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主被动复合探测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针对采用单一被动毫米波探测末敏弹易受有源诱偏干扰的情况,本课题设计一种频分式主被动同时敏感目标复合探测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在分析毫米波被动探测机理基础上,建立了毫米波辐射计输出信号模型,通过对末敏弹辐射计无源干扰、有源对消干扰和有源诱骗干扰的研究,提出了频分毫米波主被动同时敏感目标的复合探测方案以提高其抗干扰性能。(2)建立了线性调频连续波(LFMCW)雷达差频信号模型并对毫米波主动探测作用距离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不同因素对目标一维距离像的影响,根据目标一维距离像特征提出了毫米波主动探测特征提取的方法,并且分析了 LFMCW雷达的抗干扰性能。(3)针对主被动探测信息融合,采用D-S证据理论方法在决策层融合,采用模糊集理论获取D-S证据理论所需的基本概率赋值;针对D-S证据理论所存在的证据冲突问题,提出了改进的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方法;对复合探测器权重进行分析,提出了不同探测器权重加权的方法;仿真结果验证所采用方法的有效性。(4)完成了末敏弹毫米波主被动复合探测器样机的设计、制作和联试,通过高楼半实物仿真模拟试验对系统性能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频分式毫米波主被动复合探测器能有效探测识别110米远金属模拟目标。
|
|
|
|
1 |
田亮;;毫米波在监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7年03期 |
2 |
施婷;司全龙;;被动毫米波成像系统研究[J];科学家;2017年17期 |
3 |
雷伟敏;;毫米波辐射特性分析与研究[J];丽水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
4 |
李翔;胡向军;彭瑞云;;毫米波辐射的生物效应研究概况[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7年05期 |
5 |
周珩;;毫米波辐射计缩比测试研究[J];现代雷达;2007年10期 |
6 |
周珩;娄国伟;;毫米波辐射计的缩比测试[J];制导与引信;2006年04期 |
7 |
周珩;小波变换在毫米波辐射计信号去噪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5年22期 |
8 |
聂建英,李兴国,娄国伟;毫米波辐射计定标方法研究[J];制导与引信;2002年04期 |
9 |
黄全亮,张祖荫,郭伟;地基毫米波辐射图像模拟生成方法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2年06期 |
10 |
汪敏,李兴国;一种毫米波辐射计目标识别方法[J];现代引信;1998年03期 |
11 |
王小娟,王多宁,王晓莉,李缉熙,李琦,马吉献;毫米波辐射对兔眼房水一氧化氮及某些细胞因子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1999年01期 |
12 |
田冬梅,谭维溢;不同介质对毫米波辐射强度的影响[J];中华理疗杂志;1999年02期 |
13 |
张俊荣;毫米波辐射计制导[J];微波学报;1997年04期 |
14 |
刘卫,陈景藻,李缉熙;毫米波生物学效应研究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国外医学(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1988年01期 |
15 |
许季华;;毫米波辐射计定标的实用技术与理论问题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8年03期 |
16 |
国霞;;毫米波的应用[J];现代防御技术;1988年01期 |
17 |
黄志洵;毫米波辐射安全问题探讨[J];物理;1989年03期 |
18 |
刘凤华;毫米波辐射测量的现状与未来[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89年10期 |
19 |
宋洪法;毫米波超导辐射计[J];低温与超导;1989年01期 |
20 |
;毫米波成象传感器[J];现代兵器;1989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