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谱域光学相干反射法的生物组织折射率测量技术研究

刘智  
【摘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家初步建立了光在生物组织中传播的数学模型,为后人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其理论尚未完善。生物组织的折射率是其重要的光学性质。生物组织光学性质的研究,包括折射率测量的方法和技术正处于发展阶段。近年来,光纤生物传感技术为其测量开辟了新的道路。 论文首先阐述了生物组织折射率的涵义,然后分析了生物组织折射率测量技术与光学低相干技术在国内外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基于谱域光学相干反射法(Spectral Domain-OpticalCoherence Reflectometric, SD-OCR)的生物组织折射率测量技术,并设计了共光路干涉结构,提高了测量速度,抗干扰能力强。其中,中心波长为850nm,半峰带宽为23.5nm的超辐射发光二极管(Super Luminescent Diode, SLD)宽带光源发射的光,经Y型耦合器传输到样品端,由样品反(散)射后,回射入样品臂,经Y型耦合器传输到以闪耀光栅为核心分光元件,线阵CCD相机为光电探测器的光谱分析系统,并使用相机内置的A/D转换器与USB通用串行接口与计算机构建虚拟仪器系统,基于LabVIEW虚拟仪器开发软件编写数据采集,信号处理等应用程序,实现了连续数据采集、像元-波长转换、快速傅里叶变换(FFT)以及波峰检出等算法,完成测量系统的构建与优化。 对构建的实验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使用标准K9玻璃样片作为样品进行验证实验,证明系统精度达到10-3量级,实验误差为0.29%。然后制作黄瓜浅表组织样品切片,实际测量了黄瓜浅表组织在850nm波长处的折射率,测量时间小于1分钟。最后对该系统技术用于测量折射率非均匀的组织样品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骆清铭,龚辉,刘贤德,曾绍群,李再光;生物组织中激光传输规律的模拟与检验[J];光子学报;1995年02期
2 金树武,祝永刚;测量生物组织声衰减的声辐射压力法装置研制[J];声学技术;1987年03期
3 王仁乾;李迎春;杜连耀;;提取管状生物组织特征参数的研究[J];物理学进展;1996年Z1期
4 杨玉东,张翼,王震,梁勇;激光和生物组织的光热作用及临床应用[J];激光生物学报;2002年01期
5 ;激光生物学[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1期
6 金亚秋;对“生物组织超声散射的一种改进模式”的质疑[J];声学学报(中文版);1990年04期
7 周建华,刘登瀛,徐建中,淮秀兰;激光照射下生物组织内的双曲型导热研究[J];中国激光;2002年12期
8 来建成,李振华,王春勇,贺安之;反卷积在生物组织光传输特性研究中的应用[J];生物物理学报;2002年03期
9 林新,董秀珍,付峰,张国鹏;生物组织阻抗频谱在体测量方法的研究[J];实用医药杂志;2004年05期
10 邓中山;刘静;;生物组织电穿孔中的热效应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01期
11 杨昆;刘伟;;生物组织热导率的脉冲-衰减法测量[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12 薛玲玲,张春平,王新宇,朱明尧,张建东,迟荣华,李加,张光寅;基于光CT技术的生物组织折射率测量原理分析[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13 董彦武;;我国在生物组织超声特性方面的研究进展[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04期
14 郑秀龙,麦智广;生物组织辐射损伤分子机制研究的趋势[J];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1992年04期
15 吴开华,杨冠玲,何振江,谢利利,郭永彩,宁惠军;生物组织超快时间分辨透射成像方法[J];激光杂志;1996年06期
16 唐一峰,杨洪钦,谢树森;生物组织热传递的物理基础[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1期
17 张海峰,程曙霞,何立群,张爱丽,郑瑛,高大勇;一种测定生物组织在233~293K温区导热系数的方法[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8 朱光明,朱丹,骆清铭,刘伟;激光热疗中生物组织的光热特性响应以及动态热损伤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4年02期
19 钱盛友;生物组织光声效应的实验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年03期
20 李剑平,陈冰泉;漫射近似在测量生物组织光学性质中的适用范围[J];应用光学;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纪庄;江世臣;张学学;;激光蚀除生物组织的多层结构模型[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2 钱盛友;蔡万绍;邢达;;生物组织中光声信号的时频特征研究[A];第五届全国光生物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刘小林;张睿;鲍鸿吉;钟季康;;生物组织光学特性测量的方法研究[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物物理技术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4 刘嫩容;邱怡申;;生物组织二次谐波的产生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杨勇骥;郑尊;夏愿耀;吴越;邵晓良;;无冷冻防护剂保护的生物组织快速冷冻研究[A];第八次全国电子显微学会议论文摘要集(Ⅰ)[C];1994年
6 章东;陈曦;龚秀芬;;生物组织的声参量阵效应成像[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7 颜永生;章东;龚秀芬;;生物组织的超声反射CT成像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1999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99]论文集[C];1999年
8 万明习;崔崤峣;李俊博;李仰梅;;生物组织超声弹性成像[A];第三届全国现代生物物理技术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0年
9 胡银平;童明伟;严嘉;徐广才;;生物组织冷冻损伤的机理分析[A];中国制冷学会2005年制冷空调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王继芬;李瑛;李文君;张继宗;徐建中;;GC/ECD分析生物组织中的乙草胺[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毅;基于单探测器的偏振相干层析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朱光明;生物组织传热及其若干应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李滚;生物组织电学特性及其在电磁场曝露后的变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吕涛;钬激光脉冲水下空化效应及其在消融生物组织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杨昆;生物组织热物理参数的测量方法及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6 李小霞;激光照射下生物组织热效应的数值分析与实验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林新;生物组织阻抗频谱测量技术及特性的基础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王利军;强吸收小体积生物组织的空间分辨漫反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9 许棠;生物组织中的光传输及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测量的研究[D];南开大学;2004年
10 张连顺;光与生物组织的相互作用及生物组织光学特性参数测量[D];南开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智;基于谱域光学相干反射法的生物组织折射率测量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年
2 虞勇坚;漫射光子密度波在生物组织内部传输特性的模拟和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3 苏万钧;生物组织光学特性的单积分球测量技术[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4 韩韦;生物分子组织光热相关性分析[D];长春理工大学;2009年
5 周立学;生物组织微波测量方法研究及应用[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高迪;光在生物组织中传播的蒙特卡罗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童雅星;生物组织光热响应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8 陆红艳;生物组织等效散射颗粒模型及其对光传输的影响[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9 张亮;基于终端开路同轴反射法的高频段生物组织介电特性测量探索[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金重星;基于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的生物组织散射特性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信华;豫创建心外科生物组织库[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记者 陈丹;移植用骨骼可在生物体内培育[N];科技日报;2005年
3 驻沪记者 康义瑶;库克医疗在华推出高端生物组织再生材料百得塞[N];医药经济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康琦 文彬 编辑 整理;生物组织工程助推器械产业发展[N];中国医药报;2009年
5 记者 刘垠;在分子水平上认识疾病[N];大众科技报;2009年
6 实习生 黄欢;B超“写真”会伤害胎儿吗?[N];科技日报;2006年
7 记者 杜华斌;加拿大找到抵御病毒侵袭新方法[N];科技日报;2008年
8 北京世纪坛医院血管外科教授 张福先周江皎;拿什么替代血管[N];健康报;2008年
9 本报实习生 李永强;高新技术遭遇产业化难“产”[N];科技日报;2007年
10 马艳红;临床专家看好超声弹性成像发展前景[N];中国医药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