱动热能和电能之间转换的特殊功能材料,它具有Seebeck效应,Peltier效应和Thomson效应。本论文主要针对热电材料中Ca_3Co_4O_9系列复合氧化物的配合物溶胶-凝胶制备工艺及热电性能开展系列研究:(1)探索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为配体的Ca_3Co_4O_9及其陶瓷体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现代仪器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如热处理温度等制备条件对Ca_3Co_4O_9复合氧化物微结构及组分的影响;(2)讨论了基于Sm和Zn掺杂的系列Ca_3-xSmxCo_4O_9和Ca3(Col-xZnx)4O9热电材料的制备工艺,并研究了掺杂量对材料微结构的影响;(3)通过电化学交流阻抗技术研究温度变化对基于Sm和Zn掺杂复合氧化物的电导率和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基于水相反应的配合物溶胶-凝胶法制备Ca_3Co_4O_9复合氧化物过程中,前驱物溶胶的配体用量,pH值以及煅烧温度等因素对材料的相纯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研究所确定的制备工艺如下:金属离子与配体的物质量比例为1:1.5;溶胶的pH值为5~6;目标物的合成温度是700℃。TG-DTA曲线中位于700度的吸热峰即为Ca_3Co_4O_9的成相温度。XRD,EDAX能谱和FT-IR等分析结果证实了该工艺条件下制备出的Ca_3Co_4O_9复合氧化物具有较高的纯度。在此基础上本文还讨论了Ca_3Co_4O_9陶瓷体和基于Sm和Zn掺杂的系列Ca3-xSmxCo4O9和Ca3(Col-xZnx)4O9热电材料的制备工艺条件,得到的优化条件为:成型压力为20MPa,800℃下烧结6h。 基于电化学阻抗技术的电导率和热导率测试研究表明,对于Ca3-xSmxCo4O9体系,随温度的升高以及Sm掺杂量的增大,其电导率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热导率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对于Ca3(Col-xZnx)4O9体系而言,适量Zn掺杂对电导率的提高均有促进作用,且能显著降低热导率。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章桥新;付强;;新型高温复合隔热纸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中国造纸;2008年07期
2 童奇勇;李光吉;;PP/滑石粉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中国塑料;2008年07期
3 牛锛;王孙昊;李保平;王介强;;AlN陶瓷低温烧结制备与性能研究[J];中国陶瓷工业;2010年02期
4 姜涛;余大斌;施文;;非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9年01期
5 王瞻;李光吉;;EVA/中空玻璃微珠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塑料工业;2009年08期
6 彭卓玮;李劲风;郑子樵;;高热导率低热膨胀系数Cu-ZrW_2O_8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09年05期
7 林晓丹;曾幸荣;张金柱;张贞祥;徐迎宾;;PA66导热绝缘塑料的制备与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2006年04期
8 卫锦先;;测量复合材料热导率的前表面技术[J];复合材料学报;1988年01期
9 刘书田;程耿东;;球形空心材料导热性能预测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10 潘伟,颜士钦,应美芳,王成福;短碳纤维—银基复合材料的研制及导热性研究[J];热处理;1997年04期
11 吴柏枚,杨东升,盛松,徐未名,陈兆甲;Cr_(75)Fe_xMn_(25-x)(x=16,18)合金的热导[J];物理学报;1999年06期
12 刘慧卿,刘征,高陇桥;影晌AlN陶瓷热导率的几个因素[J];江苏陶瓷;2001年03期
13 曾珍,王维新;地热地板及其热学常识[J];人造板通讯;2005年03期
14 苏铁健,王超,李树奎,王富耻;钢的强导比与绝热剪切敏感性关系的研究[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2期
15 马连湘;王向宁;段占立;王泽鹏;何燕;;二氧化硅纳米薄膜非平衡热导率研究[J];低温物理学报;2008年03期
16 高华伟;张树龙;李秀娟;任均忠;宋贵林;苏朝阳;;天然气黏度和热导率的计算[J];煤气与热力;2008年05期
17 高宇飞;孟庆元;;一维纳米材料导热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金属学报;2010年10期
18 王疆;;混杂填料添加加对硅橡胶的导热应用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2期
19 季庆复;电渣重熔渣系的热导率测定[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3期
20 高桥洋一;李安邦;;碳的热性质[J];新型炭材料;198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宇;魏长平;杨涛;;全氧化物热电器件的制备及性能[A];2011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刘峰;秦晓英;;Ga掺杂Zn_4Sb_3体系热电性能的研究[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4)[C];2007年
