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功率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力学效应的测试与分析

徐荣青  
【摘要】:本文主要从实验上全面研究了高功率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存在的力学效应、超声效应、空泡效应、等离子发射光谱以及等离子冲击波。 首先提出了一种由负轴棱镜和球面透镜组成的光学系统,该系统可产生光斑尺寸可变的无衍射光束,指出若用该系统作为激光加工的聚焦系统,在无衍射范围内对工件位置误差的敏感度为零,对工件表面的平整度适应性强,并可通过更换普通的球面透镜来适应不同加工要求,同时指出该系统在测量方面潜在的应用价值。 采用光学阴影同步照相法研究了激光烧蚀靶材过程中烧蚀物的空间形状及其发展过程,首次提出光场力概念,结果表明:烧蚀物离开靶材表面时的速率分布由蒸发机制决定,在作用激光作用时间内烧蚀物的传输行为由扩散机制和光场力机制共同决定,激光作用结束后,烧蚀物的传输行为由扩散机制单独决定。 研制了基于光探针技术的测量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装置,并用该装置研究了激发态Al原子的特征谱线的飞行谱,计算了激发态Al原子的飞行速度。 研制了基于表面形变效应光偏转的激光超声测试仪,用其测量了Lamb波、表面波及纵波。 研制了基于折射率效应光偏转的等离子冲击波测试仪,首次用光偏转法测量了透明固体中的冲击波。 首次研制了基于胡克定律的光纤瞬态力学传感器,用其研究了不同激光能量下水下打靶过程中靶的力学效应,结果表明:靶依次受到三个瞬态脉冲压力;空泡射流的产生及射流冲击力的大小,由泡能和无量纲参数共同决定。实验研究了气液环境中激光打孔的效率,得到了水中激光打孔效率远高于空气中打孔效率的重要结论,并分析了原因。 根据考虑空泡能量耗散的球形空泡动力学模型,数值计算了激光泡的脉动过程,在此基础上,基于气液两相面折射率变化引起光偏转原理,设计并研制了测量激光泡一维几何线度的实验装置,用其研究了不同激光能量下靶材表面激光泡各次脉动的最大泡半径及最小径向距离,并对数值计算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激光的应用及相关检测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万姜林;隧道超欠挖力学效应的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0年06期
2 凌标灿,黄向宏;巷道断面形状力学效应三维数值模拟分析[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3 安卫;激光超声检验在复合材料及涂层上的应用[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6年03期
4 尤政,胡庆英,林闽,李建;用于表面缺陷检测的激光超声技术[J];宇航计测技术;1998年06期
5 何跃娟,朱日宏,沈中华,陆建,倪晓武;有限元方法在激光超声研究中的应用[J];应用激光;2004年05期
6 黄伟;周文斌;陈鹏;;水—岩化学作用对岩石的力学效应的研究[J];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01期
7 马博恒;露天采场边坡岩体结构的力学效应分析(上)[J];冶金矿山设计与建设;1998年04期
8 汤连生,张鹏程,王思敬;水-岩化学作用的岩石宏观力学效应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4期
9 贾嘉陵,刘维宁,李兴高;水压在隧道工程水环境中的力学效应机理初探[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年08期
10 白玉海,裴力伟,方启平,严玉萍;激光超声与无损检测[J];无损检测;1996年07期
11 何存富,周辛庚;扩散焊接件的非接触式激光超声检测[J];无损检测;1997年12期
12 汤连生,张鹏程,王思敬;水-岩化学作用之岩石断裂力学效应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2年06期
13 龚育良,俞为民,徐炎;激光在金属中激励超声脉冲的研充[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2年02期
14 徐光黎;;节理张开度水力学分析[J];勘察科学技术;1993年02期
15 马博恒;向斜构造对结构面力学效应的控制[J];河北冶金;1999年04期
16 耿森林,尚志远;纳米AlP/SiO_2中激光超声信号功率谱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17 赵学敬;;论小麦水分调节的力学效应与潜伏功能[J];粮食加工;2009年01期
18 贺玲凤,潘桂梅,小林昭一;利用激光超声测量H型钢梁的残余应力[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7期
19 潘永东,钱梦騄,徐卫疆,M.OURAK;激光超声检测铝合金材料的残余应力分布[J];声学学报(中文版);2004年03期
20 尹向宝;激光超声及其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煤炭技术;2005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文;杨德兴;郭钰宁;廖威;;金刚石压砧加载下激光超声指向性的模拟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2 詹红生;;手法的力学效应研究进展[A];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3 汤连生;王思敬;;水-岩土化学作用的力学效应研究与进展[A];第六届全国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集[C];2000年
