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基于无芯光纤传感的多物理量监测技术研究

袁慧影  
【摘要】:近年来,一种新型结构光纤——无芯光纤引起了众多国内外研究学者的关注。基于无芯光纤的模式干涉型光纤传感器具有结构紧凑、灵敏度高、易于实现多参数测量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生物医疗、电力系统等领域。本文主要针对基于无芯光纤的干涉型全光纤传感器,采用不同的传感结构,分别研究该类传感器对不同外界参量的感知特性及其在结构健康监测领域中对振动和冲击信号的响应特性。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针对单模-无芯-单模(Singlemode-No-core-Singlemode,SNS)多模干涉型全光纤传感结构,研究了多模干涉型光纤传感器的传感理论。并借助光学仿真软件Rsoft数值模拟得到无芯光纤尺寸、环境折射率等参数对光纤中光场能量分布及输出耦合效率的影响,为后续传感结构的设计及各种监测实验提供理论依据。其次,基于对无芯光纤结构在不同环境折射率下的透射谱特性数值仿真分析,分别研究了透射型(SNS)和反射型(SN)两种复合传感结构的光纤液体折射率传感器,并搭建实验系统,实现基于光谱辨识的不同浓度液体折射率的有效监测。再次,针对多种环境集成监测需求,利用将SNS结构与光纤光栅传感器(FBG)级联,研究了SNS-FBG传感结构对应变、弯曲、温度、折射率的响应特性,并实现了温度与折射率的同时监测,且实验结果表明,可以将该结构应用于温度和应变、应变和弯曲等双参数测量领域。最后,以典型航空结构铝合金板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基于SNS结构的振动与冲击信号监测实验系统,并编写了基于LabVIEW的图形化数据采集与分析软件,监测得到SNS传感结构对于持续振动信号及瞬态冲击信号的响应特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7条
1 袁启华;崔华;;光纤制造中的掺氟问题[J];化学通报;1987年10期
2 吴国盛;;光纤的断面分析[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7年04期
3 范明海,王寿泰,徐传骧;紫外光固化塑料光纤包层材料[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97年06期
4 范明海,王寿泰,徐传骧;塑料光纤包层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8年09期
5 陈嘉鹭;施国棋;查健江;;生产工艺对光纤质量的影响[J];数字通信世界;2018年03期
6 ;光纤及其传输理论[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1年03期
7 刘家喜;沈骁;霍加磊;蔡宇;胡二涛;韦玮;;GG-IAG大模场光纤制备与增益性能的研究[J];光电子·激光;2018年10期
8 裴丽;王建帅;郑晶晶;宁提纲;解宇恒;何倩;李晶;;空分复用光纤的特性及其应用研究[J];红外与激光工程;2018年10期
9 郭永解;赵松庆;窦海啸;曹玉超;范大恩;方珍意;陈海燕;;非圆形光纤研究进展[J];航空兵器;2017年06期
10 陈秀娥;;苏联研制成能经受低温的光纤[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1986年12期
11 廖平录;郝军杰;秦静;潘彦;孙茂林;;光纤拉丝能源综合利用系统的开发[J];机械制造;2018年09期
12 王子涵;王清月;栗岩锋;胡明列;柴路;;光子晶体光纤包层基模解析解法的研究[J];量子电子学报;2005年06期
13 张庭;刘颖刚;刘鑫;高晓艳;张静乐;李康;;微纳光纤的制备及其光学特性研究[J];压电与声光;2018年05期
14 吴静;;仿真在光子晶体光纤教学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科学教育版);2011年08期
15 杨建良,向清,黄德修,郭照华;智能复合材料中传感光纤包层的优化研究[J];纤维复合材料;1997年04期
16 魏忠;张新胜;王宪国;吴跃辉;王占涛;;有机光纤透光混凝土的制备及试验研究[J];商品混凝土;2017年12期
17 王东宁;陈未萍;刘烨;杨钰邦;李伟伟;刘静;杨帆;李柳江;;微型光纤线上/线内实验室[J];应用科学学报;201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凯;储九荣;吴祥君;张海龙;;连续反应挤出低损耗塑料光纤生产工艺研发[A];2012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喻煌;张一驰;王涛;骆城;;多芯光纤预制棒工艺技术及多芯光纤性能[A];光纤材料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一届七次理事会暨技术交流会会议文集[C];2017年
3 刘晓颀;孙伟民;姜宇;刘永军;于海娇;;圆环形光子晶体光纤特性分析[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佩龙;掺镱亚百飞秒全光纤振荡器及放大器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2 吴越;光纤传感网络中关键器件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3 成磊;埋入光纤的光电互联PCBA关键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
4 徐曜;全光网络关键器件与少模光纤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5 靳文星;新型少模光纤和多芯光纤的特性及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6 赵如薇;1.5μm全光纤短脉冲激光性能研究[D];山东大学;2018年
7 刘昱;光学模式转换器与光纤多参量传感器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8 蒋小强;新型色散管理光纤对的理论设计和实现工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9 伍刚;极化光纤调相器及其应用[D];北京大学;2007年
10 张治国;光纤传感应用中若干关键技术及系统方案的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超;基于多种光纤传感机理的磁场监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2 袁慧影;基于无芯光纤传感的多物理量监测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3 王杨;随钻光纤通信可行性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8年
4 刘家喜;新型反折射率增益导引大模场光纤的设计、制备与性能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8年
5 马泽龙;基于表面功能化的锥形微光纤传感器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8年
6 齐秀秀;电纺微纳光纤的制备及其传感性能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8年
7 黄凯敏;复合材料光纤及后处理技术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8 刘子叶;基于分布式应变测量的光纤形状传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年
9 石朝霞;基于镀膜反射拉锥光纤的液体检测传感器的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8年
10 王瑞祥;高定位准确度的光纤断点检测装置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201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