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交互式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

张荣  
【摘要】:本文选取了多属性决策领域中的参数确定和信息交互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由多属性决策基本问题,到多属性决策的综合建模,再到交互式多属性决策建模,逐渐推进的思路,选取信息非对称环境,对交互式多属性决策问题进行了建模分析。应用模型刻画了非对称信息下,决策者与方案持有者的信息交互方法,以及交互过程中决策规则的重复利用等问题,给出了一系列进行敏感性和鲁棒性分析、决策者确定属性权重、方案提交方确定属性权重、决策者对方案排序和选优、决策者提取和利用决策规则的决策模型。具体地,解决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多属性决策领域中的基本问题。首先针对敏感性分析的需要,给出了基于属性值域的属性值规范化方法。然后对基于离差最大化思想确定属性权重的方法给出了一般性算法;并基于优势粗糙集理论应用于多属性决策领域具有的独特优势,本文给出了基于优势粗糙集理论的属性权重确定方法。 (2)利用线性规划模型进行属性权重的敏感性和鲁棒性分析。基于SAW算子,针对一定的决策结果,利用线性规划方法,对属性权重进行了敏感性和鲁棒性分析。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对属性权重进行敏感性和鲁棒性分析的优点在于不必像传统的方法那样只局限于同时改变两个属性权重,可以实现所有属性权重的同步考虑。这样扩展了敏感性分析的研究范围,从而有助于利用敏感性分析的结论而指导决策。 (3)提出了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研究交互式多属性决策的观点,并给出了解决办法,进而构建了基于折中方案的交互式多属性决策模型。同时研究了在信息交互过程中决策规则的重复利用问题。在现实环境中,决策者和方案提交者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已有文献从信息对称的角度给出决策者与方案提交者的信息交互决策模型。本文选取了信息不对称环境研究交互式多属性决策问题,扩展了研究范围,有利于推动交互式多属性决策研究结论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而基于多等级占优准则的P2DRS决策模型,其核心在于利用多等级占优准则将传统的决策表转化为成对比较表,避免了原有转化方法过于简单而造成一定的信息流失。研究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优势粗糙集方法用于多属性决策领域时出现的两个问题,即净流值相同时无法实现方案的完全排序,决策规则无法解释新案例。 (4)将本文提出的决策模型应用于招标采购,以及多属性拍卖案例中,经过案例的解决和分析,证明了本文方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世岩;王航宇;石章松;;ELECTRE-Ⅲ法权重的敏感性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9年11期
2 尤天慧,樊治平;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确定熵权的一种误差分析方法[J];系统工程;2003年01期
3 徐泽水,孙在东;一种基于方案满意度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1年03期
4 梁昌勇;曹清玮;吴坚;;基于主客观权重集成的电子商务网站评价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9年06期
5 徐泽水,张文献;多属性决策中的目标规划[J];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2001年02期
6 达庆利,徐泽水;不确定多属性决策的单目标最优化模型[J];系统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7 徐泽水;权重信息完全未知且对方案有偏好的多属性决策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3年12期
8 刘国强;任家福;周宗放;王英烈;;基于多属性决策的一类赊销客户选择方法[J];中国科技信息;2009年07期
9 于丽英,胡毓达,顾利勤;多属性决策的α-较多属性偏爱法[J];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熊文涛;齐欢;雍龙泉;;一种新的基于离差最大化的客观权重确定模型[J];系统工程;2010年05期
11 朱方霞;陈华友;;决策矩阵排序的一种最优化方法[J];滁州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12 张洪祥;毛志忠;;基于投影寻踪的时间序列多属性决策研究[J];控制工程;2011年02期
13 樊治平,潘德惠;一种给出方案偏好信息的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6年03期
14 朱方霞;改进的TOPSIS法[J];滁州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5 易平涛;郭亚军;张丹宁;;密度加权平均中间算子及其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J];控制与决策;2007年05期
16 毛权,舒宜强,秦敬,周济;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1993年01期
17 樊治平,张全;一种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模型的改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12期
18 吴武琴,董艳梅;多属性决策的理想解法[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19 魏世孝;加权优序法及其应用[J];兵工学报;1990年01期
20 张全,樊治平,孟军;D-S理论在不确定性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9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楠;陈英俊;;随机变量对复杂可靠度问题的敏感性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Ⅰ卷[C];2002年
2 覃菊莹;孟凡永;曾雪兰;;三角模糊数多属性决策的一种新方法[A];第二十六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吴玲;曾宇峰;;敏感性分析中求不确定性因素临界点的一般方法[A];中国运筹学会第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下卷)[C];2000年
4 黄冬平;梁贞潜;张春路;丁国良;;基于模型的二氧化碳微通道气体冷却器性能分析[A];上海市制冷学会二○○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5 范瑾秀;李姗姗;田世仙;逄连;;葡萄灰霉病菌对不同杀菌剂的敏感性分析[A];葡萄产业化与标准化生产——2007年第十三届全国葡萄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贺翠华;王小梅;杨建东;;气垫调压室气室常数敏感性分析[A];2007年湖南水电科普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陶玉蕾;;敏感性分析在远洋渔业经济效益核算中的应用[A];2009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李萍;;山西金世纪外语学校合资办学项目的经济评价[A];经济、技术与环境——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兰伟仁;朱江;杨波;李婧;;模拟多普勒雷达资料的集合卡尔曼滤波敏感性试验[A];第七次全国动力气象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2009年
10 彭志苗;林欢贵;;结构敏感性分析在预应力桥梁上的应用[A];第十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荣;交互式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陈孝新;灰色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3 徐泽水;几类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东南大学;2003年
4 陈春芳;序方法与多属性决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杨小玲;多属性决策分析及其在洪灾风险评价中的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6 宋光兴;多属性决策理论、方法及其在矿业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1年
7 王志良;水资源管理多属性决策与风险分析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王武平;面向群评价的混合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王书齐;可变模糊集多属性决策理论在大型编队防空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吴江;基于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多属性决策若干问题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书丽;多属性决策与集成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2 郭晓娟;几种多属性决策方法与应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3 徐璐;多属性决策方法及其在软件项目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4 杨国兰;虚拟企业合作伙伴选择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李强;熵理论在区间数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9年
6 康祖光;施工管理多属性决策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周琼;可视化人机交互决策系统建模与实现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鲁成国;模糊数的比较与排序及其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6年
9 陈美玲;基于多属性反向拍卖模式电子采购的应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10 徐晶;基于多属性决策的工程项目管理三要素集成优化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财经职业学院 陈德萍;非对称信息下的激励机制选择[N];金融时报;2002年
2 钟爱军;Excel在投资项目敏感性分析中的作用[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3 文/孟建春;非对称信息与审计风险[N];山西经济日报;2002年
4 崔毅;非对称信息搅动下的中国市场经济[N];中国经营报;2002年
5 李虹;非对称信息对保险交易的影响[N];中国保险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洛涛李生东;未来十年房地产仍是热门行业[N];经济参考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彭友;国航东航提示油料套保变动风险[N];上海证券报;2009年
8 张志军;如何评价信息化绩效[N];计算机世界;2006年
9 南开大学王汝芳;信息不对称是股市 持续低迷主因[N];中华工商时报;2002年
10 钟爱军;Excel在概率分析法中的应用[N];海峡财经导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