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并联机构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

程世利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并联机构日益受到关注,其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串联机构不同,并联机构的发展只有几十年的历史。并联机构的一些基本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这阻碍了并联机构的发展和应用。6-SPS并联机构是一种典型的并联机构。本文对6-SP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奇异性和柔索驱动并联机构作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运动学正解是并联机构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是研究并联机构其它问题的基础。6-SPS并联机构的正解方程是关于位置和姿态参数的高度耦合的非线性方程组,难以进行解析求解。本文通过分析动平台位置与姿态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运用Gr bner基算法,得到了15个只含有3个变量的相容方程。基于这15个相容方程,运用正交补方法以及逐步消去高次项的方法,最终将6-SP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问题表达为一元高次代数方程。研究结果表明,一般6-SP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问题可以表达为一元20次代数方程,虽然仍然为20次的代数方程,但是比之已有方法计算速度大为提高;用多种方法研究了对称6-SP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问题,最终将其表达为一元14次的代数方程;3/6-SPS并联机构和3/3-SPS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正解问题均可以表达为一元8次代数方程。提出了一种椭圆型6-SPS并联机构并将其运动学正解问题表达为一元14次代数方程。 奇异性分析也是并联机构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奇异性分析在工作空间分析、轨迹规划以及控制系统设计研究中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给出奇异轨迹的解析表达式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并联机构的重点。本文提出了一种研究6-SPS并联机构奇异性的新方法。旋转矩阵采用四元数描述,并将矢量坐标扩展为4维形式,通过分析动平台位置与姿态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以及四元数的性质,得到了采用8个二次方程式表达的运动方程。本文进一步应用该运动方程导出了新型的并联机构雅可比矩阵,通过对该新雅可比矩阵求取行列式,得到了奇异轨迹的解析表达式。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6-SPS并联机构。 本文对运动学正解和奇异性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研究发现,在奇异位形上,运动学正解将出现重根;也就是机构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柔索驱动并联机构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并联机构。本文对柔索驱动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刚度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搭建了理论分析平台。由于柔索只能承受拉力、而不能施加压力的特性,在研究工作空间时必须遵循拉力为正的原则。应用正交补的方法进行工作空间的研究。借鉴工业机器人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柔索驱动并联机构的刚度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姬清华;刘延斌;;6-SPS型并联六坐标测量机位置分析与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张辉,王启明,叶佩青,汪劲松;通用Stewart平台运动学正向数值求解方法及应用[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S1期
3 刘树青,吴洪涛;一种用于风洞的新型柔索驱动并联机构设计[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4 高征;高峰;;一种新型6—DOF并联机构的运动学分析[J];机械设计与研究;2006年05期
5 唐国宝,黄田;Delta并联机构精度标定方法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3年08期
6 张耀军;张玉茹;李浩;;平面柔索驱动并联机构的灵活工作空间及构型优化[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1年04期
7 高峰,黄玉美,史文浩,彭中波,樊泽明,程祥;3-RP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的球坐标搜索法[J];西安理工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8 尹旭峰,郇极;一种六杆并联机器人的控制问题和控制器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9 郭卫东,韩先国,陈五一;3PSS并联机构的运动特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张秀峰,孙立宁;精密并联机器人控制算法及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4期
11 沈惠平,杨廷力,马履中;6自由度弱耦合并联机构机型设计及其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2004年07期
12 沈辉,吴学忠,李泽湘;并联机构奇异点的运动分岔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3 孔令富,张世辉,肖文辉,李成元,黄真;基于牛顿—欧拉方法的6-PUS并联机构刚体动力学模型[J];机器人;2004年05期
14 彭卫东,陈新,李克天;悬置式3自由度并联机构的位置及转动性能分析[J];机械设计;2005年04期
15 王坤茜;林捷晖;;并联机构造型设计研究[J];机床与液压;2005年11期
16 ;2010江苏省并联机构与并联机床应用技术研讨会[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年23期
17 黄真,陶王送;三自由度并联平台机构运动性质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18 周琪,邵仁玉;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的正解分析[J];南通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2期
