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柔顺主—被动膝关节康复训练技术研究

杨罡  
【摘要】:随着康复医学领域的不断发展,针对一些膝关节受损后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认为为了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术后的康复训练应该是从被动到半主动直至完全主动的柔顺可控的训练过程。目前,康复训练的仪器只能提供单一的被动康复训练或主动康复训练功能,无法满足患者整个康复训练过程的需求。此外,现有的适用于膝关节术后被动康复训练的搭放式康复训练仪器多为电机+丝杆螺母的刚性连接方式,在康复过程中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而佩戴式康复训练仪器不适用于膝关节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 本文提出并设计了一种柔顺主-被动膝关节康复器,采用气动柔性驱动的方式保证了康复训练过程的柔顺性。该康复器的输出力可作为驱动患者膝关节伸屈运动的主动力与阻尼力,集被动康复训练与主动康复训练过程于一体。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根据人体膝关节的结构模型分析了患者在手术后康复训练各阶段的具体训练内容,以及各阶段患者对康复器械的功能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膝关节康复器的总体设计要求。为满足患者术后起全过程的康复要求,采用患者平躺下肢搭放在康复器上进行康复训练的搭放式结构,能够实现对患者被动与主动两种模式的康复训练,并保证康复训练过程的柔顺性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2)针对现有Mckibben型气动柔性驱动器变形率较低导致采用此种驱动方式的康复器械整体结构复杂、庞大的问题,本文设计并制作了一种推力大行程气动柔性驱动器,通过扁平截面弹性管螺旋卷绕多层叠加驱动的方式实现了较大的变形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该气动柔性驱动器的基本模型。并通过实验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该气动柔性驱动器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推力大行程气动柔性驱动器具有线性度较高,迟滞小等优点。 (3)确定了柔顺主-被动膝关节康复器的整体机械结构,提出了采用无杆气缸+推力大行程气动柔性驱动器的复合驱动方式与搭放式下肢托架单元的结构。利用无杆气缸能够实现较大行程范围内的驱动,同时易于控制其输出力的大小与方向实现被动与主动康复训练间的切换。而在屈膝训练过程的末端对患者关节组织进行拉伸训练的过程中采用推力大行程气动柔性驱动器的方式可保证该过程的柔顺性,以满足康复训练过程高安全性的要求。搭放式下肢托架单元具有长度调节装置,能够调节康复器大腿杆与小腿杆的长度以适应不同身高人群患者的康复需求。 (4)搭建了柔顺主-被动膝关节康复器的实验系统,采用LabVIEW软件对康复器控制系统进行编程。对推力大行程气动柔性驱动器的柔顺性、无杆气缸的动态响应能力以及康复器被动康复训练与主动康复训练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负载参数变化对康复器训练过程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宇川,季林红;一种偏瘫上肢复合运动的康复训练机器人[J];机械设计与制造;2004年06期
2 隋立明;张立勋;;气动技术在康复领域中的应用[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6年04期
3 黄东林;王耀武;蒋纪文;;前庭性眩晕的康复训练[J];交通医学;2006年02期
4 陶裕仿;;工业设计在提升康复器材企业竞争力中的作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5 刘合荣;张建国;薛强;;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辅具的结构设计及运动仿真[J];机械设计;2011年01期
6 张立勋,颜庆,杨勇,王岚;下肢康复训练机器人AVR单片机控制系统[J];机械与电子;2004年10期
7 石庆林,李莉,杨志强,孙悦,李世川;部分医疗器械产品的分类和界定(续)[J];医疗设备信息;2005年06期
8 黄琼;王金琳;张佳明;;飞行员面神经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8年04期
9 程卫卫;韩建海;陈捡;;下肢行走康复训练机器人机械结构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11年09期
10 李庆玲;孙立宁;杜志江;;上肢康复机器人发展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机械设计;2008年09期
11 富东兵;;辽宁省残疾人体育训练康复中心楼无障碍设计浅析[J];建筑设计管理;2010年03期
12 杨勇,张立勋,谭爱华,伊永峰;由单片机实现的多功能手臂康复训练器[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4年02期
13 赵铁石;于海波;戴建生;;一种基于3-RSS/S并联机构的踝关节康复机器人[J];燕山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14 杜杰;;家长在聋儿康复中的作用[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06期
15 胡晓刚;王人成;贾晓红;朱琳;王爱明;;表面肌电信号生物反馈治疗系统的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16 王鹏;付宜利;王树国;孟庆刚;;创伤手指康复外骨骼手系统的设计[J];光学精密工程;2010年01期
17 万柏坤;程龙龙;张广举;明东;刘秀云;綦宏志;薛召军;;用于功能性电刺激精密控制的BP神经网络整定PID算法(英文)[J];纳米技术与精密工程;2010年02期
18 汪烨;沈碧君;宋又廉;;等速人体肌力康复系统核心装置研制[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9 郑月玲;;浅论残疾人就业展能中心的设计[J];中外建筑;2010年06期
