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芳烃亲电取代硝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陈丽涛  
【摘要】:芳烃硝化作为亲电取代反应的典型,在有机化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因苯环是构建高能材料的基本单元,故芳烃硝化的理论和工艺也是炸药化学的必议重点课题。硝基和苯环共存体系中电子相关作用大,对理论计算要求很高。囿于计算机水平和程序功能,芳烃硝化的理论研究落后于合成实验及宏观动力学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芳烃硝化机理的理论研究主要只是对较稳定构型作静态优化,对敏感基团硝基则常采用不完全(固定部分参数的)优化,且多数计算水平较低,仅限于HF(Hartree-Fock)水平。1992年,一篇重要文献(J Am Chem Soc,1992,114:6827)认为,苯亲电取代硝化反应无过渡态。直至本世纪初亲电硝化反应机理理论研究几乎处于停顿状态,而寻找硝化反应过渡态成为长期困扰硝化机理研究的难题。 在此背景下,本论文运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和MP2等电子相关理论方法,首次解决了这一难题,较精确地阐明了苯、甲苯、卤代苯(PhX,X=F,Cl)、氟基α-取代甲苯(PhCH_(3-n)F_n,n=1,2,3)和苄基醇(PhCH_2OH)的亲电取代硝化机理,揭示了苯硝化的溶剂效应,总结了甲基、卤素和羟基在硝化反应中的定位规律,为建立崭新的量子亲电硝化理论奠定了基础。 1.苯的硝化机理和溶剂效应 运用MP2方法与6-311G~(**)基组,运用DFT-B3LYP方法与6-311++G~(**)、6.311G~(**)和6-31G~(**)基组,分别地找到母体反应苯与硝酰阳离子(NO_2~+)硝化过程中各基元反应的过渡态,求得过渡态以及由过渡态通过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得到的反应物络合物和σ-中间体(Wheland中间体)的全优化几何构型、电子结构、IR光谱和热力学性质,确认了反应通道,阐明了在亲电取代过程中无同位素效应的实验事实;求得B3LYP/6-311G~(**)计算反应活化能为8.37 kJ/mol,速率常数数量级为10~(10)mol~(-1)s~(-1),与实验相一致;从热力学和动力学两方面阐明了苯硝化的亲电取代机理优于单电子转移双自由基机理。 通过自洽反应场(SCRF)B3LYP/6-311G~(**)计算,系统研究了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5.0、25.0、50.0、78.5的溶剂对苯与NO_2~+反应过程中各驻点的结构和反应机理的影响,发现溶剂效应使气相中形成σ-过渡态(速控步骤)的活化能下降,并使该步骤在水溶液中成为无垒反应。此外,还细致研究实验与理论共同关心的Wheland中间体,揭示电荷分布、偶极矩、前线轨道能级差与溶剂稳定化能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线性关系。 摘要 博士论文 2.甲苯的的定向石肖化 通过DFT-B3LYP/6一31G”计算,求得硝酞阳离子N02+从邻、间、对位进攻甲苯 形成的反应物络合物、过渡态和W七land中间体络合物的分子几何、电子结构、能量 和IR光谱等性质。以苯的硝化作参比,求得各位次反应途径的活化能排序为:p一o- PhHm一,对甲苯定向硝化提供的理论预示与实验结果相吻合。求得甲苯硝化络合 物(。一R、。一TS或。一INT)的相对稳定化能排序为p一ArCH3一NoZ+o一AICH3一02+ m一ArCH3一N仇十PhH一Nq+。表明甲基既具有致活苯环的作用,也具有增加甲苯硝化 络合物稳定性的功能。 3.卤代苯的硝化 通过B3LYp佑一3 2 xG‘’和MPZz6一3 1 zG”// B3LYp巧一3 1 xG‘,计算,细致研究了氟苯 和氯苯的硝化机理及定位法则。求得经MPZ单点能校正后氟苯和氯苯的邻、间、对 位被NOZ+硝化的活化能依次为43.31、68.04、33.08 kJ/m 01和40.26、66.60、31.65 kJ/mol, 说明卤素取代基为邻、对位定位基,与实验结果相一致。同时,从氯苯邻位取代的活 化能比氟苯低,表明氯基的动态供电子诱导效应较强,克服了其原子半径大、空间位 阻大对邻位亲电取代的不利影响,阐明了氯苯邻位硝化优于氟苯邻位硝化的实验事 实。 4.氟基Q一取代对甲苯硝化的影响 通过B3LYp/6一3 zG’‘和MPZz6一3一。,’// B3贾P/6一3 10”计算,系统研究了氟基的。 一取代对甲苯定位硝化的影响。求得经MPZ单点能校正后节基氟(Ph一CHZF)、节叉二 氟(Ph一CHF:)和节川三氟(Ph一CF:)邻、间、对位硝化的活化能依次为24.00、42.72、 21.11;58.52、56.92、39.68;57.97、51.92、53.70 kJ/mol,表明随着a一取代度 的递增,苯环对硝化反应致钝,且由节基氟的邻、对定位硝化逐渐转为节川三氟的间 位定位硝化,与实验事实相吻合。 对Ph一eHZF、Ph一eHF:和Ph一eF:的邻、间、对位硝化反应作oF下B3贾P/6一3 10,, 计算,求得Wheland中间体与反应物络合物的能量差分别为一6.58、一1.79、一7.39;2.87、 一0·36、一2.68;10.27、1.09、l.53kJ/mol,表明随着氟基a一取代度的递增,各位次硝 化均由节基氟的放热逐渐转变为节川三氟的吸热反应。 5.经基Q一取代对甲苯硝化的影响 由MPZ/6一3 1 10,,// B3贾P/6一3 1 10,’单点能计算,得到节基醇(Ph一eHZoH)邻、间、 对位硝化的活化能依次为37.87、50.25、21.46kJ/mol,表明节醇基为邻、对位定位基。 博士论文 芳烃亲电取代硝化机理的理论研究 与甲苯邻、对位硝化的MPZ/6一3 1 20‘*// B3贾P/6一3 1 zG,’活化能为3 1 .56和21.79u/m 01 相比,二者对位硝化活化能相近,邻位硝化活化能以前者为高,表明节基醇的邻位取 ?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9条
