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有机阻垢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

张曙光  
【摘要】:运用量子化学(QC)、分子动力学(MD)方法研究了循环冷却水常用阻垢缓蚀剂的作用机理,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结合实验结果及理论模型,确定了方解石、硬石膏、羟基磷灰石这三种常见的成垢晶体作为底物,采用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方法系统地考察了羧酸类均聚及共聚物、多胺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的阻垢机理,有机膦酸的阻垢缓蚀机理;第二部分,研究了吡啶及其衍生物对铝、BTA及其羧基烷基酯衍生物对铜、咪唑及咪唑啉类衍生物对铁的缓蚀机理。 运用MD方法对聚羧酸类阻垢分散剂与方解石、硬石膏、羟基磷灰石晶体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动态模拟。发现6种聚羧酸分子阻方解石垢的能力强弱依次为AA-MA>HPMA>AA-HPA>PAA>AA-MAE>PMAA,且对其(1(?)0)面生长的抑制居主导地位,由体系对关联函数分析得到了同样的结论;阻硬石膏垢的能力强弱依次为AA-MA>HPMA>AA-HPA>AA-MAE>PMAA>PAA,阻羟基磷灰石垢的能力强弱依次为AA-HPA>AA-MA>HPMA>PAA>AA-MAE>PMAA。聚羧酸与三种垢晶体的结合能主要来自于体系库仑作用的贡献;聚羧酸分子在结合过程中发生了强烈的扭曲变形,三种垢晶体中的Ca~(2+)与聚羧酸中羰基O原子之间形成了离子键;聚羧酸分子中的链端羧基比中部羧基抑制垢晶体生长的能力弱。 对有机膦酸分子的DFT研究表明,功能基团原子间的距离与方解石晶面钙离子对间距的匹配程度决定了其阻垢性能强弱。运用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DFT方法,得到有机膦酸与方解石(104)晶面间结合能的排序为ATMP>EDTMP>HEDP>GDMP>AEDP>MADMP,膦羧基、羧基上的O原子与晶面Ca~(2+)之间的强静电相互作用使得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分子轨道能隙、前线轨道系数以及电子轨道布居等方面分析,得有机膦酸缓蚀性能强弱顺序为GDMP>HDTMP>EDTMP>ATMP>MADMP。对有机瞵酸与垢晶体相互作用的MD模拟结果表明,阻方解石垢的能力强弱依次为EDTMP>HDTMP>HEDP>ATMP>GDMP>AEDP>MADMP,且对其(1(?)0)面生长的抑制居主导地位;阻硬石膏垢的能力强弱依次为EDTMP>HDTMP>MADMP>ATMP>GDMP>HEDP>AEDP,且对其(010)面生长的抑制居主导地位;阻羟基磷灰石垢的能力强弱依次为EDTMP>HDTMP>ATMP>GDMP>HEDP>AEDP>MADMP。体系的结合能E_(bind)主要来自库仑作用的贡献。在与垢晶体结合过程中,有机膦酸分子发生了扭曲变形,且三种垢晶面上的Ca~(2+)与膦酸分子中羰基O原子之间形成了离子键。 以端氨基聚醚、亚磷酸、甲醛、浓盐酸为原料合成了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并对产品进行了表征。MD研究表明,PAPEMP(n=1~8)分子与方解石(1(?)0)晶面的结合能排序为(按聚合度)5>6>4>3>8>2>7>1。对体系各种相互作用以及对关联函数g(r)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朱伟;肖继军;黄辉;马秀芳;李金山;肖鹤鸣;;MD模拟温度对TATB和TATB/F_(2311) PBX力学性能的影响[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2 孙小巧;范晓薇;居学海;肖鹤鸣;;丁三醇三硝酸酯与高分子黏合剂的相互作用[J];火炸药学报;2007年03期
3 席海涛;高亚军;孙小强;殷开梁;陈正隆;;缺电子联吡啶环蕃与富电子苯醚链的结合能[J];物理化学学报;2009年02期
4 王世燕;张军;卢贵武;;聚合物阻垢机理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5期
5 孙炜;陈中;黄素逸;;甲醇溶液中Na~+和Cl~-溶剂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年06期
6 沈海军;陈裕;;纳米碳管、聚合富勒烯链的拉伸特性与电子结构[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6年04期
7 魏克成,温浩,周涵,徐未,许志宏;丁二酰亚胺类分散剂在伪烟炱表面吸附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年01期
8 张曙光,石文艳,雷武,夏明珠,王风云;水溶性聚合物与方解石晶体相互作用的MD模拟[J];物理化学学报;2005年11期
9 徐波;吕佳娉;王仁田;祝虹杰;宫文政;宫宝安;;锆基非晶态合金的稳定性[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06年02期
10 王大喜;董宪荣;汪树军;;多硫化钴CoS_x结构与稳定性的密度泛函研究[J];分子科学学报;2007年02期
11 张曙光;陈瑜;王风云;;苯并三氮唑及其衍生物与氧化亚铜晶体相互作用的MD模拟[J];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2007年06期
12 黄正国;徐梅芳;;对计算化学的涵义与课程开设情况的调查[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9年05期
13 苏东东;卢贵武;周广刚;王坤;;天然气-水-活性剂混合体系在石英表面吸附微观机理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1年03期
14 丛恩同,张士国;缓蚀剂作用机理的量子化学研究[J];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15 高洪泽,段红霞,祖薇,程红,仇永清,苏忠民;[Si(S_2Ph)_n]~(m±)(n=1~3)化合物稳定性的ab initio和DFT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16 李钢,周鲁,郝丽芬;二磺酰胺类内皮素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研究[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05年09期
17 雷武;张曙光;夏明珠;王风云;;多氨基多醚基亚甲基膦酸的合成及其阻垢机理的MD模拟[J];化学学报;2006年12期
18 齐卫宏;;分子动力学研究铅纳米薄膜熔化温度与结合能的关系[J];金属功能材料;2006年05期