20 刘合荣;张建国;薛强;;基于MATLAB的多功能下肢康复训练辅具的机构运动分析[J];机械设计与制造;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桂芝;李伯英;;骨性关节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与护理[A];全国第八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杨瀚涛;杨瀚朝;陈淑霞;;康复训练配合电针治疗卧床恢复期中风病人33例[A];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栓病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血栓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庞红;纪树荣;胡春荣;;帕金森病的康复训练对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A];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中国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1年
4 刘昆;;制动与运动、康复评价与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A];第六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吴正奇;;重建股骨头康复训练的健康教育实施及评价[A];全国第七届骨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庞晓峰;王惠芳;庞晓冬;;优秀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康复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李嫦英;;脊髓损伤患者的心理护理[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8 杨万章;张敏;吴芳;李春镇;梁豪文;李韶辉;舒国建;赵宁;唐映;;脐血源神经干细胞合康复训练治疗遗传性共济失调30例[A];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广东社会学会健康研究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9 李莎莎;卢君艳;郑余银;蒋松鹤;;下胸椎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撑开外固定器保护早期康复一例报告[A];中国康复医学会运动疗法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选编[C];2007年
10 廖洪波;;湖南省“脑瘫康复训练及康复技术培训项目”的实践与思考[A];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茜;康复训练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2 谢芹;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宋连新;股骨远端骨折治疗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7年
4 金熙哲;枳实芍药散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痉挛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5 姜铭;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效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张辉;康复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及分子机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7 陆敏;运动训练与电针治疗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可塑性和脑卒中患者功能改善的作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8 郑荣强;关节镜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评估及临床疗效预测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9年
9 冯治国;步行康复训练助行腿机器人系统[D];上海大学;2009年
10 孙嘉利;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罡;柔顺主—被动膝关节康复训练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2 姚黎清;石杉碱甲及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D];昆明医学院;2005年
3 王芳;脑梗死早期康复治疗对血清NSE和GST的影响及临床评价[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4 张新昕;超早期介入康复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5 孟步亮;康复训练修复大鼠脊髓半横断损伤的实验研究[D];昆明医学院;2005年
6 周飞雄;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7 屈菲;靳三针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吞咽困难疗效观察[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8 白旭晶;山西省听力残疾现况调查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8年
9 殷艳玲;家庭跟进服务模式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0 李虹;康复训练对女运动员慢性下腰痛近期疗效观察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娄山 实习生 王先才;全市残疾人将感受更多关爱[N];蚌埠日报;2010年
2 邢远翔 魏兰新 王丹驰;康复训练存在误区和盲区[N];健康报;2005年
3 姚敏;康复训练 助残疾人回归社会[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4 记者  陈培华 通讯员  袁勤 吴桂潮;康复器材进村“签约医生”上门[N];浙江日报;2006年
5 李静;显微手足术后如何康复训练[N];健康报;2007年
6 记者 张文;全方位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N];西安日报;2009年
7 孙彦君记者 于宁;建就业基地 抓康复训练[N];吉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叶晓楠;京港爱心接力助他行走人生[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0年
9 本报通讯员 余艺;大爱倾注残疾人[N];常德日报;2010年
10 韩咏霞;中风偏瘫康复六注意[N];民族医药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