1 游效曾;李重德;包家伟;;二甲苯异构体及其质子络合物的量子化学计算[J];化学学报;1979年03期
2 孙志忠;初文毅;侯艳君;张艳坤;;分子筛催化邻氟甲苯区域选择性硝化反应的研究[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1年04期
3 王守凯,赵德丰;3-氟甲苯的硝化反应[J];染料与染色;2004年05期
4 闫永胜;徐婉珍;贾立群;王斌贝;陈婷玉;;甲苯浮选2-巯基-β-萘并噻唑分光光度法测定钯[J];冶金分析;2006年03期
5 陈明辉;在兰湿革深加工中用铬聚合络合物减少残浴中的含铬量[J];皮革化工;1989年02期
6 贾敬怡;柴源;王依琳;王越;韩爱鸿;;硫代双烯镍络合物的合成及光热稳定性的研究[J];染料与染色;2021年06期
7 唐楠;杨志豪;吴佳金;王艳华;林鸿飞;;基于监督学习的蛋白质络合物抽取方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8 彭秧锡;等摩尔系列法测定络合物组成的又一理论证明[J];分析科学学报;2003年06期
9 刘德文,宝春云,吴爱萍;稀土、有机配体三元混配络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Ⅰ、稀土、β-二酮三元混配络合物的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J];中国照明电器;1998年07期
10 陈艳芳;用回归分析方法研究络合物的组成[J];湖南化工;1997年04期
11 张德会;热液成矿环境中络合物研究的进展[J];地质科技情报;1994年03期
12 雁;;铜-亚硝酰络合物首次合成成功[J];化学通报;1991年04期
13 王龙贵;刘晓梅;李润沼;籍秀娟;;细胞内微量铂络合物的测定[J];中国药学杂志;1993年08期
14 张治民,黄涛,王丽娟;N-乙酰乙酰基芳香族酰胺铜(Ⅱ)络合物的合成和成冰性能的研究[J];科学通报;1985年14期
15 刘爽;王慧才;;抗肿瘤新药铂络合物的合成[J];山东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1期
16 刘爽;王慧才;;新抗肿瘤铂络合物的合成[J];医药工业;1986年04期
17 钟爱珍;李琇琳;;分子氮络合物的发展与利用[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4年03期
18 徐葆筠;;光密度法研究溶液中的络合物[J];化学通报;1958年01期
19 唐雯霞;管荫桐;;铂络合物的抗癌作用及作用机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7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守凯;赵德丰;;3-氟甲苯的硝化反应[A];第九届全国染料与染色学术研讨会暨信息发布会论文集[C];2004年
2 汪鹏飞;何鉴;周秀玲;李述汤;;新型铱络合物的合成,光物理及电致发光性质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3 彭金华;陈网桦;陈利平;;甲苯半间歇硝化反应热危险性研究[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郎剑峤;朱永春;计红果;;铜-二乙烯三胺络合物电化学行为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5 杨展澜;王红纳;宗瑞发;翁诗甫;吴瑾光;;红外光谱法研究脱氧胆酸钴络合物[A];全国第10届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8年
6 张敏;曹玺珉;杜黎明;;诺氟沙星-碘荷移络合物荧光光谱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有机分析与生物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梁映秋;赵永年;赵文运;孙家镔;;混配络合物的喇曼光谱[A];第二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1983年
8 陈全亮;黄伟;张华林;周朝晖;;钼氧簇过氧络合物的合成和转化[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9 毛晨;聂崇实;朱自莹;邓道利;;双核二茂锆硫桥络合物的低频光谱研究[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10 赵莹;王笃金;徐怡庄;吴瑾光;徐端夫;;三价铕荧光络合物与聚乙烯吡咯烷酮复合物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1 陈滇宝;张玉冰;于永良;杨连琪;唐学明;;BF_3OEt_2络合物与醇、醚、酯及甲苯体系~1H、~(11)B和~(19)F NMR研究[A];第六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0年
