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Agent的空天飞行器的姿态控制
【摘要】:
空天飞行器(ASV)是一种新一代的先进航空航天飞行器,符合当今世界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潮流趋势,是满足未来执行太空任务,争夺制空、制天权的重要保证,因此实现ASV操纵和管理的完全自主,对保卫空天安全和加强国防力量意义重大。
本文首先介绍了多智能体系统,它的实现涉及到多智能体系统的组织结构、通信、开发方法和智能体编程语言等问题。Agent通信是决定多智能体系统能否高效运行的关键技术之一,是智能体之间协商和协作的基础和重要手段。为实现空天飞行器操纵和控制的完全自主,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的空天飞行器智能化系统的通信模型。通信模型中每个主体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可实现相应的功能,也能通过彼此之间的协调、协作合作完成给定的任务。最后利用空天飞行器智能化系统的通讯技术在JADE提供的多Agent平台上实现了空天飞行器的多智能体间的通信。
接着提出了一种新的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的Terminal滑模面设计方法。由于控制策略使得系统的初始状态处于滑模面上,从而消除了滑模控制的到达阶段,进而确保了闭环系统的全局鲁棒性和稳定性。同时,考虑到系统参数摄动和外界扰动等不确定性因素的未知性,利用神经网络对未知非线性函数的逼近能力,给出了一种新的鲁棒自适应Terminal滑模控制设计方法。利用径向基神经网络来实现这一控制策略,采用Lyapunov方法严格证明出在自适应调节律作用下闭环系统所有误差信号最终有界。并应用于空天飞行器的姿态跟踪问题,通过仿真实现说明控制方法具有很好的控制性能。
|
|
|
|
1 |
陈治湘;雷虎民;刘代军;邵雷;王玮;;基于动态逆的大空域靶弹高度控制系统设计[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7年12期 |
2 |
许鹏;曹秉刚;徐刚;郭桂芳;;电机串联式电动车驱动系统变结构控制[J];中国公路学报;2009年06期 |
3 |
宋海燕;姜长生;;基于Multi-Agent的空天飞行器智能系统通讯技术研究[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7年10期 |
4 |
刘瑞叶,王海超,马志波;一种神经网络变结构电力系统稳定器的设计[J];继电器;2002年08期 |
5 |
程显毅;杨长瑀;;机器人足球学习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发展[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6期 |
6 |
张昌凡,王耀南,何静;永磁同步伺服电机的变结构智能控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2年07期 |
7 |
韩伟;;电子市场动态原料配置方法[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8年06期 |
8 |
李彦柳;周恒俊;郭创新;姜新凡;;微网高渗透率下智能配网的MAS实现方案[J];低压电器;2010年16期 |
9 |
袁侃;胡寿松;;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飞机舵面故障诊断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1年02期 |
10 |
张勋;尹东;;多Agent系统在遥感图像目标识别中的一种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6年04期 |
11 |
刘征;;多Agent故障诊断系统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1期 |
12 |
姚俊武;黄丛生;;多机器人系统协调协作控制技术综述[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
13 |
胡云安,吴光彬,周绍磊;一种新的导弹块对角控制器设计法[J];航天控制;1999年04期 |
14 |
王伟,易建强,赵冬斌,柳晓菁;一种新型神经网络滑模控制器的设计[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5年06期 |
15 |
李广兴;周军;周凤岐;;挠性卫星高精度智能控制及物理仿真实验研究[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7年01期 |
16 |
管留;裘杭萍;林春盛;潘晓东;;基于分层半自治Agent的战术分队结构及通信机制[J];军事通信技术;2010年04期 |
17 |
厉广伟;曹爱增;尹建芹;;基于视觉的足球机器人决策规划研究进展[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
18 |
李士勇;章钱;;CMAC与变结构复合控制的新型导引律[J];火力与指挥控制;2011年02期 |
19 |
徐慎初;;针孔全息图和光计算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1期 |
20 |
龙永红,何静;一种智能控制方法及其在温度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1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