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复杂夹具智能设计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刘金山  
【摘要】: 提高夹具设计的质量和效率在产品生产制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技术(Computer Aided Fixture Design ,CAFD)的提出,为夹具设计提供了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但是,当前基于CAD的夹具设计系统大多还停留在解决设计过程中的几何建模层次上,即使引入了一些智能机制,但在处理复杂夹具设计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多数CAFD系统忽略了工件的几何特征或者其求解机制很少结合这些几何特征,使得实现智能化的夹具详细设计困难。另一方面,工件几何拓扑特征直接决定了夹具结构,在应用广泛的基于实例推理的夹具设计系统中几何拓扑信息无法利用,限制了实例检索效率,也限制了实例重用效率。此外,夹具设计中常用的专家系统等推理方式,知识获取困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智能设计系统的应用。 为了实现复杂夹具的智能化设计,本文结合特征识别技术、3D模型检索技术和传统的几何分析推理技术,提出了广义3D几何推理技术的概念;研究了面向夹具设计的3D模型几何分析和推理方法的关键技术,包括3D几何信息提取方法、几何推理策略、几何模型的拓扑表示、融合工程语义的几何模型相似性比较、基于几何相似性的智能变型设计、设计知识的提取和表示等方面的内容;结合实际工程需求开发了一套CAFD系统。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 面向夹具设计的特征识别。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的夹具特征识别技术,给出了一种通过最大凹边凝聚方法识别极限表面的方法,并定义了制造特征的方向,在此基础上给出夹具特征识别的完整算法。同时针对夹具设计中需要提取出特殊的特征的需要,提出了一种双链遗传算法,并将这种算法应用于特征识别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基于属性邻接图的特征识别的不足。 推广了Brost-Goldberg方法,提出了完整的面向三维夹具设计的定位夹紧规划方法。Brost-Goldberg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解决二维零件和棱柱形零件,论文结合夹具特征识别技术和三维几何分析技术,将该方法推广到了三维夹具设计,并提出了三维夹具设计中的夹紧方案的确定方法。针对夹具详细结构设计的需要,提出了一种面向智能设计的夹具元件完整描述,并给出了特征装配环的概念用以检验装配尺寸完备性,在自动选件的基础上实现夹具详细结构自动化设计,使得自动化夹具设计方法得到了一定的推广。 在零件属性邻接图(AAG)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零件几何拓扑结构的特征关注度模型,并给出了特征关注度模型的生成方法,在此基础实现了结合几何推理的夹具实例检索算法。同时针对传统基于实例推理(CBR)技术设计实例修改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论文在特征相似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夹具实例自动化变型设计的方法,进一步提高CBR处理的智能化程度,为实现CBR技术完整的解决方法探索了一条新路。 针对夹具设计知识获取困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在几何结构化数据挖掘和贝叶斯网络基础上,进行夹具设计知识学习方法。给出了夹具结构的图表示,以及自动获取夹具结构的方法和夹具结构聚类的完整描述。给出了描述工序件拓扑结构的扩展属性邻接图,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工序件对夹具结构的支持子图的概念,并给出了支持子图的学习方法,实现了对几何信息和夹具结构内在联系的学习。使用贝叶斯网络方法实现了对于夹具宏观设计属性的学习,并给出了支持夹具设计的推理过程。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袁正涛;袁勃;;车身焊装夹具的设计研讨[J];汽车科技;2011年04期
2 刘云豫;张晓妍;;力和变形对轴承座加工精度的影响[J];煤矿机械;2011年04期
3 冯俊刚;陈蔚芳;倪丽君;;CAFD中分层式柔性建库技术研究[J];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2006年12期
4 郑军红;叶修梓;陈志杨;;CommonKADS在夹具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9年09期
5 李应峰;帅晓锋;兰天亮;;三维激光切割钣金件的夹具设计方法[J];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1年05期
6 石顺三;;论两孔定位在精密小型零件方面的运用[J];电子工艺技术;1981年09期
7 张志明;;成组夹具的设计与应用[J];现代制造工程;1983年09期
8 牟岩君;柔性夹具设计方法与技术[J];信息技术;2000年10期
9 胡瑞飞;殷国富;徐雷;蔡鹏;;基于多层实例库的组合夹具辅助装配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06年11期
10 徐大方;;成组夹具的设计及经济效益[J];工程建设与设计;1987年06期
11 杨锦龙;;BT型椭圆软波导的架设和安装[J];光纤与电缆及其应用技术;1981年01期
12 陈蔚芳,谭彪,范炳炎;夹具CAD中有限元法的应用[J];机械研究与应用;1999年01期
13 于海全;彭高亮;刘文剑;;虚拟环境中组合夹具装配库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0年27期
14 王志海;;某夹具结构模态仿真与试验及相关性验证[J];机械与电子;2011年05期
15 张益方;多边形工件车削加工的研究[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16 范炳炎;柔性制造单元中夹具CAD系统设计[J];航空制造技术;1991年04期
17 范炳炎,周卫华,缪薇,陈蔚芳;柔性夹具CAD系统研究[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2年04期
18 ;关于征求学会活动意见的通知[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1995年02期
19 田锡天;机床夹具智能化设计系统[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7年03期
20 陈蔚芳,范炳炎,谭彪,缪薇;柔性夹具设计方法与技术[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8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红杰;吴玉光;;夹具平面定位误差计算软件的研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十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郭立志;侯晓东;;适用于大切削量加工的自涨式顶尖[A];第五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柏林;胡正义;项伟;周艳平;;气动取模机械手夹具的PLC控制[A];12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湖北省论文集[C];2006年
4 段兵;;EQ491发动机连杆铣定位面机床夹具设计[A];12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湖北省论文集[C];2006年
5 沈兴东;;基于精度设计理论的机床夹具规范化设计研究[A];全国先进制造技术高层论坛暨第十届制造业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健;于建华;;振动夹具动态特性的灵敏度分析[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7 张方;;柔性夹具上试验件结构振动环境控制技术[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兰成均;;基于实体模型的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9 高玉玲;刘艳萍;马燕;;振动试验夹具的设计与使用探讨[A];2010第十五届可靠性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葛瑞荣;周上荣;董平;刘建军;林波;;用数值模拟方法改进淬火夹具结构和装夹方法[A];第八届全国工业炉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侯鑫;基于本体的设计重用技术研究及其在CAFD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2 侯鑫;基于本体的设计重用技术研究及其在CAFD中的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3 宁宇;基于数字化工厂的轿车地板焊装线的混流设计与规划[D];吉林大学;2011年
4 安骥;非插入式液压系统管路压力与流量测量技术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文祥;含间隙副多轴电液振动试验系统的动力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冰冰;连杆胀断夹具结构强度分析及几何参数影响[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贤凯;大型薄壁件运输夹具的设计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周博;某SRV电器可靠性试验的夹具结构设计及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4 于宁;盘盖类回转式钻床夹具虚拟装配的研究与开发[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郭瑞洁;热能驱动夹具技术的研究与创新设计[D];苏州大学;2010年
6 唐炫慧;材料拉伸机液压平推夹具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3年
7 康红杰;基于分步计算原理的夹具平面定位误差计算软件的研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8 王鹏;机车电气设备振动试验夹具设计方法与试验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9 王超;滑块式二回转自由度并联夹具仿真及误差分析[D];兰州理工大学;2014年
10 闵文军;可变力夹具在数控机床中的应用[D];齐鲁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洋;宋启茹 车床刀客显真功[N];中国航天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