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动力模型修正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摘要】:
结构动力模型修正是当前结构动力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研究结构动力模型修正中的数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一类特殊结构模型修正问题,并为线性结构有限元动力模型修正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方法。全文工作主要由以下5个部分组成。
1.中心对称结构的动力模型修正问题。先讨论一类矩阵方程存在中心对称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给出解的一般表达式,并在解集合中给出了与给定矩阵的最佳逼近解。然后,将结果应用于中心对称结构的动力模型修正问题中,对给定的矩阵束,求出满足特征方程且具有中心对称特性的最佳矩阵束逼近。
2.考虑到实际问题中具有中心对称特点的矩阵束不一定满足特征方程,进而研究一类矩阵方程最小二乘中心对称解及其最佳逼近,从而给出模型修正中的最小二乘中心对称矩阵束。
3.研究了阻尼中心对称结构动力模型修正问题,对给定的三重矩阵(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求满足谱约束条件且具有中心对称特性的“最接近”的三重矩阵,并给出数值算例。
4.对线性结构的有限元动力模型修正问题,通过灵敏度分析,确定要修正的参数,由正交性条件和特征方程得到相应的修正量方程。为了改善方程组的病态程度,构造了预处理矩阵,利用预处理共轭梯度,给出一个有效的模型修正算法。该算法可用于测量自由度数目等于或小于分析模型自由度的动力模型修正。对于阻尼结构动力模型修正,可由复模态的正交条件和特征方程建立修正方程,应用所给的数值算法求修正量。由模型修正的工程实例,表明修正后模态参数较好地接近实测模态参数。
5.给出了线性结构有限元模型修正误差矩阵范数最小的一类新准则。由于测试数据的误差,不能保证正交性条件和特征方程准确成立,为此考虑其方程组最小二乘解作为约束条件,此时将模型修正问题转化为二次约束最小二乘问题。利用奇异值分解,给出一个精度较高的新方法。当测量自由度小
|
|
|
|
1 |
贾风林;钢筋混凝土整体结构构件承载力检测方法[J];山西建筑;2003年04期 |
2 |
赵衍刚,孙景江;结构动力灵敏度分析中的几个问题[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1991年04期 |
3 |
李宏男,M.P.Singh;结构动力吸振摆的优化参数[J];世界地震工程;1994年04期 |
4 |
顾建祖;流体机械结构动力修改方法的研究[J];排灌机械;1996年03期 |
5 |
陈建军,车建文,崔明涛,戴君,马洪波;结构动力优化设计述评与展望[J];力学进展;2001年02期 |
6 |
冉志红;李乔;;基于分形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年06期 |
7 |
钱胜国;结构动力有限元分析步长△t的选择[J];长江科学院院报;1989年04期 |
8 |
梁建文,何玉敖;一个实用的结构动力失稳判别标准[J];工程力学;1995年01期 |
9 |
陈怀海,周传荣;通过边界条件的设计控制结构固有振动特性[J];机械强度;1996年01期 |
10 |
贾建援,曹玉玲,仇原鹰;以随机响应为目标的方舱结构动力修改[J];应用力学学报;1996年02期 |
11 |
曾庆华;模态试验中跑点测量时传感器附加质量影响的消除[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4年05期 |
12 |
陈守谦,余诗泉,徐日昶;教化立交桥结构动力特性和动力响应的试验研究[J];力学与实践;1995年03期 |
13 |
迟世春,林少书;结构动力模型试验相似理论及其验证[J];世界地震工程;2004年04期 |
14 |
薛刚,许有俊,翟耀飞;结构动力特征识别技术在工程检测中的应用[J];包头钢铁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
15 |
王晶;;锻压车间近源地面竖向振动的分析及预测[J];结构工程师;2007年01期 |
16 |
任伟新;彭雪林;;青洲斜拉桥的基准动力有限元模型[J];计算力学学报;2007年05期 |
17 |
孙亮,李顺华,李正光,吴柏生;结构动力重分析的向量值有理逼近方法[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3期 |
18 |
张留魁;毛树荣;毛素兰;;结构动力检测方法进展[J];河南科技;2009年06期 |
19 |
许灵珍,李熙山;用模态试验分析汽车结构动特性[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4年03期 |
20 |
张佳春;;土与结构动力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拟分析[J];路基工程;2008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