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特征计算与抑制技术研究

黄伟  
【摘要】:本文研究的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特征是指带加力燃烧室的涡扇发动机低压涡轮后的所有内部结构及热喷流的红外辐射特征。研究了非加力状态的红外辐射特性计算方法与抑制措施,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1)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讨论了国内外红外隐身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现状,以及目标红外特征数值模拟的研究进展;(2)发展了一套高效的,可以计算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辐射强度,进行部件红外辐射贡献分析并评价红外抑制效果的数值模拟方法和程序;(3)采用缩比模型实验研究了低发射率和冷却两种红外抑制措施的效果,并用所取得的试验数据对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4)采用本文发展的方法和程序对典型涡扇发动机轴对称排气系统非加力状态的红外辐射特征进行了计算,分析了上述两种措施的红外抑制规律,并对红外抑制效果进行了评价。 基于反向蒙特卡罗法,计算分析了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非加力状态的红外辐射特征。采用对流-辐射耦合的方法对流场和温度场进行了解算,采用SST k ?ω两方程模型进行湍流模拟,以灰气体加权模型确定气体介质的辐射参数。通过将探测立体空间进行像素化划分实现了目标辐射亮度图的显示,同时根据射线归宿点的位置将燃气辐射和壁面辐射,各部件的有效辐射、自身辐射和反射辐射分开计算,为分析发动机红外辐射特征提供了有效手段。从探测器的角度出发,基于等效噪音照度NEI得到了探测距离的计算式,可初步对红外抑制效果进行评价。计算探测距离时需与大气透过率进行迭代耦合计算。计算大气透过率时考虑了H_2O、CO_2、CO、CH_4、N_2O和N_2等六种气体的吸收作用。通过MPI并行编程实现了计算速度的提高,并行效率可达99%左右。与模型实验的红外辐射强度相比,本文的计算结果在合理的范围内。与文献提供的数据相比,本文计算得到的探测距离与文献数据的分布规律一致。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腔体中壁面的方向反射特性会对辐射强度的分布存在比较明显的影响。本文的计算的程序可以考虑壁面的漫反射和镜反射特性,扩展了程序的计算能力和适用范围,大幅降低了实验模型的计算误差。 以本文发展的计算方法为工具,计算分析了典型加力式涡扇发动机轴对称排气系统在外流Ma=0和外流Ma=1.2两种工况下非加力状态时的红外辐射特性,揭示了改变温度和发射率分布对加力式排气系统红外辐射特征的影响规律,并设计了一种低红外辐射的壁面温度和发射率分布方案,结果表明:将涡轮、中心锥、内外涵分界面和径向稳定器等高温部件的发射率降至0.2,中心锥的温度降低100K,喷管的温度降低50K,可使排气系统在α= 0°方向上的红外辐射降低约47%~49%,探测距离缩短约20%。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尔、雅、塔巴切尼可夫;林文进;;关于确定二冲程发动机扫气-排气系统内压力差的问题[J];中国造船;1956年01期
2 王春勇,周建勋,刘滨;双波段动态红外图像模拟技术[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1997年01期
3 王江安,肖伟岸,申林;海空背景下目标红外辐射特征分析[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4 葛蕴珊;张宏波;宋艳冗;谭建伟;韩秀坤;高力平;;改进车辆进排气系统降低整车车外加速噪声[J];汽车工程;2006年04期
5 谷德山;李文生;刘林茂;丁广泽;;中子管充氚排气排风系统设计与使用[J];真空;2006年03期
6 冯胜山;鲁晓勇;许顺红;;高温红外辐射节能涂料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业加热;2007年01期
7 嵇盛育;徐贵力;冯文玲;刘小霞;;基于红外视觉的无人机自主着舰合作目标的研究[J];红外技术;2007年10期
8 徐庆华;任家权;;叉车排气系统设计中的几点要求[J];叉车技术;2007年03期
9 徐献阳;李松波;张建武;;某轿车排气系统振动特性仿真及优化[J];机械;2008年03期
10 马开柱;陈剑;王建楠;;排气系统模态分析及悬挂点位置优化[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8年11期
11 李松波;袁明;管西强;张建武;;轿车排气系统一维数值模型简化及模态实验验证[J];机械强度;2009年05期
12 上官文斌;黄志;贺良勇;段小成;;汽车排气系统吊耳动刚度优化方法的研究[J];振动与冲击;2010年01期
13 乐逢宁;蔡静;马兰;张学聪;;使用红外热像仪应注意的问题[J];计测技术;2010年S1期
14 陈春红;;快速辐射炉在中纤板涂装工程中的应用[J];现代涂料与涂装;2011年04期
15 刘敬平;邓帮林;杜标;冯仁华;许胜利;;某轿车排气系统振动分析[J];振动与冲击;2011年08期
16 ;粉尘检测技术(十一) 第九章 工业局部排气系统的检测[J];工业安全与环保;1987年11期
17 张松鹤;采用排气扩压管实现6135非增压柴油机的节油[J];水产科学;1988年01期
18 王晋宇;;可见光、红外及毫米波(94GHz)的大气衰减特性[J];飞航导弹;1991年04期
19 郭福涛;战舰的隐身措施[J];飞航导弹;1994年02期
