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氢燃料理化性能再研究
【摘要】:为了确保碳氢燃料在250kg航弹中科学合理和安全可靠使用,本文对碳氢燃料的理化性能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准确测量了-55℃~55℃的燃料密度及30℃~60℃时的饱和蒸汽压,拟合得到相关系数R~2大于0.995的密度与温度及压力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和多项式,该结果可作为战斗部壳体设计的重要依据。确定了以气相色谱测定燃料组分含量的方法,即用乙酸乙酯做溶剂,采用标准曲线方法来测定敏化燃料C的含量;另外三种组分则采用面积归一化法,利用峰面积含量来表征其在混合燃料中的含量,该法操作方便,可靠性高。对燃料的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由于燃料挥发性大,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由于进样量少,难以得到清晰谱图;初步研究表明,采用加速量热仪法(ARC)来研究燃料的内相容性更可靠和准确。采用腐蚀性实验研究了燃料与两种壳体材料(st12-1.5、20#钢板)的外相容性,结果表明该燃料与被测试壳体外相容性好,该法推荐为其他材料的外相容性研究方法。本文还参考相关标准,并结合已进行的实验制定出一套碳氢燃料的质量控制及检测规范。
|
|
|
|
1 |
赵素英,王良恩,黄诗煌;单一含盐溶液饱和蒸汽压的测定关联及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2年05期 |
2 |
吴泰忠;;液环真空泵的汽蚀防护[J];化工设备与管道;2006年02期 |
3 |
徐红江;路斌;董巧龙;丁广宇;;真空蒸馏脱除粗铟中镉的实验研究[J];有色矿冶;2007年05期 |
4 |
刘耿亮,汤振武;活塞式火炬气压缩机改进[J];石油化工设备;2000年04期 |
5 |
张武;王殿舒;封彩霞;王新平;;脱丁烷塔控制分析与参数优化[J];新疆石油科技;2005年04期 |
6 |
冯刚;邓远利;;机械真空泵油系列产品的开发与应用[J];润滑油;2008年01期 |
7 |
刘思南;孟祥晨;张久龙;;三种糖在不同饱和蒸汽压下对双歧杆菌喷雾干燥菌粉稳定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年10期 |
8 |
江奎;;丙烯罐压力超高原因分析[J];石油化工设计;2008年04期 |
9 |
刘晖;张洪涛;肖红;;水饱和蒸汽压的Antoine方程常数的比较[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9年13期 |
10 |
沙林;;离心式原料泵机械密封的使用情况分析[J];石油化工设备技术;2009年02期 |
11 |
刘加中,韩朝绘,李道伟;关于冷冻干燥的原理应用和探讨[J];齐鲁药事;2004年07期 |
12 |
冯宇,张程煜,杨志懋,王亚平,丁秉钧;CuCr触头材料纳米晶化对真空放电性能的影响[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05年05期 |
13 |
黄艳仙;莫桂娣;黄克明;揭永文;;乙醇体积分数对乙醇汽油蒸发性能的影响研究[J];化学与生物工程;2009年07期 |
14 |
栾敬文,陈雪琴;邻甲苯甲酸饱和蒸汽压的测定[J];化学工程;1984年04期 |
15 |
邸幼军;导热油(Therminol 50)饱和蒸汽压的测定[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
16 |
祝远姣,陈小鹏,王琳琳,韦小杰,阳承利,童张法;蒎烷饱和蒸汽压的测定与关联[J];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003年05期 |
17 |
万艳鹏;尹霞;曾德文;;几种重要的热力学模型预测能力的比较研究[J];广州化工;2007年02期 |
18 |
刘其松;兰先秋;范新年;付超;宋航;;氯化锌与2-甲基-1-丁醇或3-甲基-1-丁醇二元体系溶解度和蒸汽压的测定及关联[J];石油与天然气化工;2007年06期 |
19 |
曾哲灵;薛艳辉;万冬满;高荫榆;;蜂蜜的饱和蒸汽压-温度-水分含量模型建立[J];食品科学;2008年09期 |
20 |
宋艳;李尔夫;李曼秋;;光明轻烃总库工艺设计概述[J];油气田地面工程;2009年09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