4 许崇高;;背越式不同助跑弧线及其生物力学效应的探讨[A];第五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C];1985年
5 耿森林;尚志远;;基于小波变换的激光超声信号处理研究[A];中国声学学会2003年青年学术会议[CYCA'03]论文集[C];2003年
6 李彰明;黄锦安;;松散颗粒介质初始结构力学效应探讨[A];新世纪岩石力学与工程的开拓和发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第六次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0年
7 付永胜;钱惠国;蒋爵光;;岩体中非贯通裂隙的力学效应研究[A];首届全国青年岩石力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8 孟兆祥;;用长脉宽固定宝石激光仪对244例脱毛观察[A];美丽人生 和谐世界——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医学美学与美容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20周年庆典暨第三届两岸四地美容医学学术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9 ;第二届亚太激光讨论会征稿简则[A];湖北省激光学会论文集[C];2000年
10 邓玲;陈仕国;马显光;廖新华;孙丽丽;;改善血液红细胞变形性的He-Ne激光血管照射技术研究[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荣青;高功率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力学效应的测试与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2 马云;激光超声技术及其在高压声速测量中的应用[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3 许伯强;层状材料的激光超声有限元模拟和神经网络方法反演材料参数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马新;水平定向钻杆力学效应模拟仿真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章玉珠;聚焦和环境参数对激光等离子体冲击波力学效应影响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6 何存富;激光超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1995年
7 赵艳;流—固界面和弯曲表面上激光超声波的理论与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王纪俊;激光热弹超声体力源和对应波形的数值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9 严刚;激光声表面波用于金属表面缺陷无损检测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10 石一飞;金属材料表面缺陷及残余应力的激光超声无损检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刚;复合材料中激光超声的数值模拟[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曾荣军;激光超声表面波检测的实验研究[D];南昌航空大学;2012年
3 顾竹君;激光超声技术在蜂窝夹芯材料检测中的数值模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4 刘茜;人类牙齿的外貌结构对激光超声波传播影响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5 李刚;激光超声技术及其在金属无损检测方面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韩昌佩;激光超声波检测金属表面缺陷的理论及实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7 王永强;MEMS基片厚度的激光超声测量技术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8 李远林;基于反射横波的金属材料内部缺陷激光超声检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9 刘婧;热驱动型SMP材料加热过程中激光超声衰减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10 谭项林;激光超声无损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四川 税超;激光电话实验记[N];电子报;2001年
2 记者 赵凤华 通讯员 孙丽 余文龙;华中科大引领武汉激光业[N];科技日报;2003年
3 记者 周芳 通讯员 徐卿;湖北馆:手指拨奏激光琴[N];湖北日报;2010年
4 张巍巍;澳研发出迄今最高效激光量子存储技术[N];科技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阮湘华;楚天激光[N];科技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阮湘华 通讯员 甘雨青 肖开霖;激光:为啥论文多 产业小[N];科技日报;2001年
7 记者 曾遗荣 实习生 余启兰 通讯员 冷承秋;楚天激光的创新之道[N];湖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田智勇 师华伟;“楚天”三问[N];中国电子报;2003年
9 赛迪评测计算机外围设备实验室;三星SCX-5312F激光多功能一体机[N];中国计算机报;2003年
10 ;穿透的魅力:激光内雕[N];电脑报;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