12 张桂香;;碘分子与氯离子、溴离子和碘离子的络合物研究[A];全国第六届分子振动光谱学术报告会文集[C];1990年
13 侯雪龙;;π-烯丙基钯络合物与亲核试剂反应的选择性[A];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5年
14 崔培培;甘良兵;;铑双烯络合物的合成[A];第十六届全国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15 王健;安波;林鸿飞;;基于修正网络的蛋白质络合物预测[A];第五届全国信息检索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6 吴宗铨;薛雅欣;高龙美;贺晓悦;;新型钯络合物合成及应用于异腈聚合研究[A];2013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主题A:高分子合成[C];2013年
17 吴骊珠;佟振合;;铂(Ⅱ)炔基络合物在化学传感、光敏氧化和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十三届金属有机化学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18 赵永年;孙家镔;梁映秋;;稀土噻吩甲酰三氟丙酮络合物的喇曼光谱[A];第一届全国光散射会议会议指南[C];1981年
19 高怀志;周琳;徐德芳;孟庆芬;刘兴亮;;一种β-酮胺氟硼络合物的聚集诱导发光和力致变色性能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二十一分会:π-共轭材料[C];2016年
20 何季平;王小华;牛菲;冯子刚;;十二氢十二硼酸氧化甲撑二苯膦合稀土络合物的振动光谱[A];全国第三届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丽涛;芳烃亲电取代硝化机理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王岩;基于茚环3-位取代的茚—茚、茚—芴锆络合物的合成及催化烯烃齐聚、聚合性能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3 朱红军;氮氧多齿配位锆络合物合成及催化乙烯齐聚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成;铝、锌、钴、镍络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作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5 张延路;新型侧链含可配位基团的半夹心三氯—茚钛、锆络合物的合成及其高选择性催化乙烯三聚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
6 龚昱;过渡金属氧化物和氧气络合物的低温基质隔离红外光谱和理论计算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7 许慧侠;苯并噻唑类有机金属络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光电特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0年
8 许伟城;镍基催化剂在吸附—存储等离子体放电体系中催化氧化甲苯性能及产物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7年
9 徐佩伦;强化生物技术处理含二氯甲烷和甲苯废气的工艺和机理[D];浙江大学;2020年
10 刘丽荣;固体酸和酸性离子液体催化甲苯选择性硝化反应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1 李岩云;手性胺膦—铱络合物的制备及在不对称催化中的应用[D];厦门大学;2007年
12 陈利平;甲苯硝化反应热危险性的实验与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3 海莉;化学模拟铁氢化酶络合物合成及性能研究[D];天津大学;2020年
14 王宽;硝基含能材料制备过程硝化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15 华素兰;生物滴滤器净化甲苯废气工艺及机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16 欧晓霞;腐殖酸及其不同级分和铁的络合物对阿特拉津光降解的影响[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7 李贞玉;间歇精馏分离废溶剂中二甲苯和醋酸丁酯及相关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18 庞瑞;氨基酸以及氨基酸络合物结构与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9 金廷炫(Kim Jeonghyun);改性二氧化钛膜在185nm真空紫外光下光催化降解甲苯[D];清华大学;2015年
