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电控液驱车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已成为人们关切的全球性热门话题。节能是要求从开发到利用的全部过程中获得更高的能源利用率。从长远观点来看,汽车用的能源必须换代,找出新的能源,其发展才更有前途。但就目前而言,如何降低汽车能源的消耗,节约宝贵的石油资源,争取寻求可靠代用燃料的时间是当务之急。
城市客车运行工况需要频繁的起动制动,过多的能量消耗在制动器上。若能把消耗在制动器上的能量尽量回收和重新利用,对提高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大有益处,同时对提高车辆的排放也有很大的改善。
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飞轮储能、液压储能和蓄电池储能三种汽车复合传动系统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并针对城市客车的行驶特点,选用液压蓄能器作为储能元件。
二次调节传动技术是一种新型的传动技术。该技术是建立在恒压网络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传动系统中液压马达的斜盘倾角,从而改变排量来适应负载的变化。利用液压马达的四象限工作特性,能够有效地实现能量的回收与再利用,具有很高的效率和很好的节能效果。将二次调节技术应用于车辆的传动系统中,对研究车辆的能量回收再利用和减少环境污染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在分析和研究二次调节传动系统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二次调节传动技术构成的新型电控液驱车驱动/制动系统。详细地分析了车辆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系统中各主要元件的动作情况;详细地推导、建立了系统中主要元件的数学模型,从而建立了整个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系统中主要元件的参数匹配关系进行仿真分析。
针对城市客车工作过程中,采用了不同的控制策略对车辆的驱动/制动系统进行控制研究。通过仿真分析:采用模糊控制技术具有输出响应快、调节时间短、超调量小、控制精度高,有较强的适应系统内部参数变化和抵抗外部扰动的能力,且对于驾驶员来说,操作简单、方便且能够及时地满足驾驶要求。
汽车防滑控制是制动防抱死系统和驱动防滑转系统的统称,是一种新型的主动安全控制技术,对于提高车辆的牵引性能、操纵性能和稳定性能以及预防事故发生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驱动/制动时,由车轮滑动率与附着系数曲线可知,当车轮的滑动率为0.05~0.2时既能发挥车辆的纵向性能,又能使车辆具有一定的侧向稳定性能。针对新型电控液驱车的复杂性和防滑控制的非线性特点,本文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并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在低附着系数路面上进行加速/制动时,通过对液压马达的排量进行模糊控制后,驾驶员即使将油门踏板/
|
|
|
|
1 |
王剑;张绍勇;宋小安;路天航;;永磁同步电机新型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8年05期 |
2 |
牟龙华;张大伟;周伟;;基于并联谐振的新型混合有源滤波器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年18期 |
3 |
韩文;常思勤;;模糊控制在新型电控液驱车制动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6年04期 |
4 |
韩文;常思勤;易纲;张庆永;冯浩;;新型电控液驱车二次元件控制策略的实验研究[J];液压与气动;2008年02期 |
5 |
王江涛;刘海琴;王剑;;新型永磁同步电动机无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J];微特电机;2010年08期 |
6 |
王建;江先志;;气动肌肉驱动的康复机器人关节建模及位置模糊控制[J];机械制造;2011年03期 |
7 |
固定益;;东芝公司开发的AW—50F2全自动洗衣机[J];家电科技;1993年01期 |
8 |
尹仕任,韩立燕;模糊控制在机车装置试验中的应用研究[J];内燃机车;1996年02期 |
9 |
林维明,张冠生,雷德森;论电器的模糊控制新技术[J];低压电器;1996年05期 |
10 |
李玉卿,赫秀芬;PN 结温度传感器在模糊控制电冰箱中的应用[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1997年09期 |
11 |
范洪涛,史忠科;解耦模糊控制方法及在飞控中的应用[J];飞行力学;1997年02期 |
12 |
戴文战;基于神经网络的模糊控制[J];黑龙江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2期 |
13 |
;电饭锅模糊控制器[J];技术与市场;1997年03期 |
14 |
黄布毅;放眼国际市场 积极推进家用电器模糊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J];家用电器科技;1997年03期 |
15 |
侯远龙
,赵建章;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在高精度电液伺服系统中的应用[J];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1997年03期 |
16 |
毛建旭,黄志宇,王耀南,孙炜;模糊控制在直流电机调速中的应用[J];电气传动自动化;1998年03期 |
17 |
陈兴国,谭会生;智能控制功率因数的提高[J];节能;1998年10期 |
18 |
;《模糊控制技术标准体系》软科学课题通过评审验收[J];中国标准化;1998年10期 |
19 |
俞炳丰,漆鹏程,王沣浩,杨龙,祈宏,刘兆岳,冯键;模糊控制空调器用小功率变频器的研制[J];制冷学报;1998年03期 |
20 |
黄永梅,傅承毓;模糊控制对精密实时跟踪控制系统性能的改善[J];光电工程;1999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