20 刘敬海,林幼娜,孙志勇;双色红外制导技术[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本庆;;红外辐射增效技术的新发展[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蔡本睿;钱丽勋;李卓;;高红外辐射膜材料研制及性能实验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十届全国发光分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蔺建英;陈克坚;蔺雨昕;姚源;;导弹中波红外辐射与海面传输[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陈文;叶卫平;程旭东;彭胜;方苍松;龚正;;高温红外辐射粉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褚治德;汪健生;孟宪玲;;红外加热辐射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研究[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栾松;王彦霞;栾文彦;谷励;;红外辐射金属电热膜安全性的探讨[A];第十三届全国红外加热暨红外医学发展研讨会论文及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王尚学;刘胜;黄树和;;基于可用能分析方法的增压柴油机排气系统能量状态研究[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万盛国;葛广珠;马长胜;;数字显示仪表在大功率宽频带微波速调管烘烤排气系统中的应用[A];中国电子学会真空电子学分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9 李树生;李林科;王令金;董占春;李丹;;现代柴油机性能预测[A];第十七届全国大功率柴油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张士成;杨立;陈;;水面航行潜艇红外特征模拟研究[A];中国兵工学会2008年光学与光电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伟;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特征计算与抑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汪喜波;红外辐射与对流联合干燥的理论分析及试验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3 何金华;OH/IR源的OH脉泽红外辐射抽运吸收线[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4年
4 濮兴庭;活动星系核的谱指数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董宏宇;谷物干燥的红外辐射陶瓷材料及红外干燥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侯伟;碳纤维基红外/毫米波复合诱饵材料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陈宁;真空中红外干扰材料的消光性能及动力学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赵振维;水凝物的电波传播特性与遥感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1年
9 马未宇;基于NCEP卫星红外增温异常与天体引潮力的地震短临预测应用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原桂彬;导弹羽焰及云层背景红外辐射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顺民;发烟剂材料粒径影响红外辐射规律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刘海;LiTaO_3探测器的二维结构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3 杨柏春;红外辐射特性测量方法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4 程显东;红外目标模拟靶板结构设计[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兵;雷达隐身措施数据库及红外辐射计算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3年
6 柳家所;小型发烟弹药衰减红外辐射效果的评估方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田静;乘用车排气系统悬挂位置设计及隔振控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8 刘名;排气系统振动特性与优化设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宫禹;涡扇发动机排气系统红外隐身实验装置的总体设计及性能仿真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10 沈渡;某车型排气系统疲劳耐久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放;红外辐射采暖器[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马晓峰;红外辐射采暖器[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3 实习记者 张言;红外辐射采暖器向传统采暖开战[N];中国房地产报;2004年
4 马放;浅析红外辐射采暖器的应用[N];中国建设报;2005年
5 张连生;特征红外辐射脱水技术及其应用领域[N];中国特产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孙红;做专有技术的领跑者[N];中国工业报;2006年
7 四川 柳叶;浅谈红外探测器[N];电子报;2006年
8 ;穴位与艾灸红外辐射光谱研究[N];科技日报;2005年
9 潘廷祥;钛:车轮滚滚钛风流[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6年
10 吴立新;固体地球灾害遥感监测基础研究的进展[N];中国测绘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