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目标RCS的建模与检测
【摘要】:对目标雷达散射截面进行建模,实现对目标的识别检测在现代雷达信号处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具体的项目需要,在目标RCS数据的获取以及目标检测方面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有
·利用物理光学法和物理绕射理论计算复杂良导体目标的雷达散射截面,结合图形电磁学实时地得到目标的RCS值。利用GRECO软件,对于有介质涂敷的雷达目标,采用基于广义的Kirchhoff近似的阻抗边界条件,通过Fresnel反射系数计算涂敷目标的散射截面。
·对于既含有电大尺寸的部分,又含有丰富的电小尺寸细节的目标,我们对目标表面进行合理的分区,采用混合法计算RCS。在目标表面上细节丰富的区域如开放口面、尖劈尖角等使用矩量法建模求解,对于目标上比较平坦的部分,则使用物理光学近似建模求解。
·在获得目标频域雷达散射截面的基础上,得到目标的一维和二维距离像,从其一维和二维距离像中可以获得目标的强散射点的分布。
·针对雷达目标回波的非线性特征,采用了一些非线性系统辨识等智能方法来提取目标的特征进行检测。即对原始信号进行重构,然后进行动目标的识别检测。此外,在检测滤波器的设计中,使用了遗传算法对过渡带进行了优化,获得较大的衰减值。
|
|
|
|
1 |
谢武志,尹成友,杨剑炜;空飘球散射性能的数值分析与研究综述[J];舰船电子工程;2005年04期 |
2 |
郭文彦,吕长荣,张敬东;细长椭球导体雷达散射截面的分析计算[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
3 |
李坚,舒永泽;计算整机雷达散射截面的部件组合方法[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1991年04期 |
4 |
王永寿;;以距离多普勒成像原理为基础测量飞行体模型雷达散射截面方法的探讨[J];飞航导弹;1991年02期 |
5 |
刘剑豪,傅文斌,董文峰;有耗介质圆柱双站RCS分析及比较[J];空军雷达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
6 |
孙宇乾;李安平;童创明;;AWE计算导体宽角度与宽频域RCS的效果分析[J];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
7 |
张昆;薛晓春;;截面形状与战术导弹隐身设计[J];战术导弹技术;2008年02期 |
8 |
李启鹏;王和平;;腹部进气道电磁散射特性及RCS减缩方法研究[J];航空计算技术;2009年06期 |
9 |
许占显;孔立堵;;金属平板基底涂覆介质层线形裂纹的RCS特性[J];舰船科学技术;2010年03期 |
10 |
曾霖,倪维立,肖衍明;CG-FMM应用于电磁散射截面的求解[J];应用科学学报;1999年01期 |
11 |
黄小红,邱兆坤,陈曾平,张振中;空间目标RCS序列的分形分析[J];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5年01期 |
12 |
杨河林;温定娥;王海婴;;导体平板上铆钉的电磁散射分析[J];微波学报;2005年05期 |
13 |
张昆;薛晓春;;二维机翼雷达散射截面特性分析[J];飞机设计;2008年01期 |
14 |
邹昕;景占荣;羊彦;;针对某型导弹RCS的计算与仿真[J];计算机仿真;2009年06期 |
15 |
唐恩凌;王崇;;纳米吸波材料吸收剂的研究现状[J];飞航导弹;2009年07期 |
16 |
贺昌辉;潘英锋;;目标谐振区电磁散射特性分析[J];咸宁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
17 |
方谧;孙玉发;赵克明;;正负介质覆盖下金属柱的电磁散射特性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8期 |
18 |
刘键,郭文彦,吕长荣;用扩展物理光学(E.P.O)计算旋转对称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CS)[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
19 |
高一凡,郭兰英;矩形涂覆薄介质层导体的雷达散射截面:傅里叶级数解[J];现代电子技术;1997年04期 |
20 |
谭莹,漆兰芬,罗冶,周志敏;雷达散射截面测试的分段剖面处理[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