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光纤光栅在智能结构动态监测中的应用研究

芦吉云  
【摘要】: 光纤Bragg光栅(FBG)传感器具有传、感一体的独特优点,可以在同一根光纤上布置许多传感点,构成分布式传感系统,适合于制作结构的健康监测网络,因此,光纤Bragg光栅在智能结构健康监测领域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光纤Bragg光栅应用于智能结构的动态信号进行监测。研究了动态信号的采集方法、信号特征量提取及定位算法,构建了一个具有冲击载荷自诊断功能的光纤智能结构系统。同时,对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应用车架结构健康监测进行了初步研究。 文中主要研究工作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光纤Bragg光栅的光谱进行了仿真,研究了光栅长度与折射率调制周期改变情况下,FBG的反射、透射光谱。对光纤Bragg光栅的应变传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光纤Bragg光栅中心波长的变化量与应变成线性关系的结果,所以可以通过监测光纤Bragg光栅中心波长的变化来监测结构的应变。 (2)为对光纤Bragg光栅动态信号进行监测,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长周期光栅的光纤Bragg光栅的高速解调系统。双长周期光栅是由两个中心波长一致的长周期光栅构成,利用长周期光栅的带阻滤波特性,获得光纤Bragg光栅反射光经双长周期光栅调制后的出射光,通过光电探测器监测光强的改变量来反推光纤Bragg光栅中心波长的变化。解调系统采用全光纤技术,结构紧凑、精度高,具有较好的线性输出。 (3)对基于光纤Bragg光栅网络的振动、冲击监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多个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复用构成分布式光纤传感网络作为光纤智能结构的神经系统,通过对光纤Bragg光栅中心波长的分析,实现了该结构的振动、冲击响应监测。对不同冲击点,传感器监测的冲击响应信号进行了分析。 (4)提出一种冲击载荷定位算法,对传感器采集的冲击响应信号进行特征提取,采用小波包分析方法提取冲击响应不同频段内的信号能量特征指标。将模态频率对应的能量值作为样本,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对有限样本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实现了复合材料试件的冲击载荷定位。 (5)将光纤Bragg光栅应用于汽车车架结构健康监测领域,研究在不同工况下,车架受到的动态载荷情况。通过车架振动实验、整车瞬态冲击实验和路面实验对车架振动情况进行分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林宁,张晓光,俞重远,杨伯君;线性光纤光栅消啁啾方法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0年01期
2 钱颖,黄石峰,柏葆华,孙英志;光纤光栅封装技术[J];长春邮电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董新永,赵春柳,宁鼎,刘志国,开桂云,董孝义;用光纤光栅的啁啾效应实现温度不敏感的弯曲传感[J];光子学报;2001年04期
4 张伟刚,周广,梁龙彬,开桂云,赵启大,董孝义;混合聚合物光纤光栅封装元件的温敏实验[J];光子学报;2001年08期
5 黎敏,廖延彪,赖淑蓉,陈荣声;一种新型的光纤光栅制作方法[J];激光杂志;2001年01期
6 田小龙,李承芳,曹勇;光纤光栅特性的研究[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1年03期
7 裴丽,谢增华,宁提纲,李唐军,简水生;光纤光栅退火特性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2001年01期
8 裴丽,谢增华,宁提纲,李唐军,简水生;长、短周期光纤光栅退火实验研究[J];光学技术;2001年04期
9 戎小戈;光纤光栅的发展现状[J];广西物理;2001年04期
10 黄波,周荫清,谭立英,马晶;温度及应力变化对光纤光栅布喇格波长的影响[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2001年03期
11 洪从胜,徐新华,吕昌贵,徐春祥,崔一平;切趾光纤光栅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光电子技术与信息;2002年03期
12 赵岭,李琳,陈高庭,方祖捷;光纤光栅调谐技术的进展及应用[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2年10期
13 黄力群,黄卫平,王里,简水生;用光纤光栅测量材料的热膨胀系数[J];光电子·激光;2003年10期
14 王旭,王芳,余重秀;抽样光纤光栅切趾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15 戎小戈,章献民;光纤光栅传感器原理及应用[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16 胡乐辉,余重秀,王葵如,辛雨,吴强,王旭;抽样均匀光纤光栅的多反射峰分析[J];光子技术;2003年04期
17 郭晓金,殷宗敏,宋宁;利用梯度曲率梁实现光纤光栅啁啾化[J];半导体光电;2004年06期
18 胡曙阳,何士雅,赵启大,田大伟,邵晴,王智群,董波;一种光纤光栅气压调谐方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19 杨广强,宋继恩,郭勇,黄永清,任晓敏;皮秒脉冲在级联光纤光栅中的传输特性研究[J];半导体光电;2005年03期
20 文庆珍,苑秉成,黄俊斌;封装聚合物对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增敏的影响[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熙源;;光纤光栅在测量技术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周文;陈抗生;章献民;叶险峰;;光纤光栅的研究与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3 章献民;陈抗生;;光纤光栅在微波毫米波光子学中的应用[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史巍巍;胡婷婷;;光纤光栅探测超声波的研究现状浅析[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黄锐;蔡海文;方祖捷;陈高庭;;调节光纤光栅参数的一种新方法[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6 文庆珍;黄俊斌;赵培仲;;封装聚合物对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增敏的影响[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全;吴建宏;陈刚;方玲玲;;用于制作光纤光栅相位掩模的衍射特性分析[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郑伟;卓仲畅;苏雪梅;于永森;张玉书;;利用取样光纤光栅实现应变和温度同时测量[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孙伟民;赵磊;姜富强;相艳荣;刘志海;;荧光光纤光栅的制作与测试研究[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姜富强;赵磊;孙伟民;朱玉华;李金娟;;载氢光纤光栅退火特性研究[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哲敏;光纤光栅动态应力和折射率传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2 孙伟民;基于荧光光纤光栅的应变与温度同时测试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3 王国东;啁啾光纤光栅的优化设计与光纤光栅模拟软件的开发[D];吉林大学;2006年
4 姜莉;光纤光栅写入及其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5 杨亦飞;工程化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6 倪娟;光纤光栅在微波光子学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1年
7 张桂花;表面黏贴式光纤光栅传感原理及其实验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3年
8 滕峰成;光纤光栅解调系统和数据处理方法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7年
9 周金龙;新型光纤光栅技术及其在光通信与光纤传感方面应用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10 鲁韶华;特殊结构光纤光栅的研究和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显桂;级联光纤光栅的特性及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2 艾菲;光纤光栅孤子缓存特性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3 朱晓军;基于采样光纤光栅的多通道光学滤波器[D];苏州大学;2009年
4 何杏芳;光纤光栅在非均匀温度场中光谱特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5 李捷;长短双周期光纤光栅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相艳荣;光纤光栅的理论和制作工艺的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7 赵阳;80μm直径光纤光栅的制作及其特性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杨红艳;光纤光栅横向受力和扭转特性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9 张居梅;基于网络子结构互联理论的光纤光栅特性分析方法[D];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3年
10 俞钢;新型剪刀式光纤光栅封装和低温传感装置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凤鸣;神奇的光纤光栅[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金红;三项地灾监测仪获国家专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卢庆儒;高速光纤传输应用中元件技术趋势(4)[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