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宽带随机噪声雷达成像理论与技术研究
【摘要】:随机噪声雷达由于其优良的低截获概率和电磁兼容性,在过去四十年内一直得到人们的关注和研究。超宽带穿透成像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新发展起来的雷达探测技术,其主要手段是工作于低频段的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主要功能为穿透叶簇和地表,实现对隐蔽目标的高分辨探测成像。随着现代战场环境的日益恶化和民用电子通信设备的飞速发展,为了满足军事、民用、环保等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将随机噪声雷达技术和穿透成像技术结合起来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这正是我们开展超宽带随机噪声成像新体制研究的原因。
本文以超宽带随机噪声成像理论研究为核心重点探讨了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 讨论了各种超宽带信号形式,阐述了随机噪声信号的优点;对超宽带穿透成像工作频段和极化方式等重要系统参数进行了论证。
2) 分析了随机噪声雷达的理论基础,重点讨论了基于相关接收的随机噪声雷达系统模型。
3) 探讨了叶簇/地面穿透超宽带随机噪声雷达成像的系统模型和成像机理,并在分析叶簇传播模型的基础上总结了叶簇模糊对成像质量的具体影响。
4) 在总结超宽带成像特殊性的基础上,研究了适用于超宽带宽波束系统的成像算法;通过比较分析选出了适合超宽带随机噪声成像的算法;给出了相应的仿真和结果分析。
最后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
|
|
1 |
安道祥;黄晓涛;李欣;周智敏;;MWD算法和NCS算法在低频UWB SAR成像中的比较[J];宇航学报;2010年12期 |
2 |
王顺华,梁甸农;对大处理角UWB-SAR成像技术的分析和研究[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1998年04期 |
3 |
沈爱国;姜秋喜;;基于复卷积的超宽带SAR干扰技术[J];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2009年03期 |
4 |
周智敏,梁甸农,李肖东,王顺华;超宽带合成孔径雷达实时成像处理[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0年10期 |
5 |
周璧华 ,陈 彬 ,高 成;现代战争面临的高功率电磁环境分析[J];微波学报;2002年01期 |
6 |
罗根新,孟粉霞,童长江,王建国;超宽带电磁脉冲与地雷耦合的数值模拟[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3年08期 |
7 |
李熹;王治国;费元春;郭德淳;;超宽带非周期信号等效采样的研究[J];电测与仪表;2005年12期 |
8 |
金英光;裴玉奎;葛宁;王有政;;超宽带高速卷积译码器设计与实现[J];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09年S1期 |
9 |
;科技动态[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年13期 |
10 |
常文革,梁甸农,周智敏;轨道超宽带SAR实验技术研究[J];电子学报;2001年09期 |
11 |
谭辉
,周开基
,贺建新
,汪水平;超宽带EMI滤波器的设计[J];安全与电磁兼容;2005年01期 |
12 |
鲁放;黄载禄;;基于TH-UWB串行干扰消除的多用户检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3 |
刘定芳;李有根;周雪花;;一种改进的超宽带Rake接收机[J];舰船电子工程;2008年12期 |
14 |
李秋玲;徐国兵;;超宽带螺旋天线的小型化设计[J];遥测遥控;2011年02期 |
15 |
吴康迪;;加拿大遥感中心科研近况[J];遥感技术与应用;1992年03期 |
16 |
喻光正;低频超宽带SAR原理和技术问题[J];电讯技术;1999年01期 |
17 |
谢亚楠;雷达方程在星载合成孔径雷达中的应用研究[J];上海航天;2000年06期 |
18 |
荣向军,毛士艺,李少洪,王月忠;合成孔径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机体系结构研究[J];航空学报;2001年S1期 |
19 |
王伟,周茂峰;超宽带—正交频分复用系统的接收结构[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
20 |
邹倩颖;王绪本;;超宽带电磁脉冲辐射传播特性研究[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