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型EAP发电能量转换研究
【摘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给能源供给带来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解决目前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与必然选择。介电型EAP(Electroactive Polymer)发电机由于具有能量密度高、变形大、成本低、适应范围广、可与动力源直接耦合等优点,目前吸引了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兴趣。开展介电型EAP发电机能量转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论文主要工作如下:
根据换能单元的测试需要,设计、实现了介电型EAP能量转换试验平台。建立换能单元的等效电学模型,确定模型参数并进行试验验证。
分析了介电型EAP换能单元的工作过程和能量转换关系,通过试验测试了换能单元能量转换试验结果。分析、确定了换能单元输入机械功、增加电能、转换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试验分析因素对能量转换的影响。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换能单元单工作过程中的外力进行仿真分析。
分析了提高发电能量和总效率的方法,为充分利用换能单元的回程力,设计了反向并联的双单元换能器。在分析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能量转换试验,总效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获得不同初始电压对双单元换能器能量转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到多单元换能器的总效率能进一步提高,为发电机的设计提供依据。
在电荷泵基础上设计了自吸式升压电路,分析了自吸式电路的升压原理,通过试验测试了自吸式电路的升压效果,分析了不同因素对电路升压效果的影响。
|
|
|
|
1 |
陈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模式——基于企业社会工作的一种扩展[J];江苏科技信息;2007年11期 |
2 |
刘开飞;邹小慧;李海峰;;某船舶研究所PDM系统的定义与开发[J];新技术新工艺;2011年03期 |
3 |
李静;;探索图书馆人文管理的新模式——EAP[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年01期 |
4 |
曹三顺;;飞来峡水利枢纽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J];红水河;2006年01期 |
5 |
赵淳生;杨淋;;人造肌肉及其在未来微特电机中的应用[J];微特电机;2006年10期 |
6 |
曹三顺;;飞来峡水利枢纽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研究[J];珠江水运;2006年S1期 |
7 |
苏振龙;高筱华;;大型工程施工项目部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研究[J];建筑经济;2009年S2期 |
8 |
彭瀚旻;杨淋;李华峰;赵淳生;;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物发展综述[J];微特电机;2008年02期 |
9 |
曲丽君;李军田;;电力建设行业ERP物流管理解决方案[J];电力信息化;2005年10期 |
10 |
杨成卫;;WLAN安全认证技术综述[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
11 |
崔弘毅;;Taum Sauk抽水蓄能工程系列报道(Ⅱ)——Taum Sauk抽水蓄能电站溃坝后的应急响应及造成的影响[J];大坝与安全;2010年06期 |
12 |
彭瀚旻;丁庆军;李华峰;赵淳生;;IPMC型柔顺手爪作动器的设计与性能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4期 |
13 |
郑行一;;多维脉象信息检测[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85年05期 |
14 |
董火民,王矜奉,王勇军,刘宏,陈洪存,张沛霖,钟维烈;xPb(Y_(1/2)Nb_(1/2))O_(3-y)PbTiO_(3-z)PbZrO_3压电陶瓷的研究[J];压电与声光;1999年04期 |
15 |
夏铁坚,周利生,鲁诣斌;有限元和边界元在纵向式换能器设计中的应用[J];声学与电子工程;2000年01期 |
16 |
郭益平,罗豪甦,潘晓明,徐海清,殷之文;PIN-PT晶体铁电性和压电性的温度稳定性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3年05期 |
17 |
张沛霖,赵焕绥,钟维烈,丁振亚,孙诗兵;BaO—TiO_2—SiO_2玻璃陶瓷的介电、压电和热电性[J];压电与声光;1991年03期 |
18 |
杨毅,冯楚德,姚文龙,喻佑华;掺杂对PMN铁电陶瓷烧结工艺和介电性能的影响[J];无机材料学报;2002年01期 |
19 |
郭益平,罗豪甦,曹虎,徐海清,殷之文;{110}_(cub)切型Pb(Mg_(1/3)Nb_(2/3))O_3-PbTiO_3单晶铁电相变的研究[J];无机材料学报;2003年01期 |
20 |
程晋荣,徐东,金承钰,孟中岩;PZT-NiTi铁电-铁弹多层膜的制备及表征[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999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