19 贾妍;刘恒;虞烈;;纳米流道内液体特性的分子动力学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0 孟凡顺;李向富;陈宏善;;Lu_n(n=2~36)团簇基态结构的遗传算法研究[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青;杨小震;;高分子链在溶液与熔体中的构象态结构与构象态跃迁[A];2005年全国高分子学术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梅林玉;刘亚青;付一政;;MD模拟温度对HTPB/AL结合能的影响[A];2008'中国信息技术与应用学术论坛论文集(二)[C];2008年
3 兰惠清;冯大鹏;;分子模拟在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研究进展[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赵波;荣玉芝;李晓东;陈昌云;王正武;;苏丹红对血红蛋白的荧光猝灭及密度泛函计算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五届年会暨第四届东西方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黄海峰;买买提明·艾尼;阿布都热合曼·阿布都卡地尔;高桥昭如;刘恒;虞烈;王铁军;;BCC铁中刃型位错与铜沉淀物相互作用的原子尺度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6 赵亚溥;;纳米尺度表/界面力电耦合的分子动力学/第一原理模拟[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徐然;刘彬;;非平衡态分子系统中温度的计算[A];北京力学会第18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郑勇刚;;金属纳米线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2010年第四届微纳米海峡两岸科技暨纳微米系统与加工制备中的力学问题研讨会摘要集[C];2010年
9 徐爽;郭雅芳;;纳米铜薄膜尺度效应的分子动力学研究[A];北京力学会第15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光勇;;有孔纳米单晶铜薄膜拉伸断裂特性的分子动力学模拟[A];第十二届全国疲劳与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曙光;有机阻垢缓蚀剂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6年
2 陈冬;二维原子团簇和缺陷团簇的跃迁及扩散行为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3 高雪峰;嘧啶核苷磷酸化酶、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以及亚甲基四氢叶酸脱氢/水解酶的分子模拟[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李之杰;碳团簇沉积类金刚石薄膜机制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张治国;单晶材料纳米级切削机理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6 熊大曦;某些热现象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清华大学;1998年
7 刘环清;香连丸抗消化性溃疡(胃脘痛)及其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8年
8 李江;小柴胡汤及其药群配伍抗肝癌作用与机理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庄江兴;α-synuclein蛋白及抑制剂对酪氨酸酶的调控机制[D];厦门大学;2009年
10 郑采星;液态(943K)Al快速凝固为非晶态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中谱;苯并咪唑类缓蚀剂缓蚀机理的理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8年
2 王三跃;褐煤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及量子化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4年
3 胡应杰;硝化甘油结构与性能的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和分子力学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4 王艳群;PETN为基的高聚物粘结炸药(PBX)的力学性能的MD模拟[D];南京理工大学;2005年
5 张晓玲;高岭石—偶氮苯分子的界面作用机理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9年
6 刘华鼐;氨基酸相关复合物的分子模拟与质谱分析[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7 朱素华;共阳离子碱金属卤化物熔融盐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广西大学;2004年
8 寇云鹏;单晶硅纳米级切削过程的分子动力学仿真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9 吴晓;高压下AlH_3相变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肖时芳;Fe、Ni、Zr纳米晶体微观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模拟[D];湖南大学;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凤中;循环经济链作用机理[N];中国环境报;2004年
2 刘燕玲;复方丹参方作用机理被揭示[N];健康报;2004年
3 崔昕;我国学者揭示玉屏风散作用机理[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郭明霞;减肥人群存在的四大误区[N];大众卫生报;2007年
5 倪业锋;疏血通注射液作用机理及安全性研究[N];健康报;2007年
6 黄枫 谢国平;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研究逐步深入[N];中国医药报;2006年
7 黄枫 谢国平;中医药治疗膝骨关节炎实验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6年
8 陈金伟;降糖药什么时候服用好[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罗志 蒋明;秦皮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理被揭示[N];中国医药报;2005年
10 杨尚元;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机理[N];中国渔业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