3 刘永正;;金刚石/铜复合材料热导率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高万振;B.Bode;;简化的矿物油热导率状态方程研究[A];第六届全国摩擦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1997年
5 韩彬;王勇;韩涛;;玻璃涂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第四届全国表面工程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杨小秋;施小斌;许鹤华;;基于BOBYQA法反演海底沉积物原位热导率[A];中国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7 孙陈诚;胡子君;李同起;张宏波;孙志杰;张佐光;;改性陶瓷瓦隔热材料制备和性能研究[A];复合材料——基础、创新、高效:第十四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8 冯苍旭;赵学亮;张磊;;热脉冲式岩土体热导率仪研制[A];地温资源与地源热泵技术应用论文集(第三集)[C];2009年
9 褚克;贾成厂;梁雪冰;陈惠;;SiC_p/Al复合材料中孔隙影响热导率的模型[A];2009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敏;陈健华;赵惠忠;车贞花;杨乐;钟志友;;微热探针法测量果蔬热导率中电桥电压的影响研究[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包装与食品工程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小芳;低维量子体系热输运性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2 张胜楠;低热导率碲化物热电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D];浙江大学;2010年
3 许洁;过渡金属氧化物型热电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4 李永海;基于溶胶—凝胶法的功能因子缓释技术研究及其在纺织品芳香保健功能整理中的应用[D];东华大学;2010年
5 王建立;微纳米线热物性测量方法及其应用[D];清华大学;2010年
6 邱琳;基于独立型传感器3ω法的微纳材料热输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7 郑兴华;微纳热功能粉体材料传热及蓄热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2年
8 董锡杰;低介电常数材料微观结构及其对介电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9 张敏;采后果蔬热导率测试系统研究及其内部传热温度场模拟[D];河南农业大学;2005年
10 贺俊卿;导热型自润滑聚甲醛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赛珊;钴酸盐系氧化物热电陶瓷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邹平;Bi系Co基氧化物热电陶瓷及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3 林俊;钴基氧化物热电材料制备与物性[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4 吕艳凤;开孔泡沫铝若干物理性能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5 姜亦飞;耐温隔热型硅酸铝纤维纸成纸特性及纸页结构的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08年
6 李淘;A1N 陶瓷的SPS烧结致密化及其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李成翠;连续调制PTR理论及其在热单轴材料特性测量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3年
8 孙晖;金刚石薄膜的生长及导热模型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沈敏;基于分子动力学的氮化铝热导率的研究[D];江苏大学;2006年
10 陈德欣;钨铜电子封装材料的工程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志;开创润滑材料研究新领域[N];中国化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侯继勇;英特尔式创新:基因社会化[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3 李润;无苯型塑料油墨的制备与性能分析[N];中国包装报;2008年
4 李润;无苯型塑料油墨的制备与性能分析[N];中国包装报;2008年
5 马永平;选好木地板 扮靓你的家[N];中华建筑报;2000年
6 易文;硅酸钙绝热制品的应用现状[N];中国建材报;2008年
7 李润;无苯型塑料油墨的制备与性能分析[N];中国包装报;2008年
8 蒋晓梅;漂亮木地板扮靓你的家[N];西藏日报;2000年
9 ;铝酸钇纤维用溶胶的制备方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10 刘子田;核电站建设需要特种钢材[N];中国冶金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