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合金舵体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研究
【摘要】: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uperplastic forming/diffusion bonding,简称SPF/DB)技术可以在一次成形过程中制造多层板复合整体结构,成形的多层板结构具有弯曲刚度大、承载稳定性高、表面和外形质量好、结构重量小以及良好的能量吸收和疲劳性能等优点,并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故目前已成为制造飞行器舵翼类零件的重要方法。
然而,传统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在:止焊剂涂敷困难、成形零件热暴露时间长及零件成品率低等。用激光焊接代替一部分扩散连接的方法能够解决传统工艺的不足,大大提高制件成品率及成形件的力学性能,因此开展激光焊接与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组合工艺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某TC4钛合金舵体零件进行深入的激光焊接、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的工艺研究,主要进行了如下研究:
基于材料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的基本原理,结合相关理论,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TC4钛合金舵体的超塑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对构件的壁厚分布、应力情况做出了预测,获得了优化的等应变速率下的压力-时间曲线,为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的气压加载提供了参考依据。
在对钛合金舵体超塑成形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基础上,研究了两层0.6mm厚的TC4钛合金板的激光穿透焊接工艺,确定了优化的焊接参数,并成功焊接了四层板结构的中间两层芯板。随后进行了四层结构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装准备,并进行了相关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试验,研制成功了合格的舵体样件。
对舵体零件的质量检测表明:舵体零件外观形貌完好,内部加强筋完全直立,壁厚分布均匀,扩散连接区域的微观组织没有明显长大,总体焊合率达95%以上。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本文采用的激光预焊芯板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的新工艺是制造中空复合夹层结构的一种可行方法,能够解决传统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很大优势及发展前景。
|
|
|
|
1 |
朱林崎;国外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发展现状[J];宇航材料工艺;1996年02期 |
2 |
张新芳;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在发动机上的应用[J];燃气涡轮试验与研究;1996年04期 |
3 |
陈恳;超塑用 TC4 钛合金板材在某型飞机上的应用[J];航空工程与维修;1997年12期 |
4 |
张凯锋,韩文波,王国峰;镍基合金超塑成形与扩散连接技术研究进展[J];塑性工程学报;2004年01期 |
5 |
王纯孝;钛含金SPF/DB工艺在飞机主承力框上的应用研究[J];航空工程与维修;1996年01期 |
6 |
宋飞灵;英国超塑成形技术的应用现状[J];航空制造技术;1994年03期 |
7 |
王哲;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在飞机结构上的应用[J];钛工业进展;1999年03期 |
8 |
付刚,胡刚;TC4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后电子束焊接技术[J];航空制造技术;2004年12期 |
9 |
刘树桓;英国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的现状及特点[J];航空工程与维修;1995年01期 |
10 |
宋飞灵;尚波生;;超塑性技术的发展动态[J];航空工艺技术;1997年05期 |
11 |
李志强,郭和平;超塑成形/扩散连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现状[J];航空制造技术;2004年11期 |
12 |
徐海江;因康镍718合金的超塑成形和扩散连接[J];宇航材料工艺;1997年04期 |
13 |
吴诗惇,向毅斌;预测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SPF/DB)界面层的断裂韧度[J];机械工程学报;2002年11期 |
14 |
王纯孝,王宝仁;飞机承力构件的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工艺[J];航空制造技术;1993年06期 |
15 |
李志强;钛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四层夹层结构[J];航空科学技术;1995年06期 |
16 |
林兆荣,张中元,黄卫东;超塑性状态下Ti-6Al-4V钛合金扩散连接研究[J];航空学报;1992年05期 |
17 |
娜日松,黄明辉;改性铝合金的扩散连接机理[J];机械工程材料;2002年11期 |
18 |
;铝合金超塑成形/扩散连接组合工艺[J];宇航材料工艺;1994年01期 |
19 |
吴志生,刘翠荣,赵志英;异种材料扩散连接界面强度分析[J];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
20 |
李卓然,张九海,冯吉才;锡青铜与钢的扩散连接[J];宇航材料工艺;1999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