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损伤记忆元件研究

张静  
【摘要】: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技术。它能够实现对构件的早期损伤的检测。鉴于其基础研究工作不足,本文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1)系统地研究了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的基本理论: (2)研究了退火试件和未退火试件在自然磁场和激励磁场环境中进行拉伸的磁记忆信号; (3)研究了退火试件在三种磁场环境中进行拉伸试验的磁记忆信号。通过试验总结出对于受拉伸载荷作用的试件使其工作在激励磁场环境中可以明显地改进检测的效果。 (4)研究了未退火试件在三种磁场环境中扭转的磁记忆信号。通过试验发现不同的磁场环境对试件扭转的磁记忆信号的改善没有拉伸试验明显。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两岸关于2011全球华人无损检测高峰论坛筹备会在厦门举行[J];无损探伤;2011年04期
2 李振海;;特种设备无损检测Ⅰ级和Ⅱ级人员的培训及考核[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7期
3 杨存奎;;超声波检测中缺陷识别及其影响因素[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3期
4 苗红章;;压力容器检验中渗透检测的选择[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3期
5 李振海;;无损检测工艺规程的编制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9期
6 孙鑫;王卫国;褚丽娜;李伟;;基于磁记忆的铁磁性构件定量无损检测研究[J];军械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赵立志;闫超;刘瑶;陈頔;;有限元法在木质材料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2011年07期
8 李永刚;娄海琴;谭丽华;余成林;李晓睿;;脉冲激振式耐火材料高温弹性模量测试仪及其应用[J];耐火材料;2011年04期
9 李振海;;射线检测纵向对接焊接接头时一次透照长度等有关参数的确定[J];科技创业月刊;2011年08期
10 边智慧;商冬凡;付素娟;陈朝阳;;后装拔出法检测高强混凝土强度试验研究[J];建筑科学;2011年07期
11 王飞;梁海滨;;浅淡油气输送埋弧焊钢管无损检测技术[J];广东科技;2011年14期
12 张于北;;压电陶瓷在激光干涉错位散斑检测中的一些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年S1期
13 曾寿金;江吉彬;陈丙三;许明三;;地球磁场对磁记忆检测信号的影响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4期
14 任智敏;李义;;基于声波测试的锚杆锚固质量检测信号分析与评价系统实现[J];煤炭学报;2011年S1期
15 李伟光;彭昭;;利用物质的介质损耗系数进行微波检测[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16 彭军;刘献游;;压力容器主体焊缝施焊后校圆对焊接质量的影响[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1年08期
17 刘鹏刚;高启荣;张璇;杨宏刚;;基于信息融合的天然气采气管线安全性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年07期
18 程春红;潘茹;;X射线照相发现的管壳缺陷分析[J];半导体技术;2011年08期
19 胡苇;刘兵;;浅析压力管道无损检测报告及资料评审中的几个严重影响安装质量的问题[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2期
20 陈天华;郭培源;;基于细胞边缘检测的猪肉新鲜度评价方法[J];食品工业科技;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江明;王进明;;网络时代中的无损检测探讨[A];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刚铁;;焊接无损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年
3 吴文术;左宪章;原亮;;无损检测信息支持系统的开发[A];’2004计算机应用技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04年
4 孙晓晴;王渝;;便携式无损检测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研究[A];《制造业自动化与网络化制造》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5 舒晓平;;提高无损检测准确度保证方法探讨[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6 白艳平;秦玉文;樊海波;曲日;;一种新的复合材料检测技术的应用研究[A];“力学2000”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凌树森;;无损检测的可靠性研究——NDT可靠性软件的研制[A];全国材料理化测试与产品质量控制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物理测试部分)[C];2002年
8 严春妍;李午申;;金属磁记忆(MMM)检测方法[A];第十一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1册)[C];2005年
9 彭涤非;;电子鼻在水果无损检测中的应用[A];园艺学文集——湖南省园艺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徐可北;;金属薄壁管兰姆波检测技术研究[A];十三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第五届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延广;基于锁相红外热像理论的无损检测及疲劳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刘鹏;基于多传感器融合无损检测鸡蛋品质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3 刘宝会;多功能数字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4 张秀峰;基于时频分析的粗晶材料超声检测技术与系统[D];清华大学;2005年
5 许明;锚固系统质量的无损检测与智能诊断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02年
6 徐凯宏;压阻式木材内部缺陷类无损检测理论与技术的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7 杨涛;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油管无损检测与缺陷量化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沈剑峰;基于光热效应的热波成像检测系统及其应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9 胡钢;X70管线钢和304不锈钢应力腐蚀与磁记忆效应的相关性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10 刘青昕;油田套管状况测井及套管应力检测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静;损伤记忆元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4年
2 高云革;转动设备叶片的磁记忆诊断技术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5年
3 柯大观;基于介电特性的苹果无损检测系统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4 朱晓冬;小波分析在中密度纤维板无损检测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04年
5 江杰;应力波法锚杆加固无损检测与锚固效果评价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秦莹;锚杆无损检测及锚固质量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炜;应用于建筑热工现场检测的红外热像技术与定量化分析[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8 庞彦伟;工业CT技术研究——提高CT图像质量的几个途径[D];华北工学院;2001年
9 李刚;激光超声技术及其在金属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唐圣学;X射线底片图像处理系统[D];湖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陆晓辉;无损检测前景广阔 急需行业创新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2 记者魏公铭;无损检测新技术剔除“坏蛋”[N];中国食品报;2011年
3 记者 王云立 特约记者 叶迎春;南化机无损检测中心为质量护航[N];中国化工报;2011年
4 李佳 张彦楠;研究院参加远东新技术论坛[N];石油管道报;2011年
5 通讯员 薛岩 张彦楠;研究院无损检测成果获国家专利[N];石油管道报;2011年
6 张明平 姜木金;江大食品农产品无损检测新技术[N];镇江日报;2009年
7 ;特种设备无损检测行业公约[N];中国质量报;2004年
8 记者 莫瑞宁 实习生 田占颖;可为新材料“做手术”[N];西安日报;2010年
9 张轶;浅谈无损检测的发展及作用[N];中国石油报;2003年
10 孙燕;山东省无损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N];济宁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