19 周兵,毛泰祥,杨汝清;3自由度RPS并联机构的工作空间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20 熊启家,吴洪涛,王超群,李桥梁,左健民,朱剑英;一类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3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培涛;吴学忠;;平面二自由度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的新方法[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薛明;颜永年;张人佶;李卫;;一种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在熔融挤压成形工艺中的应用[A];特种加工技术——2001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暨第九届全国特种加工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1年
3 吴宇列;吴学忠;李圣怡;;并联机构位形空间的拓扑结构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2001年“面向21世纪的生产工程”学术会议暨企业生产工程与产品创新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4 曹毅;周辉;;一类Stewart机构运动学正解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CAE工程分析技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范守文;徐礼钜;;1PP+4TPS型空间并联机构位置正解[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孟飞;;极限边界搜索实现的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分析[A];先进制造技术论坛暨第五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7 徐东光;吴盛林;袁立鹏;;一种增大6-UPS并联机构工作空间有效方法的研究[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5论文摘要集(上)[C];2005年
8 王昕;李泽湘;;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运动控制分析与应用[A];第二十二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C];2003年
9 张建军;李为民;李颖;高峰;;一种新型正交结构6-PPPS并联机构及其运动学解耦性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机构学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峡两岸机构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刘治志;罗玉峰;石志新;杨廷力;;一种平面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的序单开链法[A];第十一届全国非线性振动学术会议暨第八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世利;并联机构若干基本问题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姚蕊;大跨度索并联机构力特性及尺度综合设计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3 张克涛;变胞并联机构的结构设计方法与运动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4 李彬;支链布局对一类三自由度并联机构结构约束及运动学性能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5 许允斗;基于并联机构理论大型锻造操作机设计与分析[D];燕山大学;2012年
6 丁玲;并联机构拓扑数组综合理论与计算机化研究[D];燕山大学;2012年
7 张彦斌;少自由度无奇异完全各向同性并联机构型综合理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8年
8 胡波;基于约束力/矩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和串并联机构理论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孙涛;少自由度并联机构性能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10 陈巧红;少自由度并联机构自由度分析中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怀友;少自由度并联示教机器人的结构学与运动学设计[D];重庆大学;2004年
2 岳扩明;3-RPC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性能指标分析与仿真[D];燕山大学;2010年
3 赵进科;正交三自由度并联机构动力学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4 陈茂圣;基于三并联万向腕关节和二并联机构的混联机构的误差研究[D];东北大学;2010年
5 田冠男;一种含非对称主动运动支链的新型并联机构运动学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卫进;基于并联机构新型液压支架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7 吴筱春;6-PUS并联机器人数字化样机的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8 刘华生;绳牵引并联机构分析与控制的研究[D];华侨大学;2004年
9 张强;4-RSS+PS+2-RRS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性能指标分析与仿真[D];燕山大学;2010年
10 陈航;三自由度并联机构正解及试验平台控制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由庆祝;国内首台新型并联机床在哈量下线[N];中国工业报;2007年
2 ;清华大学齐二机床联合研制成功国内首台重型混联机床[N];科技日报;2008年
3 柯葆;国内首台重型混联机床问世[N];中国船舶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由庆祝;哈量研制出国际顶级LINKS-EXE700并联机床[N];中国工业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兰海侠;五强联手 新一代并联机床试水中国市场[N];机电商报;2007年
6 中国工程院院士 周勤之;制造业:生产物质财富的产业[N];中华读书报;2003年
7 陈循介;美国机床技术为何在世界领先[N];中国机电日报;2001年
8 记者 张亚德 姚琳;市领导走访慰问知名专家学者[N];保定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严曼青;并联机床:实质运作 多家竞争[N];机电商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