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结构振动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研究

王明珠  
【摘要】: 航空航天、风能利用、公路铁路以及海洋运输等领域的很多结构都是在振动载荷环境下工作的,然而由于振动疲劳本身存在的复杂性,目前在试验和理论方面对振动疲劳的研究还很不成熟。因此,对振动疲劳寿命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 本文采用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振动疲劳试验提供了验证数据,以全寿命区疲劳S-N曲线作为寿命分析依据,从振动疲劳寿命估算方法和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因素两方面,对结构振动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 采用锤击法对LY12CZ铝合金悬臂梁结构的U形槽和圆形槽缺口试验件进行了模态分析试验;采用基础振动的加载方式对U形槽缺口试验件悬臂梁结构进行了三种不同疲劳载荷谱下的振动疲劳试验,对圆形槽缺口试验件悬臂梁结构进行了两种不同疲劳载荷谱下的振动疲劳试验。研究了频率对金属材料疲劳寿命曲线的影响,提出了金属材料疲劳S-N曲线模型。疲劳S-N曲线模型在全寿命区域内很好的描述了循环应力和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统计分析了大量的试验结果,对疲劳S-N曲线模型以及频率的影响进行了验证,为结构振动疲劳寿命估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提出了随机过程的雨流幅值分布模型和时域振动疲劳寿命估算的样本法。提出的改进三角级数法解决了频域内非均匀采样随机过程的时域模拟问题,并基于改进三角级数法提出了时域振动疲劳寿命估算的样本法;提出了限带白噪声、单峰谱、双峰谱、斜谱和一般宽带随机过程的雨流幅值分布模型,给出了模型的参数和随机过程谱参数之间的半经验计算公式,并据此发展了频域振动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结合振动疲劳试验结果对常用的频域疲劳寿命估算方法进行了评述和比较。经试验验证,得出本文提出的振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能给出令人满意的寿命预测结果,且偏于安全。 研究了阻尼、应力集中和平均应力对结构振动疲劳寿命的影响。建立了模态阻尼比与结构振动疲劳寿命之间的关系;定义了均方应力集中系数,引入疲劳缺口系数计算缺口件的振动疲劳寿命;提出了随机过程雨流均值分布模型,基于雨流幅值和雨流均值相互独立的假设,解决了平均应力影响下结构的振动疲劳寿命估算问题,给出了总体疲劳载荷和振动疲劳载荷共同作用下结构疲劳寿命估算过程。通过模态分析试验和振动疲劳试验的验证,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很好的预测阻尼和应力集中影响下结构的振动疲劳寿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蔡骏;;典型的车载结构振动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研究[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14年05期
2 俞茂宏,尚晓阳,成卜乾;旋转电磁力激励结构振动的隔离和抑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988年05期
3 高明,戴冠英,杨继华,靳道斌;重力式港工结构振动与抗震问题的研究(上)[J];水运工程;1988年02期
4 王远功;《结构振动理论》新书简介[J];同济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5 徐国朋;;振动控制技术在飞航式导弹研制中的应用[J];战术导弹技术;1988年03期
6 ;一本颇著特色的新书——介绍黄玉盈教授的《结构振动分析基础》[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89年06期
7 王远功;《结构振动理论》[J];力学与实践;1989年02期
8 翁智远;对黄玉盈教授的专著《结构振动分析基础》的评价[J];固体力学学报;1989年01期
9 王大钧,王文清;振动问题中具有集中质量、弹簧和支承的结构理论的合理性问题[J];固体力学学报;1989年02期
10 顾晓华;陈怀海;;结构振动疲劳试验监测方法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5年02期
11 魏民祥,汤亦斌,王晓云,闫桂荣;结构振动的移相控制理论及实验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2000年05期
12 张钊;张万玉;胡亚琪;;飞机结构振动疲劳分析研究进展[J];航空计算技术;2012年02期
13 魏民祥,闫桂荣,王晓云,余建军,汤亦斌;结构振动模糊推理移相控制器的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0年06期
14 龙复兴;结构振动△t最优采样控制[J];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学报;1992年01期
15 叶建军;;桥上轨道交通结构振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4年16期
16 姜玉宪 ,李行善 ,吴明玉 ,胡振球 ,彭定德;飞行器结构振动和控制系统解耦及主动抑制的研究[J];宇航学报;1985年02期
17 李迎涛;周凌;杨朝山;王仲刚;;构建动力相似模型试验平台提升结构振动教学质量水平[J];高等建筑教育;2016年02期
18 ;“高分辨率遥感卫星结构振动及控制技术”研讨会通知[J];宇航学报;2011年04期
19 丁大为;;基于机械运行状态改善的机械结构振动特征设计[J];科技致富向导;2014年05期
