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理论方法研究

巩在武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基础理论与方法问题. 研究了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理论,给出了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中分传递性、满意一致性、restricted max-max transitivity、restricted max-min transitivity、严格弱单调性、弱单调性等定义,探讨这些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证了所给的一致性概念的合理性.给出了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判断方法,通过一个算例来说明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在一致性理论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排序方法.分别给出了模糊判断矩阵特征向量排序模型、区间数最小二乘排序模型、三角模糊数最小二乘排序模型,并通过算例分析说明这些模型的合理性. 研究了不完全信息下的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群决策问题.提出了不完全信息下的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排序模型,研究了该模型解的存在性条件;探讨了不完全信息下的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群决策与不完全信息下的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单人决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不完全信息下的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群决策与完全信息下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群决策之间的关系. 研究了二元语义判断矩阵的基础理论.研究了二元语义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理论,给出了二元语义判断矩阵、中分传递性、满意一致性、restricted max-max transitivity、restricted max-min transitivity等定义,探讨这些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论证了所给的一致性概念的合理性.给出了二元语义判断矩阵满意一致性判断方法,通过一个算例来说明这个方法的有效性.详细研究了二元语义判断矩阵与不确定模糊数判断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不确定模糊数与二元语义之间的转化关系,证明了不确定模糊数判断矩阵的二元语义转化矩阵仍然保持完全一致性等性质,从而保证了转化后判断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 研究了不同模糊偏好矩阵形式的群决策问题.针对群决策过程中专家给出的不同模糊偏好形式判断信息,根据模糊数与二元语义之间的转化方法,将各种不同偏好形式的判断信息转化为统一的偏好形式---二元语义评价信息或者三角模糊信息进行集结.算例分析表明这两种统一的偏好集结方法是有效可行的. 研究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群决策问题.分别从三个不同的偏好角度给出直觉模糊群决策方法,提出三个不同的群决策模型.利用直觉模糊数的相关运算,初步给出了直觉模糊判断矩阵排序方法.算例分析表明,本文所给的决策方法符合群体决策规则.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中兴;乐琦;;两类判断矩阵转换研究[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9年02期
2 杨昌辉;程飞;李敏;;区间数异形偏好信息的群决策方法[J];统计与决策;2009年05期
3 巩在武;刘思峰;;区间数互补判断矩阵的性质及相关问题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6年03期
4 周礼刚,陈华友;两类区间数判断矩阵的一致性研究[J];运筹与管理;2005年04期
5 林健;兰继斌;林耀海;;基于区间二元语义集结算子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1期
6 魏峰;刘淳安;刘三阳;;基于不确定信息处理的语言群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6年03期
7 卫贵武;;基于二元语义多属性群决策的投影法[J];运筹与管理;2009年05期
8 王铁宁;裴帅;陈春良;曹钰;;基于二元语义群决策的油料供应站选址方法[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9 张可;刘思峰;朱建军;;基于二元语义的八类偏好信息的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2008年09期
10 王红君;;基于二元语义的高等学校教学用ERP系统选型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年04期
11 魏峰;肖燕婷;;基于二元语义投影算子的语言群决策方法[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12 张尧;樊治平;;一种基于残缺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7年03期
13 张园林;匡兴华;;一种基于多粒度语言偏好矩阵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8年11期
14 卫贵武;黄登仕;魏宇;;基于ET-WG和ET-OWG算子的二元语义群决策法[J];系统工程学报;2009年06期
15 王坚强;;一种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语言群决策方法[J];控制与决策;2007年04期
16 姜艳萍;樊治平;;一种具有不同粒度语言判断矩阵的群决策方法[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6期
17 梁昌勇;戚筱雯;张鑫;;一种基于不同粒度且属性权重未知的群决策方法[J];运筹与管理;2010年01期
18 王坚强;陈晓红;;信息不完全确定的多准则语言区间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学报;2010年02期
19 廖貅武;李垣;董广茂;;一种处理语言评价信息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6年09期
20 熊立,梁樑,王国华;一种基于图论与熵的专家判断客观可信度的确定方法[J];运筹与管理;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兴;乐琦;史丽华;;基于正互反判断矩阵一致性的区间数优先权重确定方法[A];第四届全国决策科学/多目标决策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卫贵武;王小容;;基于群体理想方案的二元语义多属性群决策方法[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张异;魏法杰;;基于扩展的二元语义信息处理的群决策方法[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陈廷;肖和立;;模糊语言评价的综合多属性群决策方法及其应用[A];200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5 卢建昌;孙伟;;基于标度扩展的AHP-LP模型研究及其应用[A];中国运筹学会第七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中卷)[C];2004年
6 高磊;朱菊燕;徐关尧;孙宏才;;层次分析法在人口疏散中的应用初探[A];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决策科学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梁志杰;彭杰;;基于PROMETHEE-2TUPLE群决策的供应商选择[A];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金菊良;魏一鸣;付强;丁晶;;计算层次分析法中排序权值的新方法[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陶余会;刘家才;张吉军;;如何构造模糊层次分析法中模糊一致判断矩阵[A];西部开发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10 丁俊一;陈梦东;苏杭;;基于模糊概率的AHP判断矩阵构造法[A];2003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巩在武;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理论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2 陈可;基于不确定模糊判断矩阵及序关系的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3 龚本刚;基于证据理论的不完全信息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4 王武平;面向群评价的混合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5 毕文杰;基于粗糙集与贝叶斯理论的不确定信息群决策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6 王书齐;可变模糊集多属性决策理论在大型编队防空决策中的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刘金培;基于集成算子的多属性决策与时间序列预测方法[D];天津大学;2012年
9 张立凡;我国石油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年
10 刘培德;基于模糊多属性决策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英;信息系统风险评估中几点关键技术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2 孟凡永;区间数、三角模糊数及其判断矩阵排序理论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3 鲁成国;模糊数的比较与排序及其在多属性决策中的应用[D];广西大学;2006年
4 侯贻蒙;基于有序加权平均算子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戚筱雯;不同粒度语言表达下的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6 黎华;区间权重下的多属性决策方法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7 李娟;直觉模糊同态理论及其应用[D];海南师范大学;2009年
8 曹清玮;区间型多属性群决策方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9 殷春武;模糊多准则群决策方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10 徐德鹏;自适应群决策方法及其在供应链合作伙伴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课题组;构建我国服务业统计监测体系[N];中国信息报;2009年
2 贝翔 山东省审计厅;谈党政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评价[N];中国审计报;2009年
3 民航重庆监管局适航维修处 刘瑜;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N];中国民航报;2010年
4 陈川璐 湖南省衡阳市审计局;模糊综合评价法在绩效审计中的运用[N];中国审计报;2010年
5 广发期货 温才学 崔瑞娟;基于RFM分析模式的期货公司风险客户分类研究[N];期货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