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地图线状要素的识别与获取
【摘要】:地图矢量化是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的重要环节,其工作量占整个系统开发的三分之二以上,这一课题的研究关系到GIS的精度和效率。多年来的理论及实践成果为此课题的深入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仍倍受关注。因此本文以比例尺为1:5万的彩色地图为研究对象,重点对线状要素的识别与获取进行了探索。
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
1.首先从颜色、形状、结构三方面综合分析了地图图像的特点,并讨论了扫描过程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从根源上说明了从全要素图到单版图的转化难以保持信息完整性、进而地图矢量化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
2.提出先对所有要素整体细化再分层的新思路。经过前人的研究,分层、细化、自动跟踪已成为地图矢量化的必要技术,但本文的思路先通过细化对待处理对象进行了简化,去掉了冗余信息,并为后处理提供了保证。从另一角度讲,也放宽了对分层结果精度的要求。
3.提出直接基于RGB颜色空间的自动分色算法。抓住了要素的本质特征,既省去了与其他颜色空间转换的计算开销,又能达到与其他算法类似的效果。其明显的优点还体现在对图纸质量、地图版本差异等因素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实用价值。
4.分层后的图像普遍存在部分信息丢失的问题,这也是影响自动跟踪效率、增加人工作业负担、降低自动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详细讨论了断点的成因、分类,并根据断点的结构特征提出相应的断点连接算法。
5.根据以上思路和算法,开发了一个基于微机的彩色地图线状要素识别与获取原型系统,并利用多幅真实地图资料进行了综合实验。
对于地图矢量化这一具有实践背景的课题,本文从应用出发,通过对问题的透彻分析,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述的方法简便易行、计算快速,对图像的亮度及对比度等因素有较强的适应性,对原图线状信息的恢复能够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显著提高了地图信息获取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
|
|
|
|
1 |
戎玉兰,纪知明,姚国宏,董宇阳;用MAPCAD实现彩色地图制图[J];三晋测绘;1995年01期 |
2 |
朱学芳,钟声伟;地图分割系统的编程实现研究[J];情报杂志;2005年01期 |
3 |
吴信才,王小睿;基于彩色地图的交互式矢量化方法[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1998年05期 |
4 |
姚兴海,虞泰泉;城市规划图实现计算机制图制印一体化——彩色地图电子出版系统在城市规划制图中的应用[J];城市规划;1997年02期 |
5 |
刘国瑞,曾平;扫描输入彩色地图的去噪与自动分割[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4年10期 |
6 |
郭玲,王晓兰,周献中;彩色地图线状要素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系统仿真学报;2004年05期 |
7 |
安银海;;古今地图拾珍[J];图书馆界;1984年04期 |
8 |
;北大方正再推地图出版新系统——方正智绘3.1A版彩色地图出版系统日前在京发布[J];中国图象图形学报;1998年04期 |
9 |
粟海华,王睿斌,庄镇泉;彩色地图分色算法及其实现[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
10 |
谢建华;牛斌;潘伟;;一种彩色地图自动分层的快速算法[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
11 |
王玉辉,王正光;用于地图自动识别的彩色分类方法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02期 |
12 |
辛动军;周献中;;彩色地图分色算法研究现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年11期 |
13 |
郭玲,王晓兰,周献中;结合颜色特征和结构特征的彩色地图分层算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3年12期 |
14 |
杨云;朱长青;孙群;;彩色扫描地图中线目标的矢量化方法[J];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2009年04期 |
15 |
王思远,张增祥,文沃根,邱志成;基于色彩理论与数学形态学的彩色地图自动分层研究[J];测绘通报;2001年10期 |
16 |
陈克强,于庆文,洪昌松;彩色地图辅助编图系统(MAPCAD)制图精度问题[J];中国区域地质;1997年02期 |
17 |
郑文刚,刘凯欣;离散元工程计算软件图形后处理方法[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18 |
毛国才;;导航用数字活动地图显示器[J];光电子技术;1985年04期 |
19 |
孙关龙;;地方志中常见的问题及其质量要求(三)[J];中国出版;1993年12期 |
20 |
刘育新,高晓滨,王昌宝;等高线的分层识别和地形立体显示系统的研究[J];无线电工程;1995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