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及剩余强度研究

朱波  
【摘要】:复合材料尤其是夹层结构复合材料对冲击载荷比较敏感,冲击载荷引起的损伤会严重影响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维机织夹层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整体性能,很好地克服了传统夹层复合材料受冲击易分层等缺点。本文针对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性能及其冲击后的剩余强度问题进行了有限元计算,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选取了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的最小结构单元,预测了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的面内弹性常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动力有限元分析模型,对不同能量的冲击进行了模拟,得到了冲击过程中损伤情况。 建立含冲击损伤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的有限元模型,选用Comanho刚度退化方式,采用开口等效法和软化夹杂法结合的方法对模型的剩余强度进行了分析预测。 对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进行低速冲击实验和冲击后剩余强度实验,通过实验值和理论预测值的对比,表明力学模型的合理性;同时比较了该材料和蜂窝夹层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性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光明;朱波;;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损伤及剩余强度实验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S2期
2 洪汉烈,周泳,汪艳;小角度X射线衍射法研究夹层复合材料和长程有机大分子材料[J];分析仪器;2005年02期
3 ;BaySystems~复合材料体系——复合材料行业的创新合作伙伴及定制化解决方案[J];塑料制造;2008年10期
4 陈文,徐庆,郜定山,袁润章;聚氧乙烯-蒙脱石夹层复合材料的合成研究[J];武汉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5 赵宏杰;嵇培军;胡本慧;赵亮;;蜂窝夹层复合材料的吸波性能[J];宇航材料工艺;2010年02期
6 沈坤元;;涡轮叶片中夹层复合材料的作用[J];玻璃钢;2002年04期
7 石勇;刘宇;刘鑫;王志鹏;;夹层复合材料在潜艇声隐身结构中的应用及其相关技术研究[J];材料开发与应用;2008年06期
8 杜龙;矫桂琼;黄涛;李朝光;;Z-pin增强对泡沫夹层结构弯曲和振动性能的影响[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9年06期
9 周光明;钟志珊;张立泉;匡宁;;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实验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7年01期
10 D.J.霍尔;郭照黎;;澳大利亚皇家海军扫雷艇艇体用玻璃钢/泡沫夹层复合材料的设计与评定程序之述评[J];材料开发与应用;1985年11期
11 周光明;薄晓莉;匡宁;;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的弹性性能分析[J];复合材料学报;2010年01期
12 李明;周光明;王新峰;;2.5D机织复合材料冲击后剩余强度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S2期
13 薛志鹏;钱坤;李鸿顺;;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芯材倾角与平压性能关系的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0年06期
14 崔海坡,温卫东,崔海涛;复合材料层合板冲击损伤及剩余强度研究进展[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05年03期
15 ;DIAB集团公司在JEC 2002上[J];玻璃钢;2002年02期
16 李文敏;钱坤;曹海建;;新型结构整体中空夹芯复合材料的设计[J];上海纺织科技;2010年05期
17 ;英国飞机A300B空中汽车用化工材料示意图[J];化工新型材料;1979年10期
18 贾建东;丁运亮;胡伯仁;;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后压缩破坏的数值模拟[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0年10期
19 林智育;许希武;;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加筋层板压缩剩余强度[J];航空学报;2009年01期
20 毛薇;秦岩;黄志雄;付承菊;郭冬云;;退火温度对Pb(Zr_(0.53)Ti_(0.47))O_3薄膜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9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文明;袁端才;蒋志刚;;夹层复合材料薄壁箱形梁剪力滞效应数值分析[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册)[C];2008年
2 陈文;徐庆;袁润章;;聚合物熔融法制备蒙脱石基锂离子导体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3 王世勋;吴林志;马力;;碳纤维点阵夹芯结构的低速冲击性能和剩余拉伸强度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杨金水;彭超义;李黎;肖加余;曾竟成;冯学斌;;真空导入模塑工艺成型泡沫/格栅夹层复合材料及其弯曲特性[A];复合材料: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上册)[C];2010年
5 程小全;Ali AL-Mansour;梁煜;;缝合复合材料层合板低速冲击后的压缩强度[A];中国复合材料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郭永良;万志敏;胡秋霞;;织物复合材料的低速冲击特性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二恒;虞吉林;李剑荣;;泡沫铝夹芯梁的准静态和低速冲击性能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杜龙;矫桂琼;黄涛;李朝光;;Z-pin增强泡沫夹层结构的弯曲性能[A];第十五届全国复合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8年
9 吴永东;邹静;钟伟芳;;利用形状记忆合金的SME特性提高复合材料板抗低速冲击性能的有限元分析[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Ⅱ[C];2004年
10 陈丽华;张伟;姚振汉;;带有多个脱层的复合材料层板低速冲击数值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下)[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响;承载夹层复合材料的轻量化设计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毛贻齐;低速冲击下损伤层合/功能梯度板壳的非线性动力学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3 曹海建;三维机织整体中空复合材料的结构及性能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4 吴莹;SMA拟弹性对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弯曲与低速冲击响应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5 苏永振;航空材料结构低速冲击健康监测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张彦;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结构冲击损伤预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邬云龙;川西地区天然气管线失效分析技术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4年
8 杨平;船体结构极限强度及破损剩余强度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9 孙玉武;自升式平台后服役期结构强度及损伤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10 李亚智;飞机结构疲劳和断裂分析中若干问题的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波;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低速冲击性能及剩余强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钟志珊;整体中空夹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3 刘静;整体中空层连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4 杜龙;X-cor夹层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7年
5 陈士哲;蜂窝夹层梁结构在低速冲击下的动力响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6 乔东;新型双轴向纬编间隔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加工制造及力学性能研究[D];东华大学;2008年
7 陈海欢;X-cor增强泡沫夹层复合材料结构力学行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王一飞;复合材料层压板和加筋结构的低速冲击响应与损伤参数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孙旋;复合材料加筋板冲击损伤模拟和剩余强度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10 唐义号;飞机典型复合材料结构损伤力学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文;赢创提出新型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南风;我国首次举行船舶应急响应服务演习[N];中国船舶报;2005年
3 ;柔性连续碳纤维抽油杆[N];中国化工报;2002年
4 吴德彦 孙学军;轰六结构疲劳试验获满意结果[N];中国航空报;2000年
5 曲飞;我国首次举行船舶应急响应服务演习[N];中国交通报;2005年
6 吴楠;我国将强制实施船舶应急响应服务[N];中国交通报;2007年
7 记者 杨晓娟 通讯员 武英俊;管道完整性管理阶段性成果通过验收[N];石油管道报;2006年
8 通讯员 于树青;国内外管道储运技术发展趋势[N];现代物流报;2006年
9 记者 李鑫金;管道公司管道保护工作圆满收局[N];石油管道报;2009年
10 ;对铁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耐蚀性研究[N];中华建筑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