20 余建斌;刘锐;;弹性结构振动的特征方程[J];山西建筑;201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易垒;文毅;;结构振动拓扑优化设计[A];第九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学术会议会议手册[C];2012年
2 王大钧;王其申;何北昌;;结构振动的定性性质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A];第二十七届全国振动与噪声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6年
3 程传辉;刘清良;邱国兴;;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的实用性研究[A];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4 郑世杰;陈德金;廉晶晶;;结构振动无线主动控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振动理论及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上册[C];2011年
5 左世磊;李凤明;;基于谱元法的刚架结构振动带隙问题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非线性振动暨第十二届全国非线性动力学和运动稳定性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5年
6 孙清;伍晓红;刘正伟;李鹏;;结构振动半主动控制的时滞效应[A];第17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C];2008年
7 李凯;赵德有;;加筋板结构振动声强特性研究[A];第二十二届全国振动与噪声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乔扬;陈海波;;中高频结构振动与声场耦合问题的能量流计算研究[A];中国计算力学大会'2010(CCCM2010)暨第八届南方计算力学学术会议(SCCM8)论文集[C];2010年
9 王大钧;王其申;;结构振动固有频率与模态的定性性质[A];2007全国结构动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殷学文;李慧;钟奎奎;吴文伟;;基于动刚度法的板结构振动功率流特性分析[A];第十六届船舶水下噪声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明珠;结构振动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2 宋志刚;基于烦恼率模型的工程结构振动舒适度设计新理论[D];浙江大学;2003年
3 郑少鹏;结构振动重分析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4 阎石;结构振动智能控制的人工神经网络与模糊逻辑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5 朱平;伪概自守型随机过程的研究及其在随机微分方程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6 夏天翔;结构多轴疲劳寿命预测的场强法[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6年
7 宣领宽;结构振动声辐射的有限体积法研究与应用[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4年
8 乔运峰;不同饱水度砼在冻融与疲劳耦合作用下的损伤劣化与寿命预测[D];东南大学;2018年
9 曾聿赟;基于状态监测数据的核电厂设备寿命预测算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7年
10 肖祥慧;磁头可靠性分析与寿命预测研究[D];湖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伟;结构振动疲劳寿命估算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5年
2 王佳莹;考虑温度影响下结构振动疲劳寿命估算[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3 赵峰;环舌骨会厌固定术后喉形态学及嗓音声学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4 陈代秀;轨道结构振动的周期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年
5 刘轩然;SVM算法在泵站管道及重力坝结构振动预测中的应用[D];华北水利水电大学;2018年
6 RA RATMUNY;交通荷载引起的古代木建筑振动预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8年
7 钱晓斌;行走作用下结构振动的响应谱分析方法及人群作用分析[D];浙江大学;2005年
8 王雪颖;基于断裂力学理论的焊接球节点网架结构疲劳寿命估算[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9 孔浩源;往复式压缩机活塞杆断裂失效分析及疲劳寿命估算[D];山东大学;2012年
10 姚明镜;基于流固声耦合的机械结构振动—声辐射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广发基金国际业务部基金经理 余昊;寻找年化回报20%的实现路径[N];中国证券报;2017年
2 ;21世纪统计学系列教材《应用随机过程》[N];中国信息报;2004年
3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 林全;概率、随机变量与随机过程(第4版)[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