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空战作战环境与红外目标仿真研究

王晓燕  
【摘要】:随着军用光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空中的作战环境日趋复杂,红外武器系统的研制费用不断增长,每一次导弹飞行试验费用十分昂贵,因此系统仿真试验显得尤为重要。 实际作战环境不可或缺的有目标飞机和导弹,由于采用红外制导,此时还需获得目标及背景的红外辐射特性及影响红外制导的各种变化因素,本文针对这些需求,展开了空战作战环境与红外目标仿真研究。 首先从理论方面建立了典型目标飞机F-16的动力学及运动学模型,采用非线性动态逆方法实现目标飞机的机动控制,之后详细计算了目标的辐射特性,并分析太阳对目标辐射的重要影响。 接着建立作战环境中另一个重要环节,红外导引头空空导弹的空中制导。本文采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比例导引法,对空空导弹进行弹道导引。 接下来分析了背景辐射及大气透过率,采用表格插值的计算方法得到当前位置下的大气透过率。 最后结合OpenGL函数库,采用C语言对上述模型进行软件实现。详细论述了弹目之间的坐标变换,弹目的几何建模,目标与背景的红外图像生成,及整个作战环境的动态实现,对仿真过程中关心的参数数据进行保存。 本文的研究在红外制导方面有着实际的应用意义。一是加入了实际作战环境中太阳对蒙皮辐射的重要影响,生成的红外目标图像逼真。二是作战环境中各个重要环节都进行了理论建模,并软件实现,导引过程中,目标飞机采取一定范围内的机动逃逸,导弹与目标的空间关系实时生成,具有一定的实际作战意义。论文采用的关键技术及理论方法,对今后空战作战环境的模拟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叶水泉;用红外比色测温原理测量骨料的温度[J];红外技术;1994年02期
2 陆荣铿;热象仪用的红外阵列[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4年03期
3 刘世良;红外隐身技术与热隐身材料的研究进展[J];飞航导弹;1994年04期
4 丁桂蓉;SBR-9203型智能红外量油数显计时仪[J];分析仪器;1994年01期
5 ;红外、微光夜视仪器及器件[J];机电新产品导报;1994年05期
6 周喻虹;红外寻的末制导迫弹[J];弹箭技术;1995年01期
7 黄文鑫;QB-Ⅱ型红外水分析仪及其应用[J];电子仪器仪表用户;1995年03期
8 张玉璞,李世范;红外血流仪红外发射强度自锁定系统的设计与分析[J];红外技术;1996年02期
9 沈天行,邢双军;红外热像仪在建筑物上的应用[J];激光与红外;1996年02期
10 西村昭义,江涛;新型红外辐射温度计[J];红外;1996年08期
11 肖茂林;多功能红外水份仪研制成功[J];标准化报道;1997年04期
12 郑文奎,金安安,赵晓光;贝克曼4260红外分光光度计某些电路改进及部件国产化[J];分析测试仪器通讯;1997年01期
13 米宝永;锗的红外折射率精密测量[J];光学精密工程;1998年04期
14 王怀义,高军;空间红外光学遥感器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J];红外与激光工程;1999年02期
15 黄群;红外照相的特性[J];感光材料;1999年02期
16 王天悦,李华;长寿命新型红外地球敏感器[J];航天技术与民品;1999年03期
17 张永怀,白鹏,刘君华;红外气体分析器[J];分析仪器;2002年03期
18 陈有卿;红外线围墙、栅栏防盗报警器[J];中小企业科技;2003年06期
19 樊雪戈;正确使用红外人体测温仪“八项注意”[J];安防科技;2003年06期
20 张美,杨斌,杨欣;太空监护仪红外感光触摸屏故障检修[J];医疗设备信息;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东;韩颖;朱守正;刘昆;赵金歧;张德生;;红外电解质包层金属空心波导的制备[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2 米红英;易如娟;田高友;;红外在用油油质衰变分析方法研究[A];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燃料与润滑油分会第13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闵代宜;林猷慎;;8~12μm视频/红外图像转换材料的研制及应用[A];第四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苏涛;孟宪军;;一个实用的红外线遥控电路[A];江苏省电工技术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暨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 张雄;韩继红;;建筑物红外热像检测技术研究[A];吴中伟院士从事科教工作六十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6 李秋华;杜鹢;任芳;;基于多分类器决策级融合的红外双波段图像目标识别[A];2009年先进光学技术及其应用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7 杨蕾;曹恒;;一种新型NDT技术——双频红外检测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第五届青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8 赵东辉;聂佳相;陈国荣;FRUMAR M;WAGNER T;;新型硫系玻璃的红外光学透过性能研究[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9 葛世名;李工一;;红外技术在玻璃热加工中的应用[A];全国第五届浮法玻璃及深加工玻璃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石利霞;肖作江;杨瑞宁;安志勇;;红外动态尺寸在线检测技术研究[A];第三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凡;复杂背景抑制及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欣;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3 顾晓蓉;时频域精密控制的单光子频率上转换探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许晓光;基于红外加热再生的柴油机排气微粒后处理技术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2年
5 王智;机载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鑫;复杂背景下红外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7 王章野;地面目标的红外成像仿真及多光谱成像真实感融合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8 代少升;红外焦平面阵列实时非均匀性校正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9 张晓飞;基于DSP的红外焦平面阵列非均匀性校正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10 张向东;复杂目标和背景的红外与激光成象特性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东岩;红外灸疗仪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1年
2 杨富民;红外热反射涂料的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2年
3 刘毅;基于红外白光干涉技术的MEMS器件形貌测试方法研究[D];中北大学;2010年
4 刘晔 ;非制冷红外焦平面热成像测温系统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5 许卫锴;用振动红外热像法检测层合结构脱层的初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6 张尹馨;有源光旋转连接器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7 潘东杰;复杂条件下基于阈值分割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和跟踪[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王思嘉;无人机火灾检测平台的设计和构建[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9 刘建强;加热炉红外无损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黄彬香;红外气体分析法测定单叶光合速率常见问题及误差分析[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浙江 陈文富;摩托罗拉A760通讯录红外导入实例[N];电脑报;2004年
2 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 石镇山;非接触红外体温测量与“非典”防治[N];科技日报;2003年
3 吉拉蒂洛;如何设定红外线通信端口[N];电脑报;2005年
4 河北 薛成;十路红外顺序遥控电路[N];电子报;2002年
5 本报通讯员 汤伟忠本报记者 仲崇山;“红外侦探”成守护神[N];新华日报;2007年
6 阿龙;用笔记本电脑红外口实现打印[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1年
7 ;商务通短信王8866 全新红外掌上电脑[N];计算机世界;2002年
8 四川 王斌;自制智能型红外学习遥控器[N];电子报;2005年
9 文轩;“五朵金花”映红外资局服务窗口[N];中国工商报;2004年
10 志军;红外陶瓷:陶瓷家族新成员[N];中国矿业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