20 马晓明;N_2O_5硝化硝解反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陈杰;新型锌络合物的合成及催化ε-己内酯开环聚合活性探究[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20年
2 林旭光;吡啶、碘络合物对费米共振的影响[D];长春理工大学;2012年
3 唐楠;蛋白质关系网络中的络合物发现算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张娟娟;光电催化氧化降解铜氰络合物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5 杨永春;三唑金络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7年
6 何乐;含悬垂噻吩基、苯基取代的茚钛、茚茂锆络合物的合成[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赵科研;基于氮膦骨架配体铱络合物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8 吴嘉杰;稀土络合物掺杂聚合物荧光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9 张星宇;非对称多齿单酚氧基锌、镁络合物的合成及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周海峰;基于铜氨络合物制备铜薄膜的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11 于凤英;基于数据集成和监督学习的络合物发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
12 高丹怡;新型钒络合物的合成与催化性能及杜仲胶的交叉易位改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3 安波;基于蛋白质关系网络的蛋白质络合物抽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4 张红;β-酮亚胺锌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7年
15 高玉斌;硼胺络合物潜伏型固化剂的合成及环氧树脂体系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年
16 刘晓磊;温度、压强对吡啶与水的络合物费米共振的影响[D];吉林大学;2013年
17 杨超;β-酮亚胺多核锌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20年
18 许一;新型侧链含悬垂噻吩基取代茂铬络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9 赵振英;铁和锌络合物稳定常数及磷酸二酯水解能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0 陈巍;电场作用下长碳链尼龙络合物的结构演变与致冷效应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本报记者 何晓曦;甲苯市场多空角力[N];国际商报;2016年
2 本报记者 何晓曦;甲苯、二甲苯市场供需转变[N];国际商报;2016年
3 艾萌;今年甲苯市场保持强势[N];中国纺织报;2004年
4 常森;甲苯二甲苯价格看涨[N];中国化工报;2007年
5 常森;甲苯市场走势好 二甲苯强劲涨高[N];中国化工报;2006年
6 常森;甲苯二甲苯行情继续攀升[N];中国化工报;2006年
7 常森;甲苯二甲苯市场强势减弱[N];中国化工报;2006年
8 常森;甲苯市场牛气十足[N];中国化工报;2006年
9 常森;甲苯市场稳中有跌[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陈其珏;高成本低需求 甲苯厂商遭双向挤压停车减产[N];上海证券报;2008年
11 记者 李海英 实习生 宋采桥;甲苯、二甲苯成室内环境“头号敌人”[N];沈阳日报;2012年
12 记者 洛涛;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家中二甲苯超标最严重[N];经济参考报;2011年
13 记者 徐沛宇;华南二甲苯每吨日均上涨200元[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14 陈其珏;高成本低需求 甲苯生产厂商遭双向挤压[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15 王明毅;全球最大二甲苯厂选用Experion R300[N];中国石油报;2007年
16 谷立辉李军;“二甲苯”未对下游水体造成污染[N];南方日报;2008年
17 常森;二甲苯市场价格暴涨[N];中国化工报;2006年
18 ;甲苯市场延续跌势[N];中国石油报;2004年
19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克军;16吨甲苯随时可能爆燃[N];深圳特区报;2012年
20 张海雪;溶剂二甲苯价格高出异构二甲苯[N];中国信息报;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